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花园里话庐剧

江淮时报 2014-10-10 08:58 大字

合肥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庐剧院) 孙绳骥

摘要:庐剧的起源及衍变历史,庐剧的唱腔种类及流派的分布,庐剧音乐的发展及庐剧音乐的改革。推动了庐剧音乐适应新的时代潮流,但是原则不变,怎么改,怎样改,都必须是老百姓认可的庐剧。让百花园里的庐剧在 “百花齐放”的艺术春天里,让庐剧之花香飘万里,再度辉煌。

庐剧,原名“倒七戏”,俗称小倒戏,又称花篮戏、稻季戏、花鼓调、小戏、二小戏、三小戏;皖西一带又称祷祭戏,小蛮戏;何为叫小倒戏,因唱词为七字一倒,后称小倒戏;稻季戏是指旧时农村,有种双季稻,到了割晚稻之后,五谷丰登,挂镰后为了庆祝丰收,就开台唱戏,又称稻季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中流行地区较广的剧种之一。它流行于江淮之间和大别山部分地区,以及沿江和皖南一部分县市,它是以皖中语言为基础,古皖中原为庐州府管辖,故于一九五五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改称为庐剧。

关于庐剧的起源,说法不一,据老艺人传说,太平天国时候就有人搭班子唱倒七戏,可见庐剧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职业性的流动班社了。 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炯炀河镇,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为当时巢县县令陈炳所颁禁约。碑文内容为 “近倒七戏名目,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嗣后,如再演此戏者,绅董与地保亦宜禀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杖。”巢湖市炯炀河这块历史碑文,它清楚地说明了在清朝同治七年之前,倒七戏在这带或更大的地域内,它的演出广泛性和前所未有发展趋势,波及到了沿江的和县、无为、含山等周边地区,它已经在皖中地区广泛流传,而且影响很大。碑文的发现对庐剧衍变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字资料,印证了庐剧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印证了庐剧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强盛的生命力。它是安徽省戏曲剧种中能够用历史实物来推算剧种形成的年代,是屈指可数的地方戏之一。

庐剧起源于皖中地区及皖西的大别山区,是以门歌、秧歌、茶歌、民歌、山歌等音乐无素为主体而形成的;庐剧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腔”两大类,另有锣鼓、笛子、唢呐等伴奏形式。由于庐剧在安徽省内流行地区宽广,受不同地区语言的影响,所以在唱腔上又有 “中路”、“西路”和“下路”的分别。流行在安徽中部的合肥、巢县的叫中路。流行在皖西的六安、霍山、金寨等一带叫“西路”,流行于皖南的芜湖、繁昌、宣城等一带为“下路”,另外,寿县、淮南等一带称之为 “北路”。主调包括 “二凉”、“三七”、“寒腔”、“老生调”、“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衰调”、“丑调”、“端公调”等九种。其中“二凉”、“三七”和“寒腔”,每一种又有不同的演唱方式,除此之外,庐剧唱腔还有邦腔“吆台”,“吆台”是一种后台帮腔的演唱形式;即在唱腔唱到一定的地方,由场面上的伴奏人员和后台演员一齐帮腔演唱。庐剧的帮腔“吆台”的形成有较长的历史,最早的班社就已经有吆台,由于当时演唱没有系统乐队伴奏,当演员情绪较为奔放的时候,或非常悲痛、伤感时,一个人难以唱出较强的有感染力的效果时,而吆台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吆台的时候,大部分都有与唱腔相应的锣鼓伴奏,增强了舞台气氛。唱腔中的吆台有着与唱腔不同,但又格调统一的旋律,吆台不是在每个唱腔中都出现,有的吆台的唱腔也并不是时时都要吆台,而是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例如庐剧“秦雪梅观画”一折,当秦雪梅在表兄商琳的书房中看到了商琳的字画精通,而非常愉快地唱到“观罢了西墙把南墙观看”,“观罢了南墙把北墙观看”的时候,即出现了节奏跳跃,情绪高亢的吆台,这段吆台,不仅充分的表现了秦雪梅当时的心情,而且也为当时的秦雪梅观画时的舞蹈身段作了伴奏,活跃了整个舞台气氛。

庐剧的花腔特别丰富多彩。花腔都是用在花腔小戏里,花腔小戏的唱腔特点是不用主调,花腔小戏的唱腔也不用在大本戏里,而且每个花腔小戏的唱腔也都互不通用,每个小戏里都有自己的专用调。如“讨学钱”、“打长工”、“点大麦”、“卖线纱”、“拦马”、“劝赌”以及“担水调”、“三赶调”、“铺床调”等,这些唱腔具有特别的表现力和单独成立的旋律风格,富有朴实、清新的特性,以及浓厚的地方特色。过去,由于花腔小调只固定在某些小戏里使用,所以,好的唱腔不能在更多的地方发挥作用,音乐工作者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将庐剧的部分花腔小调运用到大本头戏和现代戏里。刻画新的人物性格。效果很好,丰富的庐剧花腔小调是庐剧的一大特色,充分利用庐剧的花调小调,为庐剧的发展提供最优美的音乐素材。

