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络叫卖草莓
一条县道上,一片大棚,一个粉红色的招牌,招牌上硕大的“草莓采摘园”与二维码煞是引人瞩目。这里是含山县林头镇龙台村,草莓采摘园由镇里的大学生村官郑小强与父亲郑在东合办。
2014年,22岁的郑小强大学毕业考上了家乡含山县林头镇的大学生村官。林头镇是一个工业镇,如何带领村民们另辟蹊径致富是郑小强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2014年10月,郑小强参加了马鞍山市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培训,一个新的计划浮出水面:父亲郑在东一直在上海经营草莓园,最近上海承包土地越来越难,不如回家种植家乡并不常见的草莓,填补家乡市场空白。考虑到草莓采摘运输对交通的要求很高,父子俩在镇里通往巢湖的县道旁流转了16.8亩土地,搭建了16个草莓大棚,种植在上海深受欢迎的红颜、章姬草莓,常年光头的父亲也变成了草莓园响当当的名字:光头草莓园。
草莓一方面往巢湖、含山的水果市场销售,一方面借由郑小强的网络传播,带来了一波波的采摘客。 “现在打开58同城、大众点评都能看到光头草莓,采摘园的微博、微信也通过含山发布和一些当地网络达人的传播,获得了知名度。 ”郑小强运用了大量的网络手段宣传草莓,在网上记录草莓的生长变化,现在每天来草莓园采摘的人数逐渐增加,双休日更是客人不断,来自巢湖、芜湖、南京的自驾游客户明显增多,现在草莓园每天销量达200公斤以上,其中大约三成来自网络。
“大学生村官创业能起到示范效应,我们将上海的先进种植经验带到家乡,网络营销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带动当地的发展。 ”看着大棚里红红火火的草莓,郑小强自信满满。
本报记者 徐旻昊 本报通讯员 田斌峰摄影报道▲ 郑小强与父亲采摘草莓。◆ 郑小强用手机展示草莓采摘园的微信公众账号 “一颗草莓的奇幻之旅”。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何珂 袁野居民消费正从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步入“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阶段,羊年春节将至,年货市场也凸显出个性化特点。六安市白领张宏舟的年货清单与别人不同——年货能否满足...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