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贫困户如今当起农家乐老板

江淮晨报 2017-09-23 20:20 大字

晨报讯穿上鲜艳的红色T恤,拿上镰刀,崔斌收获了2017年的第一把虾稻米。从尝试稻虾养殖到一步步成长为养殖大户,崔斌证明了贫困户也能致富发家。如今,崔斌的农家乐已初显模样,他寻思着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招收2名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9月16日上午,长丰县首届虾稻米旅游文化节暨生态稻开镰仪式在造甲乡双河村月亮湾稻虾种养示范基地隆重举行,村民用传统的开镰仪式庆贺稻田丰收。

看着一大片即将丰收的虾稻米,崔斌喜不自禁,满眼金黄的稻谷预示着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想起以往,崔斌有些感慨。

“我的妻子是残疾人,之前我就守着家里的几亩农田生活。”崔斌说,因此他家就成了长丰造甲乡双河村的贫困户,生活也没有太大起色。后来,看到村里有人开始虾稻养殖,崔斌决定试一试。第一年,2亩;第二年就扩大了规模,种植了10亩。今年,崔斌的养殖面积扩大到近40亩。

“今年年收入达到了20万。”崔斌告诉记者,收割后的稻田将进入灌溉环节,10月份就可以放置种虾,明年春节早虾就能上市,一斤能卖上几十元,商家清晨上门收虾的场景恍如昨天。如今,崔斌不仅有虾稻养殖产业,正在紧锣密鼓筹办的农家乐也将开始营业。崔斌想着家里的人手不够,还需要另招2名服务人员,他决定把这个就业机会提供给村里其他的贫困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长丰县造甲乡乡长许庆美介绍说,虾稻米作为虾稻共养模式下培育出来的特色农产品,其生产全程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无公害,生产出来的稻米色泽白润透明、蒸煮清香扑鼻、入口柔韧爽滑、营养价值极高,所以销量也特别好。

据了解,今年长丰县发展稻虾共养面积近5.8万亩,预计年产小龙虾可突破1.1万吨,收获虾稻米可达1.5万吨。造甲乡作为全县虾稻共养产业的先发地区,目前有虾稻共养面积1.5万余亩,亩均可增收5000余元,全乡从事虾稻共养农户达2000户,其中直接带动贫困户516户。

晨报记者陈家静通讯员李峰金晶

新闻推荐

洗车工触电身亡 老板闻讯跑路两年后被抓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两年后被抓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长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