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切切寄来祝福语 意绵绵盼君更腾飞
[摘要]六十年薪火传承,几代人辛勤耕耘;“合晚”老报人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同祝本报:不忘初心 永“报”春天
岁月刻上他们的面庞,染入他们的发梢,但从未削减他们心中对新闻的热爱,哪怕一分一毫。昨日合肥晚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经为这张报纸挥洒汗水与笔墨的老报人们济济一堂。《合肥晚报》何以风行庐州60载?老报人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悟,诚恳作答。
利用互联网做好大数据文章□仇旭东
合肥晚报的老报人具有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精神并没有过时,相反新一代晚报人将这些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来,让这份报纸更有历史文化积淀,历久弥新,也培育了一批批高水准、高素质、能打胜仗的记者队伍。
反观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合肥晚报应当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如既往坚持本土化原则,发扬职业精神,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为民发声,为民服务。
合肥晚报还应立足报业,结合报社实际扬长避短,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互联网平台做好大数据文章。
捧着一颗“事业心” 风行合肥60载□丁梦林
合肥晚报一纸风行60年,关键词是——“事业心”。不仅领导有事业心,记者更有事业心。当年记者稿子写好了却没能上版面,急得很。大家都把党的新闻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做事更是夜以继日。
扎根合肥60年,合肥晚报培养出一批名记者、名编辑,他们自一线成长,成为各个领域独树一帜的“专家型记者”。
如今受互联网的冲击,虽然出名记者不再是易事,但我希望合肥晚报的年轻记者能够传承老报人的传统,写出更多有特色、有风格的报道。虽是纸媒,却不限于“纸”,进军“多媒体”、“融媒体”。
晚报创刊第一天 我是亲历者□陈金铎
我是1957年4月1日创刊第一张报纸的亲历者,此后一直在合肥晚报工作,一直到1983年离休。
记得报纸刚创办时,条件极为艰苦,在长江中路的一个办公楼里,市委提供了一间大厅和一个靠近楼梯的小房间,而这个小房间就作为报纸编辑办公室。
那些年,工作不是按小时计算,而是什么时候把报纸印出来了,才能下班。常常是白天夜里都要上班,早晨5点起床,6点把稿子发到印刷厂,晚上还要加班编辑第二天的稿件。
记者骑自行车出去采访,采访结束后赶紧回来写稿、冲印照片。虽然条件很差,大家都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工作。
今天合肥晚报60年华诞,愿她更进一步,更贴近群众需求。
做了一辈子记者 我还没做够□陈乔华
做了一辈子记者,都没做够。
《合肥晚报》创刊的第二年,我走进了报社大门,从此将余生全部交给了《合肥晚报》。《合肥晚报》培养了我,让我从一个毛头小伙,成为了一名辛辣的记者。在这里,我发挥了最大的人生价值,利用 “乔华”这个笔名,写出了许多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有影响力的稿件,用笔尖维护着正义。
如今,斗转星移。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然而,这依旧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作为媒体记者,千万不能气馁,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合肥晚报》的未来要靠你们年轻人去奋斗了。我只送给你们一句话:努力努力再努力!
高素质队伍 是晚报发展的原动力□李长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合肥晚报》六十年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坚强的领导班子。《合肥晚报》以事实为准绳,以客观为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违反新闻纪律和法律法规,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办报环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张报纸风行六十年,也离不开业务素质过硬的采编队伍,求贤似渴,不拘一格,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锻炼,做到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是发展的原动力。希望在未来,未来在脚下,愿《合肥晚报》与时俱进,不断变换思路适应形势发展。
植根合肥,报道合肥□周东生
“植根合肥,报道合肥,服务合肥,影响合肥。”——正是凭借这16个字,合肥晚报才能够历经60年风雨,备受读者欢迎。
在老合肥人的记忆深处,合肥晚报是陪伴他们成长、成熟的一位老朋友。1982年前后创办的写实类散文专栏《八小时以外》,1997年推出的新闻专栏《今晨出击》都曾是合肥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不谈工作的《八小时以外》创办后,每个月成堆的市民投稿从四面八方寄来,漫议人生,畅谈经历。朝气蓬勃的《今晨出击》更是斩获了安徽省新闻名栏目,我们的年轻记者抢抓当天上午发生的新闻,开创了全国晚报“当日新闻当日报”的先河。
永做合肥的“报春燕”□谢晓柏
时值合肥晚报六十华诞,能被邀请参加大庆活动,实感荣幸!可惜身在外,不能参加,非常遗憾。作为老合肥晚报人,在这里说上几句,以表心意。六十年春秋,合肥晚报一路风雨,一路高歌,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沃土,被誉为合肥的报春燕。
成绩不菲,硕果累累,有赖于几代合晚人的呕心沥血,更依靠一代新人的奋发向上。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平面媒体首当其冲,你们不辱使命,站在改革的前列,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值得我辈学习。愿你们继承合肥晚报实事求是、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请接受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祝福!
