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历史
本报记者杨竹本报通讯员田斌锋摄影报道
近来,安徽省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江淮大地一南一北两处重要的考古发掘——柳孜大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和凌家滩遗址第六次发掘,使埋藏在地下的历史得以进一步揭开神秘的面纱。
本报记者近日探访了这两处遗址,希望通过镜头拍摄的片鳞只爪,让读者一窥那被岁月掩埋的历史。
柳孜大运河遗址
淮北市濉溪县的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的第二次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揭露出34米长的一段河道,发现两岸河堤、石筑桥墩、道路等重要遗迹,发现沉船9艘,弄清了柳孜段运河结构、河道演变以及文化遗存埋藏情况。在河道中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木器等文物7000多件,其中瓷器数量最多,基本包含了唐宋时期南北方各主要窑口的产品,反映了因运河开通带来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出土文物中有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涵盖了当时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这些文物,昔日祥和又喧嚣的市井生活图卷逐渐展开,淤废了几百年的河道,通过考古发掘重见天日,展现出它曾经的辉煌。
凌家滩遗址
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第六次发掘,让200多平方米的红烧土遗迹得以呈现。现场除发现大量红烧土遗迹外,还发掘出少量石器或石块、陶片以及动物碎骨等。现场大量红烧土遗迹的出现,表明此次挖掘与找到凌家滩先民的房址研究线索有密切关联,证明新石器时期的凌家滩先民已经进入文明社会。此次考古发现对未来凌家滩遗址的保护、利用、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让这段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5800年、长江下游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又添新证,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考古人员在柳孜运河遗址发掘现场工作。
工作人员在对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6000多件古代碎陶瓷编号。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石制动物造型建筑构件。
◆ 考古挖掘现场发现的古代金属文物。
▲ 柳孜运河桥墩遗迹。
◆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瓷枕。
◆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唐三彩狮子。
▲ 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出的陶豆柄。
◆ 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出的陶鼎足。
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朱胜利)合肥市望江西路上一家大型超市的酒水促销员李女士这个节日有点闲,往年的此时她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提倡节俭过节,很多人都不买高档酒水礼盒了。 ”她告诉记者,今年单位团购的单...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