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乡村娃学艺术插上“翅膀” 巢湖市栏杆集镇打造校地共建模式 成立爱心支教基地

巢湖晨刊 2016-05-06 15:57 大字

□本报记者马丰成文/图

音乐室里,孩子们跟着老师认真地练习发声;美术室里,孩子们拿起笔画出心中美好的家乡;舞蹈室里,孩子们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手工制作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剪纸和手工制品……这不是城里孩子的课余生活,而是巢湖市栏杆集镇中心小学里的真实写照。

4月28日,记者在该镇采访时了解到,去年2月份以来,为了让农村有兴趣而没条件学艺术的孩子圆艺术之梦,栏杆集镇政府主动联系并争取到了巢湖学院艺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大学生支教基地,每周六成了这些农村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

现实困境偏远农村缺少艺术教育

栏杆集镇位于巢湖市最北端,距离巢城56公里。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条件滞后,大多年轻老师不愿到偏远艰苦的地方任职,音乐、舞蹈类的老师更是如此。同时,受到编制等因素限制,农村小学、初中教师队伍补充困难,而一向被人们视为“副科”的音乐、美术类的老师补充更少。

据介绍,栏杆集镇8所中小学校,4个教学点,在校学生2123名。而专业音乐、舞蹈老师只有5名,身兼艺术教学的老师10名。年轻艺术类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全镇中小学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滞后。

校地合作为农村娃插上艺术翅膀

没有专业的活动场地、缺乏高水平的培训老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孩子就要失去应有的成长乐园和舞台。2015年2月开始,栏杆集镇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主动联系巢湖学院艺术学院,争取了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栏杆集镇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同年4月11日,爱心支教基地在该镇少年宫正式挂牌成立。

采访中,栏杆集镇中心学校校长陈叔平告诉记者,目前,支教基地开设了电子琴、舞蹈、绘画3个艺术教学班,受惠学生达到100多人。志愿者每月连续三周来镇少年宫开展活动,每周活动时间为周六8:00至17:00。支教基地成立一年多以来,受到了孩子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目前,已累计举办了37期,举办书画展6期,文艺演出一场,接待外校参观学习300多人次。

陈叔平告诉记者,该校共有学生400余名,其中70%以上是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和关爱,尤其是艺术兴趣的培养是学校长期面临的一个课题,艺术学院的艺术支教是雪中送炭之举。

共同目标打造可复制的校地共建模式

4月28日,记者在栏杆集镇中心小学少年宫里看到,绘画室成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根据支教老师的指导,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东西作为素材,凭着自己的想象,将心中美好的画面画在纸上。

栏杆集镇宣传委员王伟告诉记者,艺术兴趣的培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偏远乡村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艺术教育偏向落后。作为地方政府,能主动作为,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引进高校志愿者,不仅能为农村孩子创造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专业艺术教育的平等机会,还能够借助外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从而提升当地居民素质。高校则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而广阔的农村是大学生感知社会、学以致用、锻炼成长的大舞台,校地合作能实现合作共赢,优势互补。

据介绍,去年4月11日支教基地挂牌当天,该镇与巢湖学院同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不断拓展合作内容,努力将这种爱心支教模式复制推广。

新闻推荐

世界吉他大师来巢演绎经典 《五首中国印象》极具中国韵味

晨刊讯 他是GFA大赛冠军得主,他被誉为当代“瑞典莫扎特”,他有着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强悍的创作与即兴技能……他就是——约翰内斯·莫勒。5月6日晚上,“牵手未来,遇见希望——莫勒中国行巢湖站”在合...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