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发言摘登

江淮时报 2015-08-28 08:30 大字

[摘要]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发言摘登

合肥市政协

这些年来,合肥市政协与全市人民一道前进,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紧扣大局找准方向,深入建言合肥经济圈建设。十二届市政协工作开局,正值《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合肥经济圈”建设正式启动。合肥市政协与省社科院携手组建“构建合肥经济圈”专题调研组。在随后4年多时间里,合肥市政协与六安、原巢湖市、淮南、桐城等圈内兄弟政协密切协作,对经济圈建设进行连续、深入的跟踪调研,并连续多年针对这一课题定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持续为合肥经济圈建设鼓与呼。

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广泛汇聚服务发展的正能量。 2008年,顺应合肥发展的要求,合肥市政协发起成立“合肥之友”联谊会。 6年多时间,先后在境内外23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38家理事会,1万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加入其中,为推动合肥科学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外部力量。联谊会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境内外投资项目推介会12次,共签约项目200多个,投资总额近2000亿元,形成了“合肥之友”推进“合肥速度”的生动局面。

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动“上海合肥双城合作”。今年6月上旬在接待上海市政协代表团来肥考察期间,合肥市政协得知,上海市政协正在就寻找一个城市开展双城型全面战略性合作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且倾向于选择合肥。市政协迅速向市委作了汇报,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支持政协跟踪推进这项工作,并于7月份专门组成代表团赴上海参加 “促进上海·合肥双城合作情况专题座谈会”,在启动上海合肥双城合作课题研究、推动两地对口部门主动对接等方面达成共识。

宿州市政协

宿州市政协积极适应协商民主的新形势,围绕“顶层设计”,紧扣大局推进协商;注重问题导向,努力提升协商实效;创新丰富形式,多措并举推进协商;强化跟踪问效,推进协商成果转化,扎实推进协商民主实践,充分发挥重要平台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助推美好宿州建设汇民智、谏诤言、献良策、促发展。

市政协坚持把协商成果的转化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在争取“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的同时,积极主动跟踪落实,一大批高质量的协商成果被党委政府吸纳到决策部署中。

建立转化机制。市政协着眼于规范办理程序和要求,不断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凡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作出的批示件,有关部门要明确办理部门及办结时间,并由党委、政府督查部门负责督办,政协适时对重要成果落实情况开展跟踪调研和民主监督。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案,市委书记专门批示,市政府专题研究,采纳建议20余条。每次全会召开前,市政协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动协作,就市领导对上次大会发言批示办理情况开展督查,形成书面报告,在当年全会上向全体委员通报,有力提振了各方参与协商的积极性。

拓宽转化渠道。 2013年以来,共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报送建议案1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0余条,很多调研报告、建议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签批。去年向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3条,采用9条,其中4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

淮南市政协

淮南市政协坚持主动作为不缺位、尽力而为不越位,自觉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行职能全过程、体现在政协工作各方面,着力提高民主协商能力、增强协商议政成效。

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民主协商的一个重要抓手。对调研、视察、座谈、走访时了解到的急需解决、时效性强的问题,通过社情民意的形式及时反映上去,进入党政领导视野,引起职能部门重视,促成问题得到解决,更能凸显民主协商的即时性。

对此,市政协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组建了由县区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各委、室信息员组成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网络,健全了社情民意信息汇集分析、沟通反馈工作机制。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2013年共编发信息10期,市级领导批示15人次;2014年编发了12期,市级领导批示21人次;今年截止到目前已编发13期,其中市级领导批示19人次,信息数量、质量都有大幅提高。

比如花鸟市场搬迁、古界碑保护、城区机动车管理、违法建设整治、食盐市场管理、加快科技企业孵化、解决拟上市民营企业困难等,送达有关部门后,引起了重视,促进了建议落实,推动了问题解决。比如关于转型续办豆腐文化节的信息报送后,市委书记、市长立即作出批示,也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关注并批示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第二天一上班就带着相关部门的同志来到市政协,听取意见建议,商讨具体的筹备方案。

