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冬藏家乡的味道

安徽日报 2015-12-03 15:46 大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天万木萧疏,青黄不接,为了储备过冬食物,中国人学会了腌咸菜、做腊味。尽管现在人们已不为越冬吃的问题犯愁,但风味独特的咸货腊味仍旧是挑逗味蕾、引诱食欲的佳品,以至“冬藏”这一习俗延续了数千年。

江淮大地,物华天宝。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冬藏”提供了物质保障。人们善于发掘食材,无论田里长的、树上结的,还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够变成餐桌上的美味。食材经过多道工序,接受阳光和风的洗礼,营养物质转化,口味也变得多种多样,而且几乎不耗费任何能源,便能经久不坏。这俨然是艺术创作,让深谙此道的人们乐此不疲,一过立冬,家家户户便切换到冬藏模式。与其说老百姓储藏的是食物,不如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时令和风俗绘就的“冬藏”画面,是寒冬最温暖的色彩。行走江淮,你会发现家乡的美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腊香肠】

12月1日,淮北市惠黎农贸市场内挂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腊香肠。随着冬季到来,菜场开始为市民提供灌制香肠服务,肉、酒、糖、盐、五香粉等等一股脑儿塞进肠衣,再加上足够的晾晒风干,可口的香肠随时可以取用。 本报通讯员 李鑫 摄

【雪里蕻】

天气放晴,合肥市高新区兴园小区的李大爷在院子里晾晒雪里蕻。李大爷说,每年冬天都会腌晒60斤雪里蕻。雪里蕻又称雪菜,是安徽人钟爱的佐餐小菜。冬季制作,全年享用。 本报记者 温沁 摄

【酥梨】

11月26日,砀山降下今冬第一场雪,大雪没有给梨农冬藏酥梨造成影响。酥梨藏入地窖,推迟到春节前后上市,价格翻番。据了解,该县有大小冷库2000多座,冬藏酥梨30多万吨。 本报记者 李博 摄

【猪头肉】

11月27日,滁州市南谯区曲亭村,农户晾晒打理好的猪头肉。在冬季,老卤腌制的猪头肉能保存很长时间,红烧凉拌两相宜,色泽红润,香糯浓醇,咸甜适度,肥而不腻。 本报通讯员 宋卫星 摄

【风干鱼】

冬阳下,巢湖市中庙街道渔民在晾晒鲢鱼。当地渔民根据渔汛捕捞各种鱼类,既可以作为湖鲜即时供应市场,也可以将新鲜鱼去鳞、鳃、内脏,经过洗净、片开、摊开或悬挂风干,长期保存。

本报通讯员 徐振华 摄

【板鸭】

◆ 来安县雷官板鸭始自清朝同治年间,选用当地麻鸭或瘦肉型樱桃谷鸭,以陈年老卤、传统配方加现代工艺精心制作,外表色泽光洁,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民间如此形容:“薄如万片糕,嫩得不用嚼。 ” 本报记者 黄连广 摄

【鸭脚包】

农妇在晾晒宣城传统美食“水阳三宝”中的鸭翅和鸭脚包。鸭脚包,地道的宣城特产。腌好的鸭脚中间裹上腌好的鸭心,再用腌好的鸭肠缠绕,外观晶莹剔透,独具一格,蒸熟后香气四溢,肉美而鲜,骨酥而脆,咬起来满口生津。 本报记者 温沁 摄

【红薯干】

11月26日,艳阳高照,休宁县鹤城乡渔塘村村民利用晴好天气晾晒红薯干。这里的黄芯红薯经洗、刨、蒸、切等一道道工序后,再经晾晒或烘干而成,金黄鲜亮、甜香软糯,是当地热销的旅游产品。 本报通讯员 程国伟 摄

本版策划:视觉新闻中心

新闻推荐

·凡人风采·吃苦耐劳的城市美容师

本报记者 贾克帅本报通讯员 陆炳生一条长约一公里的社区街巷,一辆垃圾车、一把扫帚是她离不开的装备。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她就出现在街巷的一角,十几年如一日。她就是维持着城市“...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冬藏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