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作战 顽强抵抗国民党军队在安徽正面战场的抗战
[摘要]国民党军队在安徽正面战场的抗战
安徽省紧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纵贯境内700余里,长江主航道东西横贯境内800余里,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且日军在侵占上海和南京之后,凶焰正炽,势头正猛。这一切都决定国民党军队在安徽境内的正面战场抗战,必然激烈与艰巨。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安徽的兵力部署为:在皖南、苏浙皖边驻守的是川军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下辖第二十一军、第二十三军。在长江以北、津浦铁路南段驻守的是桂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下辖第三十一军。在淮北驻守的是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下辖第七军、第四十八军。以及川军第二十军,军长由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兼;第十军,军长由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兼;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
长江以南各部归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部设屯溪)和第七战区统辖指挥。长江以北各部归第五战区统辖指挥。其后,随着战事的推演,序列和驻地多有变更。
广德保卫战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日军调集8个师团、2个旅团及海军一部共20万兵力,分三路会攻南京,其中以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从南路进攻广德、芜湖一线,企图切断防守南京守军的后路,并力图摧毁广德机场。
驻扎广德的国民党军队为川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11月22日,饶国华部急行军进抵广德,并迅即布防。25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师团长牛岛贞雄的指挥下,进犯广德。饶国华率师部特务连和一旅一营,与日军及伪满军丁藏山部展开激烈遭遇战。 26日,日军出动27架飞机,对广德中国守军的前沿阵地、广德县城和广德机场等处,施行狂轰滥炸;同时出动4000步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汹涌进犯。 27日,广德机场失守。饶国华至前线督战,夺回机场。 28日界牌失守。饶率部退守祠山岗。同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和掩护下,分三路直扑广德县城,遭到中国守军的坚决抵抗,一四五师伤亡过半。该师团长刘儒斋违背军令,擅自撤退,致使全线溃退。30日下午,日军攻陷广德县城。饶国华率余部一营,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他痛感于军人失土、愧对国人,决定自戕殉国,并给刘湘、唐式遵写了遗书。写好遗书后,饶国华带领卫兵连,奔向广德机场,下令以全部轻重武器向机场各仓库的油桶射击,顿时爆炸声不断,火光冲天,给日寇留下了一片废墟。黄昏,饶国华来到广德城东门外,嘱卫士铺好军毯,盘腿坐下,怒视敌方,举手枪自戕,年42岁。
在饶国华的英风壮节激励下,全军官兵奋勇搏杀,于12月5日、29日两度克复广德。 1938年1月13日,第三战区顾祝同部进攻广德,宁国及浙江三市岭游击队分路参加围攻,日军外援断绝,不得不仓惶退走,广德遂告收复。
津浦铁路南段阻击战
津浦铁路南段阻击战是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徐州会战的战略任务是防堵华北日军南下、防堵东战场日军北上、保障对津浦铁路及周边地区的控制。
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南京后,纠集了4个师团的兵力,渡过长江,汹涌向北进犯,企图北取滁县、明光、蚌埠、宿县、徐州,打通津浦铁路,与华北日军会合。日军一路以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第十三师团为前锋,沿津浦铁路北犯。蒋介石于1938年1月11日在开封召集第一、第五两战区团长以上军官训示,强调必须“保持津浦铁路”。 13日,蒋介石又召集第五战区将士训示:“我军战法,应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配属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止战斗,同时以军队联合组织训练之民众,施行游击,以牵制破坏敌之后方,前呼后应。敌如攻我正面,则游击队由各方进攻。敌如攻我游击队,则不与决战,以收长期抗战之效。 ”
国民党军队在津浦铁路南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利用滁县至嘉山县之间的丘陵和山地,逐地阻击,其中以张八岭、三界一带战况最为激烈,成功地迟滞了日军北进的步伐。日军从侵占南京到北渡长江侵占滁县,总共用了5天。然而,从侵占滁县到侵占明光,却用了整整一个月,而且此后依然激战未休。