小嗓子是庐剧一大特色,没有小嗓子就不能成为庐剧,庐剧主调中一些唱腔,二凉、三七、寒腔等在唱法上较突出的特点是真假声同时使用,用假声小嗓子地方演唱时,多在一个乐句或曲调结束处。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区别角色的年龄。庐剧的老生调和老旦调就没有小嗓子的唱法,而在小生、青衣、花旦等所唱的曲调中就用的比较多,一般是表现“哀”与“乐”的内在情绪,在主调中使用小嗓子最多的是“三七”和“寒腔”,其次是“二凉”和“小生调”等,“三七”和“二凉”是主调中比较欢快的调子,寒腔则比较悲伤,这些欢快和悲伤的曲调都同样用上小嗓子的唱法,它们所表达的情绪却完全不同。有小嗓子的唱腔音域很宽,音程跳跃较大,一般七度、九度,最大的十五度,这就使得这些唱腔有更好的表现,虽然在唱腔中真、假声同时使用,必须严格的发声方法,才能使唱的时候不能只顾声音,这样吐字不清,应该“字包音”才对,对小嗓子应用,还要因人而宜,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自身条件,找准发声位置,小嗓子才能唱出原味来。

庐剧曾进行三次重大音乐改革,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文化艺术国家特别重视,由音乐院校和安徽各地文工团的文艺骨干组成的新军,充实到庐剧舞台,绝大多数庐剧民间艺人参加到了文艺队伍,庐剧步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大型庐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男女同台演出,饰演山伯的是庐剧民间艺人孙邦栋,饰演英台的是滁县地区文工团刚刚调来的鲍志远,他们的演出,轰动了省城,曾有观众带着被子睡在售票处,彻夜排队购票,盛况空前。《梁祝》的音乐唱腔优美,全剧由乐队伴奏,由导演精心排练,舞台美术通过设计画有布景,灯光配合,包括新添制的戏服,制作道具等一系列舞台设计,庐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时的有线大喇叭广播每天播放《十八里相送》成为家喻户晓的唱段,大人小孩都能哼上两句,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歌曲。

第二次庐剧音乐改革,是在文革期间进行的,由军宣队工宣队领导成立了安徽省庐剧音乐改革小组,简称音改组,由省文化局牵头,六安、和县、合肥等庐剧音乐工作者组成,由军宣队、工宣队负责,宗旨是学习英雄人物,用高大全的思想进行庐剧音乐创作,并进行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工作,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创作排练庐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泉山》等大型庐剧现代戏。现在看来也是庐剧音乐改革的一次历史性推动。

第三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庐剧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全面恢复排练古装戏,传统戏,《十五贯》、《秦香莲》、《秦雪梅》、《小辞店》等传统庐剧重新登上舞台,大型庐剧《秦香莲》在合肥剧场连续演出100余场。人们渴望戏曲艺术重新回到观众中来。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合肥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庐歌演唱会,邀请全国当时著名的歌唱家演唱庐剧,这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一种违背艺术规律的嫁接,但是没有取得成功,广大的庐剧观众不认可;这次活动让我们汲取了教训,尝到急功近利的苦头,戏曲改革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则,庐剧就是庐剧,任何其它艺术形式都代替不了她。

庐剧发展至今,艺术生命依然顽强,深受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在农村,活跃着众多的业余庐剧团,农村群众盼望高质量的庐剧演出呼声强烈,演出市场需求较大,作为安徽特有的剧种,我们要守土有责,使民间庐剧艺术健康发展和传承,振兴本地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

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庐剧,是历史的产物,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革,庐剧有过辉煌的鼎盛时期,涌现过不少优秀的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孙邦栋、王本银、鲍志远等,进入新的时期,面对着新的挑战,保护庐剧、宣传庐剧、传承庐剧是大势所趋,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渴望,实现庐剧振兴,传承和发展庐剧,特别是对民间庐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需要调动政府、社会、演出团体三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特殊的措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庐剧,营造振兴庐剧的良好氛围,繁荣文化的社会风气,把传承庐剧落实到实处。

新闻推荐

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确保各项事业跨越式前行——含山县运漕镇发展纪实

含山县运漕镇发展纪实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百花园里话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