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很多重点水利工程整修一新,但农村一些地方小水利却遭遇“肠梗阻”,如何畅通水利“毛细血管”——小农水期盼大整修
■ 本报记者 沈荟 孙海涛
8月份以来,安徽省连续发布橙色高温预警。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上旬安徽省仍为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抗旱形势严峻。
用长丰县吴山镇楼南村村主任陶仁柱的话说,要是往年,这样持续高温干旱,岗地早已绝收了。这个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上”的村庄,远离瓦东干渠,过去收成全靠老天,如今已不怕旱涝了,主要原因就是兴修“小水利”带来的好处。 “今年春天村里整修了一口当家塘,现在就是几个月不下雨,我们村的800多亩地也不怕旱了。 ”陶主任高兴地对记者说。
堰塘像碟子 渠道像筛子
被称为小农水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小水库、机井、排灌站等。这些小农水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地方因投入不足,长年没有整修。按照一些村民的说法:用的是“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
基层水利部门的同志也有类似看法:土地承包到户后,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村提留不复存在;此外,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逐年增多,靠农民投工投劳修水利已不现实;一些农民习惯于用“大锅水”,只用不管;一些水管单位只负责大型水利工程,小农水整修则无人问津。一些地方的农民形容小农水:“堰塘像碟子、渠道像筛子、水库像池子”,很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多数渠道淤塞严重,大部分涵闸老化损伤,小农水大多带病运行。
巢湖市烔炀镇小祖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龙塘是该村最大的当家塘,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承担周边几个村民组的农田灌溉、人畜饮水。但40多年来从未整治维修过,目前塘内淤泥很多,塘坝周边灌木丛生,当家塘灌溉功能丧失殆尽,村民们要求清淤整治当家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外省工作的李先生对记者说,他老家靠近江淮分水岭,怕旱不怕涝。前年发生大旱,母亲打电话告诉他,村里庄稼几乎绝收,菜地都要用井水浇灌。在李先生的记忆中,老家农田灌溉主要靠两口大塘。近年来,这两口塘都被村民组长承包养鱼。水多的时候,可以养鱼、灌溉两不误,但每逢旱情,村民和承包人就为放水抗旱起争执。加之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水塘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无意也无力清淤,“当家塘”在抗旱时再也当不了家。
宿松县一位姓余的读者来信反映:破凉镇梅墩乡一直是宿松的 “鱼米之乡”,近年来小农水也是年久失修,很多塘坝多年没有清淤,沟渠、河道堵塞严重,“鱼米之乡”也已无法旱涝保收了。永丰村莲花村民组有一口当家塘就叫“莲花塘”,这是该村的标志,40多亩水面,过去碧波荡漾、莲花飘香,如今水质浑浊、塘可见底,早已失去了灌溉功能。
这样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的韦金保同志告诉记者,解放初期,安徽省共有近80万口塘,现在只有59万口,其中52万口塘需要扩挖、清淤整治。
大兴小农水 不再靠天收
小农水涉及农田灌溉 “最后一公里”,是农业最基本的保障。由于安徽省小农水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长年失修,老化严重。各地急需兴建、整治、维修小农水,只有解决了小农水问题,农业才能摆脱靠天收。
据省水利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徽省已出台小农水建设规划,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重点推进小农水建设,着力畅通农村水利“毛细血管”。
7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长丰县吴山镇楼南村,村主任陶仁柱指着堰岗大塘对记者说:这口塘蓄满水有十万立方米,现在大约有七八万立方米,一口当家塘就解决了全村农业灌溉问题。陶仁柱还说:记得小时候,父母每年冬天都要去冬修水利,那时修水利全民出动,现在很难看见这样的场景。近年来,村里很多小水塘一个个变浅了,种庄稼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去年,县里安排一定资金整修这口水塘,村民们都很高兴。村里找来水利员徐志宏帮忙算账,扩挖10万方的大塘大约需要10万元,村里每人集资15元,凑了近1万元,县里拨了3万元,剩下的6万元由村里的养鱼大户陶有章垫付。以后这口塘由陶有章承包养鱼,村里分6年还清欠账。
一旁的徐志宏补充道:这口大塘面积比以前大多了,现在可以解决整个村8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遭遇大暴雨,水塘还可以防汛蓄水。
长丰县水务局的颜家琴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从那以后,长丰县每年拿出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11年财政拨款2000多万元,2012年拨款4000多万元。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吸收社会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财政奖补、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一部分,另外整合相关涉农涉水资金,用足用活“一事一议”等政策,去年全县共投入7000多万元。预计在2016年前,可将全县沟塘渠坝清淤一遍,失去功能的小电站全部更新改造一遍。
