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者为何老缺“遮阳伞”?
■ 本报记者 史力见习记者 夏海军
高温坚守缺乏有效防护
8月11日,肆虐多日的高温仍无消退迹象。当日上午10点左右,合肥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按规定,这种天气下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可能采取倒班的方法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做好劳动者的高温防护。
连日来,记者采访中发现,建筑、环卫、公交、快递等行业的劳动者,受工作性质制约,坚守岗位,有的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降温措施也不到位。
8月10日中午11点30分,合肥市长沙路与庐州大道交口附近一处工地上,即使阴凉处温度也接近40℃。太和县农民姜子富正躲在一把破旧的太阳伞下,用机器打磨螺纹钢的螺纹头。姜子富干活时,妻子王影帮他撑伞。姜子富说,伞是自带的,不然晒得受不了。一位项目负责人介绍,工地上大都是露天作业,像姜子富这样的农民工的收入属多劳多得,工作时间由他们自己支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多数建筑工地都安排工人午后休息,但没有一家因为高温停工。
快递员张怀志平均每天送70~80件快递,早上7点到公司,中午12点半吃饭,下午1点半又开始,一直干到傍晚6点左右。 “快递业是服务行业,不管什么天气都要出去送。 ”张怀志说,能找到一份工作挺不容易,虽然很热,但也不能耽误快件,咬牙坚持一下吧。
8月11日下午2点左右,记者上了一辆18路公交车。这是一辆非空调车,上面只有几位乘客,座椅已被晒得滚烫。 “驾驶室温度有时候有40℃,你看车里热得乘客都不愿意坐。 ”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希望能够驾驶有空调的公交车。
仍有单位不发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每年夏天必谈的老话题。今年,政府部门和国企普遍对高温补贴的执行比较到位。
8月11日下午3点,来自含山县的熊友春正忙着为客户安装宽带。作为合肥电信公司的员工,熊友春今年领到了400元高温津贴。
合肥市逍遥津派出所反扒队员刘克林,整天在烈日下巡逻。“我不仅收到了区政府和派出所发的津贴,还拿到降温物品。 ”刘克林说。
据了解,合肥市的环卫工、公交司机等也都领到了高温津贴。
与政府部门和国企相比,一些民营企业的劳动者对于高温津贴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尤其是农民工,很少能领到补贴。
“我没有拿到高温津贴,也没有领到任何降温物品。”姜子富说,他每天要喝5瓶水,大约有7斤半,不这样喝水肯定扛不住。同在一个工地务工的固镇人王新屋也证实,工地没有给他们发放高温津贴。
张怀志也告诉记者,他以前在一家国企工作,有高温防护和高温津贴,现在这家快递公司没有。
监管者应变被动接诉为主动出击
早在2011年,安徽省就要求各有关企业执行高温津贴标准: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明明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为何姜子富们只能吃“哑巴亏”呢?“当然想拿高温津贴,但包工头不给有什么办法。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维权,向哪儿投诉。”姜子富表示。有关注劳动者高温权益的人士认为,眼下,一方面,相关部门职责不明、责任不落实,发放津贴究竟属于哪个单位监管并不明确,有些部门疏于监管;另一方面,劳动者维权意识依旧淡薄,这都让用人单位钻了空子。
对此,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拒付劳动者高温津贴,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下属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省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劳动环境出问题可向当地安监部门反映。
安徽大学哲学系教师裴德海表示,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者,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是高温危害的主要群体。但他们往往维权意识淡薄,维权能力较差,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变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出击,强化执法检查,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高温权益。
新闻推荐
9月23日,巢湖市七中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2700余名师生共捐助爱心款5.2万余元,以救助该校八年级学生潘念瑜。9月3日,13岁的潘念瑜被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入院治疗,到目前已经花费6万多元医疗费。而这...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