淮北市政协

淮北市政协努力在助推转型升级上建睿智之言,在促进深化改革上献可行之策,在创新社会治理上谋长远之计,在增强协商实效上求创新之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注重自身建设,让社会感到政协形象很正。紧紧抓住加强自身建设这个前提,重视团队形象塑造,重视灌输集体荣誉观念,引导政协委员“养朝气、养锐气、养正气”,引领政协团队“树品牌、赢口碑、创佳绩”。

恪守为民宗旨,让群众感到政协组织很近。秉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工作属性,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为民发声、为民议政,使履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体现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自己身边。

加强联络服务,让委员感到政协家庭很亲。在实际工作中,杜绝衙门习气,营造家门温馨,努力用事业凝聚委员、用实践锻炼委员、用机制激励委员,让委员切实感受到政协工作有温度、接地气,不断增强对“委员之家”的归属感。同时,进一步发挥党派作用,突出界别优势,让各界感到政协工作很活。

突出制度规范,让各界感到协商民主很实。坚持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作为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党委政府工作中心为重心,自觉担当,积极作为,在助推上着力,在参谋上用功,在形成合力上务实。目前专题协商已成为政协议政建言的一块“金字招牌”。如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资政成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超英给予 “选题准确、调研深入、成果丰硕”的评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武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措施。

蚌埠市政协

蚌埠市政协扎实开展协商民主实践,着力在选择协商课题、丰富协商形式、深入协商建言、提高协商成效、完善协商制度等五个环节上下功夫,在“准、新、深、好、实”上求突破,实现了协商密度、协商层次、协商质量的全面提升,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选准题目是政协协商工作的首要环节。围绕“协商什么,如何协商,谁来协商”,市政协不断规范协商议题提出机制,建立党委、政府、政协“协商议题共同确立、计划共同制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政协内部选题机制。

协商议题的选择坚持 “问题导向”,紧扣“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党委所思、政府所做、政协所能”,努力做到反映群众意愿、契合决策需要、着眼解决问题。通过与相关部门商题,向党派界别和委员征题,从委员提案、参政议政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中选题,按照“立意高、切口小、好实施、能见效”的标准,精心制订协商课题备选方案,报市委常委会审议。

年初,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了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重点协商计划,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慈善事业发展”、“出租车运营和行业管理”等23个重点协商课题,并由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联合发文,对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进行具体部署。今年6月,市政协围绕“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建设美好生态家园”专题召开常委会暨资政会,这是市政协9年来首次召开资政会,得到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

滁州市政协

滁州市政协坚持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注重改进会议协商形式,增加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和专题协商会频次,创新座谈、约谈、评议、专报等协商形式,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履职空间,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了给委员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市政协不断拓宽委员履职空间,通过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促进委员履职常态化,不断扩大协商的广度。

创办“社情民意大讲堂”。以界别为单位,组织举办“社情民意大讲堂”,即:采取座谈会的形式,不设主题,参与委员们可结合工作实际,就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话题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去年共举办了17场大讲堂活动,共收集到意见建议160多条,形成《社情民意信息》专报15期,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批示10多次,收到了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传递界别群众声音、联系委员、收集民意、建言献策等多重效果。

扩大委员调研视察参与面。做到“三个结合”,即:召开全会与组织委员参观相结合、专题协商与常委集体视察相结合、机关调研与委员履职相结合,不断提高委员的活动频率,避免“年委员”、“季常委”现象。

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为了强化提案在政协履职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提案办理工作,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市政协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提案办理工作方法,创新开展了提案办理民主评议活动,《人民政协报》、《江淮时报》分别报道了市政协的做法。此外,市政协还积极探索向政府职能部门选派行风监督员,安排政协委员参与重大项目调研、论证和科学决策,增强了委员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

