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已非池中物 纵身一跃入太空

江淮晨报 2018-06-13 01:01 大字

一根钓竿,一条丝线,唤醒了童年的美好回忆;一盒彩笔,一幅10米画卷,勾勒出龙虾的多彩生活……6月10日,合肥龙虾原产地之旅首站走进虾苗供应基地长丰县朱巷镇,20余名江淮小记者体验了钓虾乐趣,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品尝了农家美食。

大开眼界稻田里养出生态龙虾

6月10日,合肥龙虾原产地之旅首站走进虾苗供应基地长丰县朱巷镇,20余名小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朱巷镇陈庄村的红军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

红军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红军介绍说,在朱巷镇稻虾共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小记者们来到一处稻田旁,稻田里只见约20厘米高的稻苗,水田内几乎没有水,也看不到龙虾的影子。

龙虾呢?面对小记者的疑问,梁红军解释称,由于目前水稻处于刚生长阶段,稻田里的水并不多,为躲避高温,龙虾已经打洞躲藏。等水一流入,龙虾又会纷纷出来觅食。

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一方面,小龙虾“帮忙”吃掉虫子,其排泄的粪便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另一方面,水稻收割后的秸秆粉碎还田发酵,又成为小龙虾的天然饲料……稻虾共养不仅降低农业的面源污染,而且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听完梁红军的介绍,小记者们都感慨学到了不少知识。

津津乐道10多分钟钓了8只虾

来到原产地探秘,自然少不了钓虾的环节。

小记者人手一把钓虾杆,砸开螺蛳,取出肉,将诱饵抛入水中,坐等龙虾上钩。阮旻晖来自阿奎利亚学校,今年6年级。“小时候我钓过龙虾,但是从没有来过养殖基地。”阮旻晖激动地说。妈妈王祖珍认为活动很有意义,既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又能让孩子学到知识。

在钓虾现场,一对母子的表现十分引人注目。“妈妈,又钓到一只虾了。”才上幼儿园的宋宗道不时会喊上几句,难掩激动之情。虽说之前幼儿园曾组织过钓虾,但是身临龙虾养殖基地的感觉与众不同。在妈妈张女士的指导下,两人10多分钟就钓了8只龙虾。

原来,张女士从小就钓过龙虾,经验丰富。张女士告诉记者,钓虾要选择有水草的地方,靠近有气泡的区域,这样才能钓到龙虾。

张女士说龙虾刚上钩时,切记不要急着拉上岸。要先顺着龙虾拖拽的方向,再提上岸。在一来一回的迂回中,才能轻松俘获它。

天马行空龙虾开启太空新生活

钓虾结束后,小记者们迎来了当天最考验实力的环节:以龙虾为主题,绘制10米长画卷。

经过缜密的构思和绘画,一幅动人的龙虾全景图徐徐展开,让在场的家长发出了由衷赞叹。

6岁的关泽生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平时喜欢画画。当天,他把几只龙虾存放于矿泉水瓶中,担当他的“麻豆”,绘制了栩栩如生的龙虾。

侯煜成则用半小时画出了一个情景剧。剧中有人,有水下的龙虾。“就是说这个人看到了水里的龙虾,想吃它们,但不知道是什么味。” 侯煜成奶声奶气地说。

还有几位小记者展开了大胆的想象。阮旻晖的画中,龙虾已经离开了水域,来到了太空,龙虾外壳附有一层用于防护的保护膜,它们来到太空的目的是保卫家园。在另一位小记者的笔下,龙虾已经化身“斗士”,开始操控了机器人,敲击键盘,保护自己。

李墨一的画中,小龙虾很讲究生活品质。一群闲情逸致的小龙虾会去听音乐会,打非洲鼓,生活好不自在。

而程一馨则把龙虾卡通化。在她的作品里,蓝色的大海里住着可爱的龙虾宝宝们,它们或开心得跃出海面,或在海底畅游,画面十分和谐。

享受美食采摘仙桃品农家美食

来到朱巷镇,自然要尝一尝这里美味的朱巷土菜。

小记者和家长们来到了朱巷镇政府食堂,在这里,食堂大师傅们已经做好了美味佳肴等待着大家。

红烧鳝鱼、秘制羊肉、红烧牛肉、清炒河虾、风味千张、手工挂面圆子……常见的食材,烧出来的味道却格外鲜美。“这些食材都是我们朱巷本地生产,家乡味十足。”朱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看到一桌的美食,小记者们早已拿起了筷子,一个个大快朵颐。“真好吃,空心菜好新鲜。”赵先生说他更爱吃风味千张,浓浓的豆味征服了他的味蕾。

更让小记者惊喜的是,一眼望去不见边的桃林。“爸爸,我要摘桃子。”小记者们不顾中午时分的炎热,纷纷走入桃林,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

桃林相关负责人表示桃林面积约800亩,有毛桃、油桃等10多个品种,这里的仙桃都送往各大商超,销量非常好。在免费品尝了汁多味美的桃子后,小记者们个个满载而归。

晨报记者 陈家静/文 庄道龙/摄

新闻推荐

助学贷款让学子无忧

■本报记者李晓磊通讯员张翠翠“姐姐,我要是考上了大学,能在你们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吗?”6月8日一早,长丰农商银行“高考爱...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