明光失陷后,国民党军队事委员会命令第五战区抗击津浦路南段前进之敌。第五战区下达作战命令:“第十一集团军为第一野战兵团,位于定远西方三十里铺至淮河南岸之间,向临淮关、蚌埠敌之侧背威胁,以牵制其渡河。第二十一集团军为第四野战兵团,在合肥、张桥镇一带集结后,向含山、全椒前进,侧击津浦南段之敌。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六军团)及安徽保安第三、第四团,归杨森军长指挥,为第三野战兵团,位于安庆以东,任安庆及其附近江面之守备;并在安庆、庐江、无为间地区游击。 ”
反侵略战争在安徽战场上展开,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和巨大杀伤,阻遏、迟滞了日军在徐州会合的战略图谋。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晚年回忆台儿庄大捷时说:“我军在台儿庄的胜利,在敌人以及国内外的观察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之事。”他总结取得台儿庄胜利的原因,第一条就是“我三十一军在津浦路南段运用的得宜。南京弃守之后,我军利用地形,据守明光至四十余日之久,使我在鲁南战场有从容部署的机会。 ”
淮河保卫战
日军占领明光后,整合兵力,继续北犯,向中国守军淮河一线临淮关、蚌埠、凤阳、五河等地发动进攻。中外瞩目的淮河保卫战就此展开。
正面防守淮河一线阵地的是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 2月5日,中日双方军队展开激烈炮战。 8日,日军发动总攻击,向蚌埠北岸的小蚌埠发动猛攻。经第五十一军第一一三师(师长周光烈)第三三七旅(旅长窦光殿)指挥英勇抗击,第六七四团团长梁忠武率部反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将日军击退。 9日,日军再渡淮河,发动强攻,第五十一军第六七四团赵营伤亡过半,被迫退出小蚌埠,幸亏该团孙营及时赶到,一举夺回小蚌埠阵地。此次战斗,日军被击毙或在淮河中翻船落水溺毙者达三四百人。10日,日军强行渡河。与此同时,在一向平静的临淮关方向,日军占领了北岸大堤。
在从小蚌埠到临淮关的长达数十里的淮河防线上,两军混战在一处,呈胶着状态。在小蚌埠阵地上,双方血战4小时,双方官兵都伤亡惨重。下午4时,赶来增援的第六七八团,迂回运动到了小蚌埠西北和西南,对日军构成围歼之势。日军乃仓皇退渡至淮河以南。在临淮关附近阵地上,日军3000人在晏公庙之西强渡淮河,占领了多个村庄。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四师师长牟中珩和第三四二旅旅长李雨霖在火线指挥反击,夺回了阵地。11日,日军以一个师团的兵力,在临淮关强渡淮河。第五十一军将士经三日血战,终将日军打退到淮河堤下。
淮河之战是华中日军在占领南京之后遭遇的最为顽强抵抗,第五十一军的壮举,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淮河保卫战粉碎了日军合击徐州的图谋,为北线战场的大规模歼灭敌人赢得宝贵时间,使得中国军队在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地区大量歼敌成为可能;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南京沦陷后一度低沉的士气。 4月7日台儿庄大捷,歼敌万余,全国兴奋。
蒙城保卫战
日军在台儿庄大战惨败后,不甘心失败,加紧南北对攻,严厉限期攻克徐州,自4月13日起,日军第九师团在凤阳附近集结作战,第十三师团在蚌埠、怀远间集结作战,第六师团在和县、巢县、合肥、芜湖一线集结作战,侵占多座县城。中国军队决定弃守徐州,实行有计划的撤退。廖磊部第二十一集团军奉命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5日,日军突破第七军和第三十一军防线,直扑蒙城。 6日,廖磊急令第四十八军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率第一○三三团(团长凌云上)赶至蒙城坚守。周元在桂军中以作战勇猛顽强而著称。 7日晨,日军进至城东南30里处。周元决定先发制敌,下令发起攻击,以顽强搏杀,拖住日军整整一天。 8日拂晓,日军3000余人和装甲车30辆从东南方向攻城,至中午打退日军以绝对优势兵力的六七次冲锋。深夜,日军数百人再次发动猛攻,守军集合残部与敌肉搏,一直血战到拂晓,阵地仍然控制在中国军队手中。在西门激战的同时,晚10时日军以密集炮火轰击南门,南门守军伤亡殆尽,日军100余人爬城而入,被中国赶来增援的士兵以手榴弹和刺刀全歼。在东门、北门,经过肉搏,守军也将日军击退。
9日凌晨3时,守军子弹将要耗尽。周元命令俟敌逼近时再瞄准射击,再近则投掷手榴弹,然后紧接着发起反冲锋,与敌肉搏。守军决死抵抗,毙伤日军甚众。天亮后,日军以猛烈炮火轰击东、西、南城门,至8时,东、南、西三面城墙上已布满日军,唯北门尚在坚守中。 8时25分,日军装甲车冲至北门。守军宁死不屈,奋勇冲杀。周元副师长、中校团副谢荣森、二营营长蓝权等近2000名将士壮烈殉国。蒙城保卫战毙伤日军近1600人。
蒙城保卫战,3天血战坚守,为第五战区主力西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蒙城保卫战被称为“本省抗战最壮烈之一役”。
安庆保卫战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战略目标是夺取武汉,就中路而言,江淮要冲安庆首当其冲。