一切为读者才能办好报纸
□程仲英
上世纪70年代末,我来到《合肥晚报》,在理论组和总编办工作过,曾经负责一版的言论编辑,后来又调到文艺组工作,直至担任副刊部主任和报社编委。
刚到报社那会儿,《合肥晚报》连印刷厂在内,一共才70多人,一部老吉普车,大家勤勤恳恳,将一张四开四版的《合肥晚报》办得有声有色。
在报纸言论的黄金时代,《合肥晚报》尤其重视言论。在一版有“淝滨论坛”,二版有“大家谈”,而副刊的各种栏目就更多了。一切为读者,才能把报纸办好。《合肥晚报》和读者、作者的关系非常好,文艺副刊更是人人都喜欢。
回忆往昔,《合肥晚报》由原来不到百人的小摊子,经过60年发展到今天,来之不易啊。祝愿它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前进,前进,再前进!
小小一张报 牵动万家心
□骆克让
1986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了《合肥晚报》,见证了《合肥晚报》艰苦创业的历史。1999年我从报社退休,但是我依旧是报社的一分子。一张小小的报纸,走进了千家万户,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是报社同仁们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成果。看着《合肥晚报》一天天地发展壮大,我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自豪。希望《合肥晚报》能够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同心协力下,紧跟形势,大力发展,好上加好。
永远脚踏实地代表人民说话
□胡家纯
1961年我进入了报社,成为了《合肥晚报》的一分子,是晚报这片沃土把我从一个懵懂的青年培养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在晚报近40年的时间,一直到1999年才退休,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合肥晚报》休戚与共。我也见证了《合肥晚报》历经风雨,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纸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希望晚报的年轻一辈们能够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事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坚持深入基层,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永远脚踏实地,代表人民说话。
强大生命力源自关心群众疾苦
□唐本泉
1973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来到合肥晚报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刚来报社那会儿,开编委会,各部门主任大家聚在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把新闻做实做透。即使是部门主任,也经常深入一线采访写稿。
合肥晚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60年与读者保持密切关系,听取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做群众的代言人。
在媒体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不研究新闻很难做好,《合肥晚报》的名气在全国都打得响,这个优良传统要保持下去。
衣食住行皆是新闻
□吴大宏
《合肥晚报》60年,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与情感。
回顾往事,我是1966年1月进的《合肥晚报》,那个年代没有稿费,没有广告,纸张也非常紧张,甚至记者不能署名,“文革”开始就被迫停办了。《合肥晚报》复刊后,我做财贸报道,经常骑自行车去长丰县采访,全凭一腔热情在做。
为何《合肥晚报》风行60年而不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衣食住行皆新闻,这也是《合肥晚报》应该始终坚持的。
对于年轻记者们,我有一个心得,写作前不妨先想想——老百姓是否爱看?
