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协江淮行·巢湖篇

江淮时报 2011-07-15 10:36 大字

“一号工程”的背后

本报讯 7月6日,“政协江淮行”记者团来到安徽华谊无为煤矿化工基地建设工地采访。这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一号工程”预计今年10月将提前建成投产。而这项工程从落户、开工到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无为县政协的热情参与。

上海华谊集团无为煤化工项目是皖沪合作的最大项目。项目总投资493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26亿元。一期工程投资73亿元,已进入主体装置安装关键时期,部分设备开始调试,投产后年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目前,已签订合同总价40亿元,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

自1995年以来,作为全国政协机关的定点扶贫县,无为县政协与全国政协机关一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在华谊项目立项工程中,县政协负责人多次陪同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进京向全国政协机关领导汇报,争取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政协负责人为县委、县政府当好这个项目规划评审的参谋,全程参与了煤化工项目、长江岸线资源、无为经济开发区和滨江新城的总体规划与详规的评审;担任了上下九连圩堤防达标工程和道路工程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头号工程遇到困难需要协调解决,他们去上海,跑北京,不怕旅途劳顿。面对涉及征地4000多亩近千户的拆迁任务,县政协机关的两名干部先后两批被抽调到开发区帮助拆迁征地。

华谊煤化工项目和承接产业转移一直是无为县政协参政议政的着眼点、调研、视察的关注点、建言献策的着力点。无为政协在调研中发现:沿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优、城镇建设滞后等方面影响和制约无为发挥沿江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为此他们提出,要发挥沿江优势,就要紧紧抓住机遇,主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要从进一步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沿江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扶持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下真功夫,努力争创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调研报告《发挥沿江优势,加快崛起步伐》受到广泛好评。

为绿色矿山鼓与呼

本报讯 “截至2010年底,全市通过关闭和整合,矿山数从年初423个减少至282个,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2处、15万平方米。大部分被破坏山体得到有效恢复,景观效果明显改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7月5日,巢湖市有关部门在接受“政协江淮行”采访时介绍该市矿山整治的一组数据。

巢湖市地处江淮之间,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山采矿成为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然而,矿产资源无序开采、重开采轻治理现象长期存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但恶化了巢湖的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到巢湖的对外形象。开展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还巢湖绿水青山便成为政协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

2005年1月,民盟巢湖市委会、民革巢湖市委会、农工党巢湖支部及几十位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合理开采矿山资源”等4份提案,一时引起较大反响,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开展矿山资源开采情况调查,就切实解决当前矿山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 11月下旬,全市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整治动员大会召开,政府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取得较好效果。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受利益驱动,置政府禁令于不顾,无序开采、过量开采和粗放式加工、运输现象反弹,市内几条主干道两侧到处可见矿石开采,噪音、尘土污染严重,居民叫苦不堪,游客望而止步。针对这种情况,自2008年始,在连续3次政协全体会议上,政协委员先后提出7份提案,内容直指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市政协常委李雪利用休息日跑了十几个开矿塘口,了解开采与修复情况,又深入市、区地矿局、安监局调查。市政协主席张传才亲率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成员视察矿山整治与生态恢复工作,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区修复的建议。

巢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协的建议。 2010年,该市打出矿山整治组合拳,强力推动全市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依法关闭城区周边、主干道两侧以及旅游风景区等禁采区域的矿山企业。全市矿山开采总数明显减少,矿山开发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大部分被破坏山体得到有效恢复,景观效果明显改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献计建设江北大港

本报讯 被誉为合肥经济圈“水上门户”的江北大港——郑蒲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这项由巢湖市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和实施。

郑蒲港是安徽省重要港口——巢湖港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巢湖和县姥桥镇境内,长江下游北岸,毗邻马鞍山、芜湖,是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港口开发利用深水岸线约9公里,后方陆域宽阔,水陆交通便利,具备优良的港口开发条件。

早在2006年2月,巢湖市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协委员蔡茂所作的大会发言《加快江北大港建设力争沿江开发新突破》即提出了建设江北大港的建议:一方面,建设江北深水港可以满足马钢的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合肥、淮南等市及河南东南部分地区产品出口,需要绕行从南京等地出海,费用昂贵,再加上巢湖市本地也有大宗建材和农副产品沿长江外销,因此长江北岸建造大型深水码头将有利于提升皖江以北区域的物流效率。而且,由于水运具有大批量、低成本的优势,江北深水良港的建设,将使皖中及皖北地区具有更为便利的通江达海条件,因此,对于皖中及皖北地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战略性意义。

建设江北大港的建议提出以后,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不断地取得实质性突破。由于江北大港的建设直接面向合肥及省会经济圈城市,其定位就是要成为合肥经济圈的“水上门户”。江北大港也被视作是合肥经济圈内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009年4月24至26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和县香泉镇主持召开安徽省和县郑浦港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评估会议。 2010年6月30日,郑蒲港合作开发签约仪式在巢湖市举行,由省港航投资集团、马钢集团和马鞍山市港口集团三方合作,拟分三期对郑蒲港进行开发建设,总投资40亿元,共建18个泊位。郑蒲港开发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复。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郝彧毛学农 采写

新闻推荐

含山县政协选派民主监督员

本报讯 近日,含山县政协向县法院、质检、供电、电信等20个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选派60名第二批特约民主监督员,每个单位3名,组长由县政协常委担任,成员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政协委员,加强对被选派单位...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