6月1日,日军第六师团分路进攻安庆,一路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沿江西上,一路坂井支队从合肥南下,两支日军皆甚凶悍。 7日,日军停泊长江下游大通江面之舰队,协同其陆战队一部,于红杨楼附近登陆。同日,日军2000余由合肥向舒城东北桃溪镇一四五师(原师长饶国华殉国后,由佟毅任师长)阵地猛攻,8日陷桃溪镇,9日陷舒城,随即分向桐城、潜山西犯。徐源泉奉命侧击舒城以北之敌,以四十一师(师长丁治盘)与一九九师(师长罗树甲)由双河向舒城方向攻击,以四十八师(师长徐继武)及保安两团守备六安。日军于皖北西犯获胜后,遂以空军掩护海陆军,于11日向安庆(怀宁)以东棕阳(今枞阳)大王庙登陆,被击退;12日,日军再向安庆东南及西南方面登陆,守备部队为一四六师八七二团及保安团队,伤亡甚重。此时,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之大部受无为方面敌人的牵制,而大小关及舒城以南之战斗,又属不利,以致无法应援。晚9时30分,守军在倾盆大雨中撤出安庆,安庆遂告失守。
安庆失陷,是武汉保卫战的开始。安徽省政府迁立煌县办公。此后,国民党军队以皖西为基地,坚持安徽抗战。
安徽抗日人民自卫军
安徽抗日人民自卫军是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1938年1月命令组建、建成后由省政府和各县县政府领导的地方武装。各县都设立司令部,辖常备、后备各队,以县长兼任司令,另设副司令辅助之;常备队按各县财力,编为若干大队;后备队则为无供给制,尽由各区、乡、保甲之壮丁编成。总司令由代理省主席张义纯兼任。
1939年1月,各县“抗日人民自卫军”改称“国民兵自卫队”,由县长兼任总队长,不久为节省经费和统一事权,将总队部合并于县政府,所有事务统由县政府军事科兼办,以达军政合一。在武汉会战期间,安徽省军政当局对各路自卫军进行整理,又将各路编余及地方武装,改编为第一第二两个总队和第一至第七模范大队。全省抗日人民自卫军是一支庞大的民众武装,仅常备队就有5万多人。他们积极配合正规军和省保安团作战,侦察敌情,破坏敌人交通,袭击小股敌军,扰敌后方,打击和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
抗日英雄成本华就是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战士,在1938年5月11日守卫县城的作战中,城陷被俘。她刚强不屈,以轻蔑的冷笑回应日军的劝降,始终昂然傲视残暴的敌人。她壮烈殉国时,年仅24岁。 50多年后,一个参与虐杀成本华的侵华日军老兵表示谢罪,并且说:“我们杀死了成本华,但是我们敬佩她。成本华那轻蔑的笑,让我们看到那场战争的必然结局。 ”
安徽省保安团的抗战
保安团是直属于安徽省政府和全省保安司令部的地方武装。抗战爆发后,整编成12个团和2个大队。在1938年2月各地建立起抗日人民自卫军之后,当局先后将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二、第五、第七共6个团拨补给了正规军,第三团因为人数过少而裁撤。仅余的第一、第四、第六、第八、第九共5个团和2个特务营,除第一团开驻皖南归第三战区指挥外,其余均归安徽省政府管辖、归全省保安司令部指挥。
省保安团原先编制为每团辖3个大队、1个迫击炮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共有官佐1165人,士兵18911人。在日军侵入安徽省境后,保安团配合正规军抗敌,在战争中伤亡和减员甚巨。 1938年,在团以上增设了两个支队司令部;共有官佐627人、士兵10717人。
在国民党军队安徽战场抗敌的各个战役和战斗中,均有保安团的配合,或者直接参战。在以保安团为主力的对日作战中,以含山和县与无为之间的黄雒河之役、合肥大蜀山之役、含山运漕无为之役和皖西保卫大别山根据地诸役之战绩为最著。
含山保卫战
安徽地方武装的抗敌也很英勇,含山即为其中一例。淞沪抗战爆发后,含山县县长邱瑞荃积极备战,将县保安队改组成县民众常备自卫队,共300多人。邱瑞荃兼任总队长。
1938年4月23日,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由当涂县采石镇渡江北犯,24日占领和县。 25日分乘5艘汽艇沿得胜河西犯,在腰铺分兵登岸,水陆并进。邱瑞荃和一中队中队长史正祥率部在县城东张公桥设伏,激战两小时,击毙日军五六十人,日军仓惶退回和县。
26日下午3时,日军猛扑含山县城。邱瑞荃沉着指挥,在史正祥等作战经验丰富的抗日老兵的得力辅佐和含山当地子弟兵的齐心奋战下,多次打垮日军的猖狂进攻。一支县常备队,在兵力悬殊、装备悬殊的劣势下,作如此英勇的抵抗,并且固守3小时之久,是不多见的。战至黄昏,常备队伤亡已达200人,邱瑞荃下令转移,撤到清溪一带休整,县政府则迁到含山县北部的仙踪。县城遂告沦陷。
5月9日邱瑞荃率部反攻县城,毙伤日军100余人,寡不敌众,邱负伤率余部从东门和南门突出,向梅山、花山撤退。战后,邱瑞荃黯然去职。
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在安徽战场节节抵抗,奋勇作战,“英雄效命咫尺间,榴花原是血染成”,他们之中很多人就是念着这样的诗句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殊死的搏斗。
(本文作者陈劲松,系安徽省政协文史研究室副主任,江淮文史杂志社执行副社长、副主编)1941年新四军第二师在淮南津浦路西缴获的野山炮。反“扫荡”中严阵以待的新四军第四师骑兵部队。1938年冬,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行军途中。日军在修复大铁桥,准备进犯徐州。遭日军飞机轰炸后的阜阳城。
新闻推荐
含山讯 同是大学校友,留其吃住,却一次又一次将贪婪之手伸向校友包中。近日,含山县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孙某以涉嫌盗窃罪提起公诉。孙某的大学校友在含山某银行工作,2008年8月17日,孙某窜到其处...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