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住石屋,用石井,过石桥,偏安一隅,无论魏晋……别以为这只是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才有的生活情态,今天有一个地方依然在上演这种生活的“现实版”。这里,山峦连绵,山水成

安徽日报 2013-11-08 23:50 大字

[摘要]六衖村的前世今生

■ 本报见习记者 贾克帅本报通讯员 黄远贵

仙踪镇六衖村位于马鞍山、合肥和滁州三市交界处,虽然面积只有17.5平方公里,但这里地势崎岖,大大小小的山头有上百个,被群山环绕的山洼也很多。六衖村就是由散落在这些山洼里的一个个小自然村组成。从远处望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藏在山沟沟里的村落,竟有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即便是当地人也有很多不知道这个村子的存在。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与当地几名村干部乘吉普车颠簸前行。由于山路太过狭窄,中途不得不停下车子步行进村。

大约半小时后,我们看到,在一个小山洼间,一排排残旧却坚固的石墙石屋错落有致。这些石屋由一块块石片垒砌而成,看似粗糙,但石片之间却衔接紧密,垒砌有形,丝毫没有令人不安之感。而从石块的颜色、腐蚀程度和斑驳的痕迹,依稀可见历史的印记。这正是六衖村的建筑,是村民们常年居住的地方。

在六衖村,几乎见不到砖瓦,主要建材都是石头。房屋、围墙、小桥、井沿、农田的保坎甚至坟墓都用石头砌成,石头似乎是这里的一切,因此六衖村也被称为“石头部落”。探访生活在这个神秘“部落”里的人们,是记者此行的主要目的。

他们从哪里来——

躲避战乱,挑起货担寻太平

“在仙踪镇乃至含山县,六衖村是个很特别的村子。 ”六衖村村支书杨春说,“不仅是因为它隐身于深山老林之间,鲜为人知,而且因为六衖村民的祖先并不是含山本地人,而是由外地迁徙至此。直到现在,不仅语言与周边村镇迥然不同,而且连年节风俗、嫁娶习惯等也独具特色。 ”

据传,清朝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期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庆地区长期对峙,百姓久受战乱之苦。因此安庆一带居民为躲避战争纷纷背井离乡,迁居异地。在逃避战乱的人流中,有来自安庆桐城的6户人家,携妻儿老小结伴同行,他们挑着货郎担子,一边以补锅修伞糊口,一边往巢县与含山交界处逃难。当这6户人家行至含山县姚庙集时,发现此处一片荒山野岭,人烟稀少,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山林中的山洼极其隐蔽,是个绝佳的躲避战乱、太平安居的地方,于是就在此安顿下来。据说为了给村子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六户人家特地挑了“衖”这个字:在“行”的中间加了一个“共”,即“衖”,“六衖”便寓意六户人家共行至此定居而有六衖村。

“现在六衖村共有人口2800多人,分散居住于大大小小山洼间的十几个自然村,有的山洼间甚至只有一两户人家。所以我们这里常说一句话:‘三百六十洼,洼洼有人家\’! ”六衖村书记杨春说,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六衖村由起初从桐城迁居至此的六户人家到现在的824户人家,已经发展成一个有着十几个小村落的大村庄。

他们因何与石结缘——

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筑石房

“石头”是六衖村的最大宝贝。走进六衖村,随处可见的是石头片子,路边,小河旁,到处都是。更奇怪的是,几乎每户人家院子周围都堆砌着一叠叠石头片子。而最令记者震撼的是一片片石头垒砌成的石屋,让记者不由想起中学课本上描述的原始部落,这也正是六衖村“石头部落”的真实写照。虽然有一些石屋已经破败不堪,但仍有很多完好无损。摸着石头砌成的青黑色石墙,记者依稀看到当年六衖村先祖建造石屋的辛劳景象。

今年80岁的严云喜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他所居住的位于一座小山旁的石屋,老人热情地给记者沏了茶,并开始谈起这石屋的故事。

