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晚报看合肥聚焦创新之路 一个“声谷”产值就将达千亿元
在中国声谷,媒体团在参观一台拥有人工智能的钢琴。12月12日至15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和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全国晚报看合肥”活动举行,齐鲁晚报记者近距离感受到了合肥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合肥努力编写的“创新基因密码”。
文/片本报记者高寒
利用中科大资源
不断聚焦原始创新
提到合肥的创新,就不能不说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是依托这所创新能力一流的高等学府,一系列创新型企业在合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比如在合肥西郊的一座半岛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便坐落于此,合肥人更喜欢称这里为“科学岛”。就在不久前,科学岛刚传出一则重磅新闻轰动世界——“人造太阳”实现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等多项重大突破。
“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AST)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此次成果的取得,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除了大国重器,原产于合肥的创意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科大讯飞的名头已经传遍全国,而在与科大讯飞相隔不远的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中,一系列专注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高科技企业正在努力突破着自己的极限。
“中国声谷”是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这里目前在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超过400个,形成了覆盖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完整产业链,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2017年“中国声谷”产值达510亿元,力争到2020年营业收入目标达到一千亿元。
短时间内诞生如此多的高科技企业,与合肥的政策密不可分。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合肥丝毫没有在人才竞争中自甘落后,而是出台一系列政策让本地的人才留下。
合肥鼓励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清华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大批高端协同创新平台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安大绿研院、广州能源所、中科大微电子研究院等合作项目正在推进中。合肥正编制相关支持政策,着力提升新型研究院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能力。
如今,从编制滨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规划,到配套出台“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再到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作为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不断聚焦原始创新。如今,合肥还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建设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相协调的升级版创新型城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
为传统企业插上翅膀
除了高新企业的异军突起,合肥在努力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说到轮胎,大家想到的都是高污染、高耗能、高人力资本投入的传统产业。但在合肥长丰县的万力轮胎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运行下,一个个轮胎有序地完成一道道生产工序。借鉴集成汽车、生物制药等行业的经验和先进制造技术,这里已经建成全领域智能化、全流程自动化、全方位绿色化的轮胎工厂。“尤其是作为‘最强大脑’的MES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领域智能化制造。”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已申报专利40余项,智能制造的先进经验成功克隆至美国。
数据显示,2017年,合肥市共有两批次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安利股份入选示范企业;长源液压、阳光电源、安徽合力入选培育企业。而更多像万朗磁塑、安信通用阀片、巨一自动化、博一流体、中科都菱这样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则在细分产品领域精耕细作,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已经或正在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合肥从来没有放弃对于制造业的重视。当然,这要求企业要插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翅膀。
重视城市文创元素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城市的创新不只包含在科技和企业生产,也体现在文化上。合肥作为一个千年古城,在如今也大力发展文化创新,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幸福。
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崔岗艺术村时,张永生画展正在这里举行,这位画家一年有4个月在此潜心创作,一幅幅画作从这里诞生。瓦房工作室、艺点空间、素陶公社、音乐小镇……行走在这里,丝毫不敢想象,6年前这里却鲜有人烟。
直到2012年,策展人谢泽醉心于这里的旖旎风景,才开始承租闲置农房,打造个人工作室。进驻崔岗的“蝴蝶效应”,引起了崔岗所在的庐阳区和三十岗乡的高度重视,庐阳区随即做出决定,充分尊重艺术家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实现时尚前沿艺术与传统农业文化的完美融合。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庐阳区决定利用崔岗的闲置农房,对村子进行合理规划,把共商共赢理念贯穿“文化创意村”建设始终,“半空心村”的崔岗村开启了向“文化创意村”的蝶变之路。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彰显城市的“功底”,在长丰县中国非遗园里,一场庐剧表演、各种颇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更是让人们见证了合肥文化创新的魅力。
庐剧曾是江淮大地上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与国内很多城市的地方戏曲一样,也曾遭遇过短暂的挑战。求新求变,给了庐剧一次重生的机遇。成立于1978年的长丰县庐剧团,截至目前,创作、排练演出的原创剧目达100余件,“流动舞台车”演出进校园、进社区、进街道、进敬老院、进村居,年均演出200余场,观众人数约15万人次。原创剧目也参加了很多全国性的艺术比赛。
“非遗,本身就应该拿出来让大家展示,并创造经济价值,而不应该把它们放在博物馆里供起来,每年还要耗费人力物力。”当天,一位广东来的媒体记者表示,合肥的做法其实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瑰宝,如何用好用活,值得地方政府研究。
新闻推荐
昨天上午10时,车辆排队通过“滁州西”收费站,驶入滁淮高速,滁淮高速正式通车运营。滁淮高速项目起于南谯区黄泥岗,终至长丰县...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