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干部讲述新疆故事·我和我的维吾尔族乡亲
宋炜
·开栏的话·
开展对口援疆以来,安徽省援疆干部职工献身边疆、不辱使命,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结下深厚友谊。本报即日起开设专栏,刊发援疆干部的见闻感受,感悟援疆干部的酸甜苦辣和境界情怀。
今年春节前,回巢湖休假。一天早上,妻子买菜回来说,巢湖来了不少新疆人,几个菜市场门口都有,卖大枣、羊肉。“真的? ”我要到菜市场,去看一看老乡。
先来到小区后的向阳菜市场。市场出入口处,一位扎着头巾的维吾尔族年轻妇女坐在摊子前。我说了几句在和田学的维吾尔语,她听不太懂。用汉语问她是新疆哪里人,她说:“和田。 ”我半信半疑,和田离巢湖万里之遥,我刚从和田回来就遇上和田老乡,也太巧了吧。
不一会儿,一位年轻的维吾尔族男子走了过来。我们交流起来。他为了让我相信他是和田人,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给我看:“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阔西纳村。 ”这是一对夫妻,男的叫阿卜杜拉·买托乎提,女的叫鲜吾如尼莎·吐送尼牙孜。买大枣、买羊肉的人很多,我不便多打扰,握手再见了。之后,有几次上菜市场,我们都互相打个招呼。
认识了塔瓦库勒乡的这两位老乡后,我又去了离家稍远点的圩墩菜市场,同样有两名维吾尔族人在卖大枣和羊肉。上前一搭话,他俩是和田县伊斯拉木阿瓦提乡切勒村人,一位叫克热木·孜克如拉,一位叫买买提阿卜杜拉·买提库尔班。
又是老乡!我高兴地说了自己的情况,他俩的脸上也露出惊喜的表情。克热木·孜克如拉与我交换电话号码,邀请我回和田后,一定要到他们家去做客。
3月13日,返回和田。接到克热木·孜克如拉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去他家做客。过了两天,我约了两个熟悉路、会维吾尔语的同事,带上礼品赶往他家。
聊天中,我才知道和田老乡怎么来到安徽巢湖。原来,切勒村及周边几个村子的老乡在去年冬闲后,十几个人结伴而行,坐火车一路前行到了合肥。在合肥转悠了一下,发现城市太大了,生意不好做。接着再往前走,大部分人来到了巢湖,少部分人去了芜湖。在巢湖,老乡们租了小旅馆,分头在市区主要菜市场摆摊位。几个月下来,他们各自净赚2万多元。
村支书介绍说,切勒村、阔西纳村及周边几个村子,以亲带亲、友带友的方式结伴到内地做生意,已有20多年历史了,很多人都能说流利的汉语。
克热木·孜克如拉对我说,巢湖人很热情,对他们很友好。有一次,他们从青海进了200只羊,没地方圈养,热心警察黄鲍义帮忙联系了场地。另外,城管干部也为他们热情服务。
吃过午饭,我们起身告别。返回的路上,我想了很多,老乡们为谋生活万里奔波,多不容易。今年农闲季节,他们肯定还要到内地做生意,如果还选择巢湖,我能帮他们点什么呢?
5月8日,在我将回安徽出差的前一天,阿卜杜拉·买托乎提、鲜吾如尼莎·吐送尼牙孜夫妻俩带着阿卜杜拉的弟弟来到安徽援疆指挥部,跟我说,他们想6月份还到安徽合肥、巢湖卖哈密瓜和其他新疆特产,要我先帮着联系一下。
到巢湖后,我来到城北派出所,找到那位热心警察黄鲍义副所长。黄鲍义表示可以帮忙联系租个房子,既方便做生意又比住旅馆省钱。下午,我又到了巢湖市城管局,局负责人说,会像以前一样热情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我把联系的情况告诉阿卜杜拉,他很高兴,于6月底带着妻儿、弟弟还有同村的几个人一起又到了安徽。
(作者系省委政研室援疆干部)
本报记者 黄永礼 整理
新闻推荐
▼ 8月20日,巢湖市合作社和市农委联合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对350多名来自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责人进行培训,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网上销...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