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溢在舌尖 镌刻心间

马鞍山日报 2016-02-11 11:46 大字

■本报记者季晨辰

溢在舌尖镌刻心间

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所有中国人心尖上最大的牵挂。什么是年?年是父亲珍重开封的一坛飘香的酒,年是母亲辛苦张罗的一桌丰盛的饭,年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火药味,年是街头巷尾簇拥观看的船灯、彩狮和舞龙……

而在众多的新春习俗中,“吃”则是我们对“年”尤为深刻的记忆。小年一过,马鞍山一江两岸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忙年”。尤其当你走到乡下,不时就见乡户院中檐下晾起的腊肉、香肠,熏鱼,透出生活里丰足、纯朴的滋味,从这时起,似乎又让我们寻回了属于家乡和春节最原始的过年的味道,那种丝丝喜庆弥漫在空气中,渗入心扉。

在当涂县,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送完灶王爷,大家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扫尘杀鸡捞鱼宰猪。三十晚上要摆“十大碗”上桌,“十大碗”的内容很丰富,有鸡、鸭、鱼、肉以及各种蔬菜,当然,各家的饮食习惯不同,各家的“十大碗”菜谱内容也略有不同。但无论怎样的内容,一定要做到丰盛,色、香、味俱佳。而且,“十大碗”就是十种佳肴,一样都不能缺少。年,就是从大年三十的“十大碗”团圆饭开始的,同时,“十大碗”也象征着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兴旺。

过年这段时间,每餐必上的头道菜就是一整条大鱼,而且要将鱼头对准灯烛。头道菜的吃法也很特殊,鱼每次端上来后,大家都不能动它,一直要保留到正月十五才能把它吃掉,这就叫年年有余,来年一定会过得衣食宽余。当涂县人平日里吃米多于吃面,但过年走亲戚朋友时,主人家必会端上一碗长面再加三个煮鸡蛋,意思是希望亲朋好友能够常来常往。

在含山一带,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做炒米糖、花生糖之类的杂糖。香香甜甜的味道,象征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甜甜蜜蜜。随着时代变迁,制糖方法演变成被机械化,但依然有手工制作杂糖的人家。在得胜桥往西河堤边一户手工作坊,年关将至,整日弥散着花生和糖混合的甜香。以上好的花生米炒熟去皮,掌控火候熬制糖稀,然后将花生米和糖稀拌匀后倒在面板上,用刀将其拍打成长、宽、厚适宜的长方体,待冷却片刻后用刀切成片,透明发亮,闻着喷香,吃起来更是酥脆的花生糖便做成了。每逢过年,陆续有含山县城的居民自带着白糖、花生来这里定做,对他们来说,这一片片可口诱人、百吃不腻的杂糖,是记忆中的含山年味儿,值得等待。

过年期间,拜年者携带一定礼品,被拜者备瓜子、果品等物待客。饮食分早中晚三餐(亦有分早晚两餐的)。大年初一早上,含山人不吃米饭,基本上喝茶、吃春卷、吃面条。在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家里人就忙活着新年第一餐——春卷。春卷皮或自制或从市场提前买来,春卷馅一般选择芹芽、韭菜,配以肉丝、干丝或粉丝煸炒,包好的春卷要冷冻在冰箱,大年初一早上现炸现吃,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表皮焦酥、内瓤软糯。中晚餐菜肴丰盛。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含山人称“小年”。早餐吃元宵,以示团圆。

和县春节风俗习惯南北有别,但大的环节基本相同。南乡自腊月初十开始,磨豆腐、杀年猪、熬糖……腊二十三晚上,当地习俗“送灶”,传说小年时候灶王爷会上天禀报各家事宜,人们希望灶王爷可以多多美言自家事情,于是放炮送灶,做两样食物供奉灶王爷:一是“滃糖果”,以炒米加糖搓出粘牙的甜圆子;一是送灶粑粑,用米粉做饼,肉、咸菜、芝麻或桂花等为馅素油蒸出。

大年三十清早开始,家里男丁女丁都有分工,女子请嫁出去的姑娘回门喝汤,给压岁钱;男人一早贴对联,然后去土地庙、祖坟拜祭。洒扫完毕、收拾一新后,放鞭炮“接灶”,恭迎灶王爷从天庭归来,以果品清香请回家中。诸事皆毕,放完鞭炮一大家子就热热闹闹坐下来吃年夜饭。和县农村里三样菜必不可少:炸肉丸子寓意生活富足、吃穿不愁,鱼要从三十晚上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象征日子“年年有余”,青菜豆腐保新年全家平安、身体健康。家家户户早食准备十分丰盛,糖果、糕点、五香蛋、面条,加入少量木耳、鸡丝、姜丝的鸡汤煮干丝,用猪肉、干子、韭菜为馅,用麦面包成春卷放油锅里炸好。吃过早餐后,和县北乡男女青年三五成群到邻居家空手跑跑以作拜个新年;南乡晚辈带糖包向家族亲房长辈拜新年。每家桌上放着瓜子、糖果、香烟等,以便来人倒茶、散烟、吃食品、互谈年事。中餐家家吃除夕多做而剩余的饭菜,以示年年有余,晚餐桌上菜肴丰富、喝酒把盏。

年味之味:

新闻推荐

不拒贷不抽贷不压贷 含山农商行助小扶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位于含山工业园区的安徽省辉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含山县老牌的铸造企业,2015年8月,该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与中国铁路物资安徽铁鹏水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1.8亿元成立了战...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