7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看到一口水塘水位明显下降很多,露出了塘沿的黄土,旁边一条水渠也存水不多,一台抽水机放置在田埂上,随时等待使用。该镇农机站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持续的高温干旱,我们这里已连续半个多月一滴雨都没下。小农水修得好的地方,田里农作物影响不大。这一片是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由一位种粮大户承包经营,目前这口当家塘发挥了重要的抗旱作用。 ”
随后,记者又来到该村的付陈沟。这条水沟贯穿5个行政村,长约8公里、宽约3米,上下游与两条河流相连,是去年该县清淤的236条沟河之一。一位李姓村民告诉记者:“这条老沟经过清淤改造,能灌溉4000亩左右,现在防汛抗旱全靠它了。 ”该县水务局防汛抗旱办副主任高海涛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太和县治理中小河流2条,疏浚大沟6条,面上中小沟228条,长252公里。另外还修了部分农田小水利配套设施,如修桥、打井等。地里的庄稼主要以井灌为主,机井的深度平均达到30米左右,一口机井便能灌溉80亩良田,遇到天旱就会发挥减灾增收作用。
深化产权改革 创新建管机制
长期以来,小农水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局:建了毁,毁了建,钱没少花,力没少出,但小农水仍然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省水利厅农水处韦金保告诉记者,安徽省将2012年定为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把今年作为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与管理体制创新年,全省将着力推进农田水利 “三加一”工程,即塘坝扩挖、沟渠疏浚、泵站更新改造(机井建设)和提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小农水建管体制机制,保持其健康运行,是打通水利“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措施,也是真正解决农业靠天收的根本出路。
小农水是三分建、七分管,管护不好,排灌功能尽失。韦金保说:“有些乡镇把水库承包给个人,承包者在水库里养起了鱼虾,或者搞旅游开发。原本‘旱时放水、涝时蓄水\’的水库,便失去了原有功能,变成了‘旱时蓄水、涝时放水\’。所以,安徽省把明晰产权、监管分离作为今年小农水工作的重点。全省已选择260个管护组织试点。 ”
安徽省将按照 “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科学界定小农水产权所属,在确保工程安全和公益属性的前提下,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理顺政府及主管部门、水利工程产权主体、管护主体与受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目前,安徽省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包括承包大户、专业合作社、水利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区、企业、村级组织、抗旱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管护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市场化的服务机制,有种粮大户、合作社自发建立的合作管护机制,有作为集体资产或国有资产由政府统一招标,选择委托社会组织或物业管理机构的管护机制,有以村级组织为主体、水管员负责的政府主导型管护模式。如芜湖县实行的乡村道路管护员、农村垃圾保洁员和沟渠湖塘管护员“三员合一”管理模式;广德县推行的水利工程物业化管护运行模式;阜阳颍泉区实行的种田大户承包水利工程运行模式。同时,安徽省还正在探索推行“两证一书”制度,通过核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然后由产权所有者和使用者签订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书,督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省水利厅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深化小农水管护体制改革,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责的淡出,水利建设是系统工程,特别是重点工程和水源工程,如果政府不作为,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改革的是小型水利建设,需要放活的是小农水经营权和管护权,以便调动农民和投资者参与建设、参与管护的积极性,但政府承担的职责绝对不能减少和淡出。
◆ 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的一处水沟,因长年未做整修,沟底已经长出茂盛的杂草,失去了灌溉排涝作用。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 太和县胡总乡正在疏浚棋子沟,经过沟底清淤、架设桥梁等治理,目前河道畅通,对沿线农田灌溉排涝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新闻推荐
(第3号)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