亳州市政协

亳州市政协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积极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在履职中狠抓重点,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市政协坚持把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政协民主协商活动。

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全面协商。今年市政协首次在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安排10位委员作大会发言,分别从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扬尘污染治理、破解市区交通拥堵、推进依法治市建设等不同方面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市委书记杨敬农现场批示,要求市政府分管市长分别牵头深入研究。 10位委员建议均得到有效办理。

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2014年上半年以来,分别以“促进招商引资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等为题,共召开了3次专题常委会议,会后报送的建议案或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以专委会或界别活动为载体进行重点协商。依托专委会或界别组,组织相关委员,选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切口小、较为单一的课题调研,会上与对口联系的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坦诚交流协商,效果明显。

以提案督办为抓手推进提案办理协商。今年进一步丰富重点提案督办的形式和内容,督办前至少开展一次实地调研活动、至少召开一次协商沟通会,及时了解、帮助协调解决提案办理中遇到的困难,促进问题的解决。我们还积极探索提案协商办理形式,召开提案办理面复会,提高提案协商办理的效果。另外,还积极配合省政协调研活动,积极参与了省政协相关协商活动。

阜阳市政协

近两年,阜阳市政协始终以当好协商民主建设的“创客”的精神,不断加强协商实践创新,积极进行有益探索,协商实效明显,水平逐步提升。

创新选题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民主协商选题上,初步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点题、政协主动提题、共同协商定题”的选题模式,并和市委、市政府其他负责同志分别牵头相关重点协商议题,改变了以往政协自拉自唱的现状,重点协商活动实效进一步凸显。

创新调研方式。近两年,市政协探索专题联合调研等方式,力求达到协商过程中同心同行,协商结果上群策群力。例如,今年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专题协商调研中,转变了以往由单一专委会承办的方式,由市政协社法委、人资环委、港澳台侨外事委三个专委会联合承办,促使调研向纵深推进。

创新协商形式。注重科学统筹,将重点民主协商活动与有关专委会日常视察调研、相关界别活动等有机结合,汇集调研力量,形成委员共识,丰富协商成果,打好协商组合拳。

创新督办形式。近年来,市政协开始加大跟踪督办力度,重点在政协协商成果办理采纳、转化落实、反馈沟通上下功夫,力促协商成果转化有回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到了文字上有回复、建议上有采纳、工作上有落实。

创新信息定位。近年来,市政协定位民生取向,提出社情民意信息要“有情有义”,突出履职为民,引导委员、信息员深入基层,关注基层,贴近群众,取向民生,积极反映民生类信息,反映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把握社情民意信息为民办事的本质要求,着力提升工作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

六安市政协

近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重要课题,不断创新履职机制建设,完善委员服务措施,突出委员主体地位,让委员唱主角。

委员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近年来,市政协在工作理念上,牢固树立“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的观念,把激发委员主体意识、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协履职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增强其主体责任。

在工作思路上,对涉及政协年度工作的重要报告文稿、重要协商选题和重要工作安排,通过集中走访、座谈面商和网上函询等征求各界委员的意见建议,共同谋划政协工作,广泛参与履职活动。在履职实践中,无论是协商会议、监督活动,还是调研视察、为民办事,均邀请相关界别委员参与,坚持委员多数原则,彰显委员主体地位。

市政协还结合实际,积极在委员履职平台建设上创新优化,着力为委员提供丰富有效的履职载体。出台了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还出台了《关于委员履行职责情况统计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强委员队伍管理的暂行办法》等,强化委员组织纪律观念,健全委员履职奖惩机制,激励委员对有效履职的追求。

此外,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增强服务委员履职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委员之家”。

本报记者 周晓东 整理 本报记者 侯宗刚 摄影

董昭礼主席刘晓云主席王仁发副主席曾凡银主席顾世平主席何希勇主席汤涌主席耿玲主席王胜主席

新闻推荐

仁心大爱惠黎民 凝心聚力谋发展——无为县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无为县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