“这屋子有30年了。 ”严老指着屋后的小山说,“靠山吃山,山里也没别的东西,只有石头,那就只能用石头造房子。”原来,严老50岁那年,在一座小山脚下选了一块地,然后带领儿孙三代十几口人,一边开山凿石,一边将凿好的石头垒砌成墙。

“我们全家老小齐上阵,开采石片。两年半时间过去,小山被我们刨去一大块,屋子也终于建好了。”严老稍显倔强的表情,俨然一位现代版的“愚公”。而“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六衖村远远不止严云喜这一个。

据严云喜和村里的老人介绍,六衖村从先祖至今,家家户户建房都是依山选地,边开山边造屋。据说六衖村的石头大多是浮石,俗称页子石,用锤子铁锹一砸,石头就断成一片一片,变得容易垒砌,所以六衖村村民就地取材,以石筑房,石头便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石头部落”也由此得名。而建屋用不了的石片就堆积在房前屋后、河边、树下以及田间地头。

“用石片垒成房子,石头与石头之间利用相互的空隙卡住成力,石头要有向上倾斜的角,以便下雨时,打在石头上的水能自动向下向外排,然后用草和泥堵缝,散热性好,通风也不错,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杨春说,“这种建房的技术只有六衖村人知道,外面人不懂的。 ”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很多新建的石屋,一改祖先只用石砌的风格,前面用砖,其它三面用石头,屋内则用泥巴糊墙,屋顶有的用茅草覆盖,有的用红瓦铺盖,原始石屋与现代建材结合,也颇具特色。

他们怎样生活着——

安贫乐道,玉米苎麻维生计

油坊村是六衖村众多小自然村中的一个,今年71岁的许实礼老人与妻子就住在这个村。他们生活的院子在一个被村民叫作长陇山的小山坳旁。当记者沿着凹凸不平的石路走进院子,许实礼老人正在屋门口晾晒一种叫苎麻的作物,老伴坐在院子中央的板凳上晒太阳,墙根下放着水桶、扁担、竹筐等杂物。

见有人进来,老两口热情地招呼进屋,并且给记者倒了杯茶水。许老告诉记者,山里土质不好,粮食种不活,所以除了少量的山芋、花生、油菜、玉米外,苎麻成了他们种植最多的一种农作物。 “苎麻可以用来织布、造纸、做绳子,我们种了很多。 ”许老一边拿着几根苎麻向记者介绍,一边指了指屋后的一块地:枝叶繁盛的苎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那是他和老伴的劳动成果。

当被问及种植这些作物的收入如何时,许老摇摇头说道:“一年纯收入也就2000块多一点,加上在外打工的儿女们孝敬一点,可以生活了。 ”仙踪镇的干部也告诉记者,山里头种不了粮食,经济来源少,所以六衖村村民的生活大多比较清贫。

在许老的屋子与苎麻地之间有一口石井,许实礼的老伴站在井沿上正要打水洗衣服。

“这井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打的,油坊村的人都吃这口井的水,今年大旱,井里的水少了许多。 ”许老略带担忧地说。记者尝了一下井水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决然不同于一般的矿泉水。

也许是这山中的井水富含某种特殊的矿物质,又或者六衖村村民是从外地迁徙至此,因而体内有着祖先留下的异于本地人的长寿基因,采访中记者见到许多老人年近八十岁,仍然身体健壮,精神矍铄,交谈中反应之灵敏、思路之清晰堪比中青年人。

“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所以养人。 ”许实礼的老伴边洗衣服边笑着对记者说。

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人一般不与外界接触,由于山里不能种植水稻,所以平时只是隔段时间去离村子不远的姚庙集买白米。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们的许多风俗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就连他们说话也仍然带有重重的桐城口音。

表面上看,除了语言与含山其他地区不同外,六衖村村民的穿着打扮和饮食习惯并无太多不同,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人的小年。在六衖村,小年这一天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其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大年。这与含山当地完全不同。

