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培训:擎起致富“艳阳天”——安徽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纪实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1-15 13:42 大字

[摘要]我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纪实

“能够与大学教授面对面探讨问题,这样的学习机会真是太难得了,第一堂课就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理念,我会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争取圆自己的创业梦。”2009年9月1日,在安徽农业大学举办的合肥市农民创业培训班上,来自肥西县的农民激动地说。

在此后的3天时间里,来自合肥的640余名种植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在该校接受了创业理念、企业管理、现代农业、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训。这是安徽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

精心组织实施

2009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计划培训新型农民56万人,财政投入2.54亿元,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30万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共26万人。截至2009年底,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累计培训农民58.99万人,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阳光工程共培训31.9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共培训农民27.04万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数的104%。

为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省农委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和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委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确定专人负责。印发了全省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绩效考核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及时下拨省级项目资金,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建设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还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省农委主任张华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建设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在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中,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监督管理,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成效。 ”

民生工程“阳光”温暖农民心房。泗县墩集镇农民王云在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后,给政府写了这样一封感谢信:“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在春风吹满大地的时候,我有幸被安排到宿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通过这次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使我受益很深。各级领导多次亲临培训现场,给我们讲政策、讲方向,讲发家致富的好办法。我回去一定要团结带领乡亲们把地种好,让古老的土地长出新时代的金子……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 ”

创新工作机制

“搞农民培训,必须整合农业、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的科教资源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民办培训机构等社会培训资源。全省由此形成了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为载体,多部门大协作、大联合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新局面。 ”省农委副主任周世其表示,今年全省各类培训项目共认定培训机构1409个。按培训机构性质分,民办有567个,公办有842个;按部门(行业)分,农业693个、教育132个、劳动保障430个、科技11个、建设10个、交通51个、其他82个。

在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中,各地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培训基地公开招标、管培分离、项目公示、培训台帐、月度报告、检查验收等管理制度,使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省农委民生办定期不定期深入各地检查工程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于6月份和9月份分别组织开展了全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督查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工程实施。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各地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了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周世其说,有的县区建立了“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机制,并针对农民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高质量、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让农民满意。许多地方突出围绕粮棉油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蔬菜产业提升行动等,科学安排培训产业、组织人员参训。也有一些地方对参训农民适度给予良种、化肥、农药等农资补贴和技术服务倾斜,吸引广大农民参训,有效解决了参训农民组织难的问题。

在颍上县十八里铺桅杆村村,村民种西瓜面临一大难题:由于西瓜不能连年种植,否则就难以克服“枯萎病”。村干部就跟县农技站“点”了这道“菜”,希望农技站的专家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农技站的专家就到村民的西瓜地开展“现场培训”。 他们带来了一种葫芦籽,与西瓜苗种在一起。不久,葫芦苗长成了,专家们现场做示范,把西瓜苗嫁接在葫芦苗上。成活以后,用刀片割断西瓜苗的根部,由葫芦苗供应西瓜苗的养分,这便是他们的新创举:葫芦嫁接西瓜。用这种方法结出的西瓜瓜大、皮厚,不仅质量上有所突破,产量也上去了,其优点还有耐运输、耐储藏,收入也就多了近一半。西瓜嫁接新技术一推广后,全村西瓜种植户一下子猛增到21户。现在的桅杆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村。

“科技培训就是好,专家传经又送宝。农村致富大发展,科学技术离不了。 ”这段顺口溜如今风行江淮农村。

技能助农“展翅”

2009年7月5日,绩溪县临溪镇上游村村委会一大早就特别热闹,50多位农民在等候县里的农艺、农机专家,原来是该县农机局在这里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 “我虽然开了18年的拖拉机,但现在机械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很多新技术咱一下子难掌握,今天碰到这样不花钱学习的好机会,怎能不来呢? ”村民杨利来如是说。上游村有1700人,2000多亩水田,400多户人家就有200多台拖拉机,是全县农机化示范村。多年来,村民们尝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甜头。这次县里安排50名农民参加第一期培训,却来了59名。其中,杨光华等4位农民在县城务工,每天能挣80元,可还是请假来参加培训。

据省农委科教处梁仁枝处长介绍,去年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展开。围绕农时需要,培训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促进了农民增收;围绕农技人员服务能力提高,培训促进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培训促进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和再就业;校企结合校社联办,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农科教协作。

针对去年年初午季作物旱情严重、春种调整生产结构任务重的情况,各地及早启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全力指导农民开展抗旱保苗为主的田间管理,大力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等技术培训。在太和县,受过培训的农户在小麦精量播种、化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未培训的农民。前者种植的小麦产量普遍高于全县平均亩产,而生产成本又比未培训的农民亩均节约几十元钱。各地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安徽省还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轮训纳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切实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各地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让一批农村能人率先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曹庄村无籽西瓜基地,农民经过培训后,由于采用了嫁接、双蔓、人工授粉、合理施肥等技术,全村西瓜产量大增,亩产达500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20%以上。颖泉区农民郑月磊在培训专家的指导下,把自己原不景气的养殖场,更新改造,年出栏增加一倍,年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他感慨地说:“没有新型农民培训,也就没有我现在的富裕生活”。

新型农民培训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 “田秀才”、“田状元”、“小老板”。记者深信,随着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规范,农民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充实,他们的笑容会更加灿烂。 本报记者 冯长福

题图:巢湖市居巢区首届青年农民创业培训班(养殖专业)开班现场。

苏自山 摄

新闻推荐

东庵森林公园应向社会开放

编辑同志:我们是巢湖老年大学摄影班40多名摄影爱好者,4月16日,在老师率领下,前往巢湖市东庵森林公园观光、采风,可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我们乘公交车到达东庵森林公园山下,步行约3里路到达公园...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