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党建品牌 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1234”工作法揭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篇章

市场星报 2019-08-26 00:32 大字

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紧紧围绕合肥市委“1+8”文件精神,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为方向、以服务为根本、以文化为灵魂,探索出了“1234”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工作法,即“一个核心、两种模式、三大抓手、四块平台”。共和城社区党支部通过“1234”工作法,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使得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以党建为核心,打造“共享和谐”品牌

社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把关定向,为了把路子引好,共和城社区支部将“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共享和谐”工作目标,让广大居民在社区中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社区的发展定好了调子。

有品牌才有吸引力,共和城社区坚持“一项活动抓出一个亮点,系列活动打造一个品牌”,通过开展党员一句话承诺、四叶草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将共和城社区打造成为“共享和谐”的城市社区党建品牌。

创新两种服务模式,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据了解,共和城社区在整个社区推进“一专多能,全岗服务”的“全岗通”模式,打造党员先锋岗和全科岗,只要一人在岗,所有业务都能受理,实现了单个社区工作者办最多的事,办事群众跑最少的腿。同时,以政务服务办事指南为标准受理业务,以皖事通平台为手段,打破坐班制,将社区工作者从前台解放出来,全部下沉到小区、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收集居民诉求,面对面为居民解决、处理问题。

共和城社区还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引入社工人才,孵化社会团体,招募社区志愿者,打造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建设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人才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开展社区环境治理、综治安全巡逻、政策宣传等各项社区服务。

实施三大抓手,激活居民自治内在动力

据共和城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辖区内的北辰天都曾经是“出了名”的小区,物业服务差,居民怨声载道。对此,社区党支部积极介入,引导居民依法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引入物业公司进驻小区,在小区设立居民议事厅,征求业主意见,经过一系列的改造,仅仅四个月时间,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而在润地星城小区,为解决业主与物业的矛盾,社区支部书记杨修明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概念“小区理事会”,成员由社区党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小区党员、楼栋居民代表等组成,共同民主协商。

共和城社区把社区工作者、党小组组长、楼长、城管人员、社区民警、专业社工、环保员等人员全部纳入小区网格,每人包联一个小区网格,每个楼栋选出楼栋长,层层反映和解决问题,汇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此外,社区党支部组建红管家队伍,将每个小区的党员集中起来,组成红管家分队,不时走访群众,定期开会,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信息汇总后上报党支部,在红管家大会上讨论,为服务居民群众建言献策。

这些积极探索社区居民自治的新路子,通过社区协商、网格化治理、红管家等三大抓手,确保居民群众利益有保障、权利能行使,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整合四块平台,创新社区治理新平台

记者了解到,共和城社区党支部整合社居委、物业公司、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四块平台资源,打造社区治理品牌。为了给社区治理提供强有力的阵地支持,共和城社区新建了社区邻里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为提升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共和城党支部积极监督社区物业公司服务,对矛盾突出的小区进行专项监督,提出整改要求并追踪;为社区治理争取外部支持,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与力高学校、双凤派出所、县住建局质检站等开展了结对共建工作;为社区治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共和城社区党支部通过志愿活动的开展,包括“社区健康伴你行”“向日葵”“情暖夕阳”等志愿服务,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组建社区协会,同时引进德颐顺和实践家两个社会组织,连同社区妇联、关工委和老龄委等组织,开展囊括关爱下一代、关心老年人、关注妇女同志、便民志愿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生活,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感和参与度。

新闻推荐

中央财政分配农机购置补贴

本报讯2019年中央财政分配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7890万元,上年结转资金33485.126万元,全年可用资金161375.126万元,...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