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友城交流 促进开放发展
【编者按】
国际友城工作是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安徽省此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扩大安徽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朋友圈”有85个国际友城
“安徽省国际友好城市历史始于1980年,当年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缔结为友好省州关系。 ”3月29日下午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王信作《关于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36年来,安徽省“朋友圈”里的友好城市越来越多,已与世界五大洲34个国家的85个省(州、区、县)、市缔结友好省际(城市)关系,其中省级友城17对,市级友城68对。
《报告》指出,欧洲是安徽省友城结好重点地区,亚洲、美洲、非洲仍有较大结好空间;因地缘关系等因素,日本成为安徽省友城结好对数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韩国;安徽省与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与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以及与韩国等新兴国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大与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友好交往力度,争取“十三五”期间友城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安徽省友城总数位居全国前列,但与沿海和兄弟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国际友城工作的生命力在于经贸合作。王信介绍,安徽省充分利用国际友城渠道,积极搭建经贸合作平台,为安徽省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安徽省还与国际友城之间广泛开展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对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省人大对外友城交往活动日益增多,成效显著。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安徽省积极开展与外国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的交往,民间友好交往更加活跃。
持续推进友城工作发展
尽管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逐步推进,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3月底组织的调研发现,由于没有整体规划,安徽省友城布局还不够合理,各市之间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
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关于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安徽省友城主阵地在欧洲,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交往较少,尤其是与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国家的友城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与此同时,安徽省各市拓展友城的积极性有较大差异,友城工作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其中合肥以13对(含巢湖市3对)位居全省第一,淮南、宣城仅有1对。
审议《关于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报告》时,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国际友城关系是实现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友城工作的重要性,使之服务于安徽省的大开放、大发展。同时,根据国家外交整体布局和“十三五”规划,结合安徽省实际和特色,科学编制友城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在友城工作中的规范、引领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友城交流交往。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配合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俄“两江地区”合作项目,加大对沿线国家地区间的交往力度;按照布局合理、重在实效原则,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等因素,结合“走进非洲”等大型活动,多交亚非拉美朋友。要立足于安徽省优势和地方特色,加强对友城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和战略性规划,统筹全省市级友城资源,分析省、市两级资源优势,着重寻找与安徽省社会发展情况相近、产业结构互补或者关联度高的地区,建立合作前景广阔的友好城市,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搭桥铺路。
针对友城交往中存在的实质性交往不足等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注重实效,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友城关系向纵深发展。
为友城工作注入新活力
4月18日,德国下萨克森州议会代表团一行来皖访问,与省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及部分组成人员进行工作会谈,并参观了省人大会议中心。这是安徽省积极推进人大议会交往、为友城工作注入新活力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对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省人大对外友城交往活动日益增多,成效显著。 《关于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省人大常委会已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日本高知县、澳大利亚北领地、韩国江原道等友好省州议会建立了良好的高层交流机制。自1984年两省州结好以来,省人大已与德国下萨克森州议会高层互访12批次,共同签署了4份重要合作文件,为双方人大议会交流合作建立机制性保障。去年10月,省人大常委会与韩国江原道议会缔结友好关系,推动双方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此外,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积极与友城议会对口部门开展交流合作活动,有力推动了双方的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
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人大与议会的交往既有鲜明的官方性质,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更是做“人”的工作,对于增信释疑、加深感情,筑牢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础,具有独特作用。要积极推进人大议会的交往,为友城关系发展充实新内容,增添新活力;注重加强人大议会交流机制建设,为双方交往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友城在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才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推动友城工作提质增效
《关于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沟通不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是安徽省国际友城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之一。调研发现,目前安徽省友城工作总体处于自发状态,省与市之间、各市之间友城资源相互割裂,工作信息不能共享,难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由于友城工作资源和信息交流平台缺失,各市、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各自为政、各施其法,优势不能互补,资源发掘不够。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完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全省友城资源库,实现省市、市市之间友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利用友城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对外开放发展。同时,统筹考虑安徽省经济、社会事业与友城工作的联系,增强政府在友城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加强外事主管部门与卫生、教育、旅游、文化等部门的工作对接,发挥友城服务于经济、文化对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建议,要加强对市级友城工作的指导,在业务上提供帮助、信息上提供支持,主动帮助工作推进困难的地区开展友城工作。
调研发现,经费、专职工作人员保障不力等情况,是制约友城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建议,要强化保障,推动友城工作提质增效。
审议中,不少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根据年度友城工作计划,在外事专项经费中单列友城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保证友城交往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充分考虑友城交往的实际需要,制定友城交流计划,明确目的任务,提供出访指标和经费保证,确保与友城的交流顺利开展。
对于制约友城工作发展的人才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配备专门的友城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友城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同时,借助社会力量,统筹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各方面资源,建立外事人才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友城工作人手不足、小语种人才缺乏的局面。
日前,长江铜陵港金园码头上,一批集装箱电解铜货物通过“公铁水”联运外发。该码头每年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联运方式发送散货30多万吨、集装箱1200多箱,通江达海,走向世界。
过仕宁 摄
新闻推荐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党工委针对辖区内部分老党员和流动党员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帮一送学上门活动,将学习资料送到他们手中,真正增强学习实效。图为兴巢社区...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