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年关农村消费观察·撬动乡村消费,支点在哪?

安徽日报 2016-01-25 15:24 大字

本报记者 何珂 鲍亮亮

增加消费能力

开辟增收渠道,做强农业产业让农民的钱包逐年鼓起来

1月中旬,气温骤降,合肥市环巢湖大道上寒风凛冽,人烟稀少。不过肥西县李郢村村民李军依旧支起了地摊,销售自家打捞的新鲜鱼类以及各种干鱼、干虾,他家主要收入就来源于此。

“最近生意不行,天气太冷,几乎没有人来巢湖边游玩。 ”李军搓了搓手,他告诉记者,开湖的时候是旺季,一天能卖出一千元左右的巢湖特产,而现在一天的销售额只有一百元左右,收入不稳定。 “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受惠于环巢湖大道。以前,渔民打捞新鲜鱼只能卖给鱼贩子,现在可以卖给游客,多了一个增收渠道。 ”

安徽省近两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3年、2014年分别为8098元和9916元,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114元和24839元相比,农民收入基数低,且城乡收入差距不小。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不少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呼吁,扩大内需、刺激农民消费,不能仅仅盯住农民手里的钱,而应当以更宽广的视野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包逐年鼓起来。

“增加收入不能光靠外出打工,这不是长远之计,而仅靠种草莓蔬菜也不行,行情不好一年就白忙了。 ”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新街村党总支书记沈颂义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还需要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比如办厂,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就地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一方面可以规避市场风险、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甚至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表示,要想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撬动农村消费需求,首先得把人留在农村。可以通过“凤还巢”工程,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优化农村软硬环境,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农村有了吸引力,才能留住人,留住财富,繁荣市场。

净化消费环境

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哇恰恰”“康帅傅”“肯客基”……在农村消费市场内,偶尔能看到这样的品牌。 “一直想带孩子吃一次肯德基,但是镇上只有一家肯客基,甚至县城里面也没有这样的洋品牌,想吃正宗的只能去安庆市。 ”望江县鸦滩镇连塘城村村民孙俊红说。

在采访中,不少村民也表示了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无奈和对品牌产品的追求。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农村商品流通普遍存在设施不足、方式陈旧、成本较高、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等问题,农村消费物价指数不仅持续高于城市,而且假冒伪劣盛行。 ”吕连生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抑制了农民消费。

为了改变农村消费市场 “不方便,不安全和不实惠”的现状,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等工程。截至去年三季度,18个试点县已建成直营店30364个、配送中心447个、乡镇商贸中心87个;15个综合示范县已建立村级服务网点1953个、配送中心14个、县域综合服务中心17个。去年前11个月,全省乡村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继续高于城镇6.1个百分点。

省工商局日前部署春节打假专项行动,突出对烟酒、食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烟花爆竹等节令重点商品整治,突出对农村集市(庙会)等重点场所清理。 “要针对打假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坚持反复打、打反复,避免打打停停、断断续续。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稍不留神就可能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现在农村购物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新街村村民闫其开表示,一方面得益于农村商品的供给不断增多,政府打假力度也在加大,假货在市场越来越难立足;另外一方面,经过多年宣传教育,老百姓分辨真假的能力提高了。

安徽财经职业学院教授葛晓滨表示,农村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缺少一个好的消费环境,缺少在农村适销对路的商品,缺少完善兜底的保障。 “消费环境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改善消费环境,一方面要加快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农村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不断释放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促进新兴消费在农村的普及。 ”

改善消费预期

让农民从“看病贵、上学难、存钱养老”的顾虑中走出来

“排队领取老年补贴!60周岁之后,每年都能领取1000多元呢。 ”1月12日,在肥西县严店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65岁的村民余爱英一边笑一边拿出存折展示给记者,“年底了,我打算把钱取出来买年货。 ”

长长的取钱队伍正是村民老有所养的一个表现。 “从2010年10月份开始,乡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能领取110元养老补贴。 ”严店乡劳动保障协理员王继红表示,“如今,乡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高达 90%以上。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低保”和养老政策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也实现了全免费,农村居民正逐渐从“看病贵、上学难、存钱养老”的顾虑中走出来。

虽然农村居民“不敢消费”的顾虑在减少,但并没有消失。比如,公立幼儿园虽然收费低,但名额少,不少距离远的家庭,只能让小孩上私立幼儿园,一个学期的收费是公立幼儿园的好几倍。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农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给农村消费“松绑”,增强农村百姓消费意愿。

“虽然现在农村也有养老保险,但存钱养老还是现实的选择。 ”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新街村村民闫其开说,“养老保险只能满足日常最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如果想改善生活,还是得存钱。此外,农村还有很大的人情往来开销。 ”

安徽财经职业学院教授葛晓滨认为,补齐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短板,建立健全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是撬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 “建立较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能减轻农村家庭在教育和医疗上的负担,还能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提升其消费意愿,帮助他们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改善生活、扩大再生产的消费上,把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

拓宽消费渠道

通过电子商务满足更多消费需求,让农民购物更加便捷

1月6日,桐城市范岗镇新联村种粮大户郑大飞,起了个大早赶到附近月山村的村淘服务站,趁着农村淘宝年货节优惠多,一口气买了2500多元的种子。而这个村淘站一个上午仅种子化肥一项交易额就超过30万元。

在郑大飞看来,与农资实体店相比,网上购买农资不仅便宜、质量靠谱,而且配送及时,春耕时还能帮忙测土配方施肥。 “化肥一亩能省80元左右,种子能省40元,农药能省80元,我承包

的 800亩地一年能省不少钱。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新了农村供给方式,扩宽了村民的消费渠道,成为农村扩消费的新增长点。

闫其开告诉记者,他身上的棉袄,就是前不久儿媳花了100元从网上买的。“一般东西都去镇上的超市买,但有时候也买不到合适的,比如衣服,那就去网上买,价格便宜,质量也不差。 ”他说,现在网购已经成为他们家重要的消费渠道。

“网上买家电、买进口商品、买电影票,买啥的都有,平均下来,每天都有十几单生意,总额不菲呢。”巢湖市三胜村村淘服务点合伙人张玲也表示,这些商品要么乡镇市场很难买到,要么性价比更高,总之刺激和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农村是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留守在家的老人小孩想消费,却存在 “不方便、不放心、无能力”等难题。安徽大学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刘晓云认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农村商品流通方式,海量的商品通过互联网呈现在农村居民眼前,极大方便了农村居民购物、缴费、订票等生活需求,在农村营造放心、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有效地释放了农民消费潜力,成为当前农村消费的热点。

春节临近,全椒县农村市场琳琅满目的猴年饰品热销。

本报通讯员沈果 摄

新闻推荐

·监督回音壁·损毁道路今年有望修复

2015年11月下旬,巢湖市一位读者给本报反映,该市庙岗乡沿山行政村的村级公路损毁严重,路面坑坑洼洼,每逢雨雪天更是泥泞不堪,影响了当地群众出行,希望当地有关部门尽快将此道路整修好,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