“过小年就是团圆,所有在外地的六衖村村民不管多忙都会赶回来过小年,而大年反而比较随便。”杨春告诉记者,“这里根本不过元宵节,这不仅与含山当地的民俗完全不同,恐怕在全国也很少见。 ”

他们向往山外的那片天吗——

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自己宁为大山的守护者

79岁的徐国年老人住在苗竹梢村,与六衖村其他老人一样,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干起活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他所居住的小院周围,种着苎麻、玉米等农作物。记者到来时,他正坐在屋檐下的板凳上剥着自家产的花生。

徐国年老人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现在居住的石屋自他记事起就有,据说是曾祖时建的,差不多有近百年历史了,而时至今日,虽然屋后用石头垒砌的烟囱已经严重倾斜,但石屋仍然可以住人。

徐国年和老伴共育有四儿一女,可如今都不在身边。“几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还有三个孙女在北京上大学。 ”徐国年的老伴告诉记者。

据仙踪镇干部介绍,六衖村村民继承了桐城人的传统,非常重视教育,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所以六衖村的小伙子和小姑娘考上大学的有不少。另外,含山县有一个专门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劳务派遣公司,六衖村的很多村民通过这个公司出国打工,徐国年老人的小儿子和儿媳就在阿尔及利亚打工。

虽然儿女不在身边,但被问起是否感到孤单时,二老还是乐呵呵地说:“早就习惯了,孩子们在外面闯荡不容易,我们也能理解,不就是盼着他们走出山里,在外面有出息嘛! ”谈起以后的打算时,徐国年的老伴只是平淡地表示:“在这山里住了一辈子,有感情了,也没想过出去,哪天死了就埋在山里做看山人,守护我们的村子。 ”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六衖村的年轻人大部分在外地,或打工,或求学,或当兵,剩下的基本都是像徐国年夫妇这样年过七旬的空巢老人以及一些儿童,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尽管如此,村里的老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孙将来能走出大山,能在外面有一方立足之地,而自己却不想离开这里,只想百年以后葬在山中守护这片土地,守护着属于他们的“石头部落”。

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建设安置房,发展生态旅游,答案还在“寻找中”

回来的路上,记者不禁为“石头部落”的未来有些担忧:虽然很多石屋石墙本身已经破败不堪,可这毕竟是六衖村村民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创造,是属于六衖村民的文化,是仙踪镇、含山县乃至全国的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仅属于“石头部落”的文化!石屋不仅记录了六衖村先祖的血汗辛劳,更承载着六衖村村民的智慧以及愚公移山、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如今,这一切真要随着六衖村的搬迁而消逝吗?

令记者感到欣慰的是,当问及六衖村的将来时,村书记杨春指了指山外不远处的一处平地说:“那里有一块地,是准备给六衖村建安置房用的,等房子建好了会陆续把村民迁到那里。 ”看来,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规划六衖村的未来。

据当地干部介绍,山里虽然生态环境好,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老人们也都住惯了,但是由于山里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很少,村民经济来源太少,普遍生活比较困难。建设安置房,既可以改善村民生活,也便于开发生态旅游。含山县对于六衖村的未来已经制定计划,不久的将来就要在杨春所指的那块土地上破土动工,为六衖村民建造一定数量的安置房,这些安置房将替代那些烙有祖先印记的石屋。

不过,当被问起山里那些石屋将如何处理时,仙踪镇和六衖村的干部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是说最先要搬出山里的河西村正在准备拆迁。

也许搬出山里是六衖村唯一的选择,是六衖村的未来,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这会是“石头部落”的最佳归宿吗?

当然,六衖村的未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设计规划,更需要六衖村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创造。

石墙

新闻推荐

·文化传真·安徽省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本报讯(记者 晋文婧)记者12月23日获悉,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含山县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跻身其中。这标志着安徽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