媒体融合 江山代有才人出
□高国权
15岁开始我在合肥眼镜厂当学徒,工作闲暇之余,开始尝试写新闻,连续当了7年“优秀通讯员”。1980年,我调入《合肥晚报》,从一名通讯员变成一名记者。
当时我已经三十好几了,却一直觉得在《合肥晚报》工作的时光是最灿烂的。我骑着自己的单车,走过很多乡间小道,直到退休前,仍然奔波在采访第一线。
《合肥晚报》最好的传统是记者不辞辛苦,到现场采访,坚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合肥晚报》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派出两支队伍开展安徽抗战故地行。而我就是记者之一。我们深入皖南的云岭、茂林、岩寺等地,行程4000公里,共采写了20多篇稿件。
如今新媒体融合发展,江山代有才人出,新的一代会更有作为。
整合自媒体资源 唱出合肥好声音
□茆邦湧
1996年合肥晚报推行无纸化办公,启用“采编网络”编发稿件,我开始担任网络技术部主任,兼任采编中心主任。那时爱好电脑的我就萌生了创办新闻网站的想法。
“合肥在线”诞生于1997年,是安徽省第一家新闻类网站,也是合肥晚报首开先河的创举。可以说“创新”、“开拓”是晚报老报人身上独有的特质。在互联网时代,我希望晚报能够整合自媒体资源,打出自己的特色,继续唱出合肥好声音。
不忘初心,永“报”春天
□李永龙
“敬业精神”、“竞争意识”是《合肥晚报》60年来的光荣传统。
当年交通条件很差,我们的记者雷厉风行、加班加点,很多新闻都是骑着自行车“踩”出来的。我当年骑车从阜阳路老报社出发,最远曾到岗集、大蜀山采访,一个来回就是4个多小时。
1991年大水,我随领导夜探南淝河堤坝,摸黑沿着河埂徒步10公里。凉鞋陷在泥地里,一拔出来鞋帮都断了。最后干脆光脚走完全程,到家已是翌日凌晨4点。我顾不上睡觉,赶紧抢发新闻,赶在早晨7点截稿前将稿件发回报社。
希望60岁的《合肥晚报》能够多出“精品”,更多书写民生疾苦,不忘初心,永“报”春天。
心心念念不忘晚报本色
□唐铭
我是《合肥晚报》的老员工,见证了《合肥晚报》的发展和壮大,也亲自参与了《合肥晚报》40周年、50周年的庆典。虽然如今已经过上了退休生活,但还是一直心心念念着报社。
报社也一直没忘记我们,逢年过节都会派人来看望我们。最近,我正在忙着写一篇回忆录,会将我与《合肥晚报》这么多年的情缘写在回忆录里。我希望合肥晚报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在未来越办越好。
晚报不“晚”,正青春
□徐闻季
“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是《合肥晚报》60年印刻在骨髓里的基因。
骑着自行车、背着照相机,《合肥晚报》的摄影记者经常深入到农村、工厂采访。遇上到长丰的采访,我们需要先坐绿皮车到水家湖,下了火车再步行几十里进乡村。往往包里就塞两个馒头,装一瓶白开水,记者就出发了。
没有数码相机的年代,摄影记者拍照完需要到暗房冲印胶卷。夏天,我们在40度高温的暗房里,汗如雨下。1991年大水,我在三河采访,为了拍摄武警战士推着载满群众的小木船逆流而行,跌落在没过脖子的洪水中。这张《洪水无情人有情》的照片在晚报刊发后,被《人民日报》转载,更获得了当年全国地市报好新闻金奖。
今天是合肥晚报60岁的生日,晚报不“晚”,正青春!祝愿它不断创新,一路前行!
坚持贴近群众 报道接地气的新闻
□檀津生
《合肥晚报》坚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不搞假新闻;坚持贴近群众,报道接地气的都市新闻;坚持用百姓语言传播党的声音。
60年来,晚报的老报人,不辞辛苦,不讲价钱,一切以新闻为出发点。身为原《合肥晚报》总编办主任,可以说常年编辑报纸的“脸面”——1版。在晚报,只有党和政府的重要新闻、百姓最关注的新闻才能刊发在头版上。
在互联网时代,纸媒不会马上消亡,尤其是“ZAKER合肥”的推出,更让我们老报人看到了晚报这株老树又发新芽。祝愿她如往日般葱茏繁茂,继续获得读者和受众的青睐与认可。
传媒风云变幻 晚报路在脚下
□黄丽丽
在晚报,我历经过多个部门,从印刷厂到发行部,再到合肥书报亭的建立,经历了晚报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见证着《合肥晚报》从成立40周年走到了成立60周年,我心情非常激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而为了这个平台的发展,无数人奉献了青春、汗水和泪水。在报社这么多年的历练中,我也深刻地意识到,一个报社的发展,除了有好的目标方向外,全体人员的尽心尽职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媒体行业风云变幻,竞争压力巨大。但是我相信,路就在脚下!
副刊不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姚毓华
如今各家纸媒的副刊都趋于式微状态,作为曾经的《合肥晚报》副刊老编辑,我觉得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阅读趋于碎片化,大家很难沉下心来,用完整的、大块的时间去读报,更容易接受那些手机段子。当然,副刊本身也缺乏与时俱进的努力。
尽管如此,我相信,副刊还是大有可为的,副刊不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只要能够满足一部分受众群体的审美需要,能够让读者阅读以后有所回味,存在网络媒体无法替代的阅读体验,那么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不要说没新闻,那是“钻”得不够
□祝家富
作为记者,一定要有钻的精神,对于新闻采访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些记者经常说没有线索,其实是钻得不够。
1981年,我从380多人的考试中,进入合肥晚报,由此成为第一批通过社会招考录用的10名记者之一,也由此开始了我与《合肥晚报》的一生情缘。
1992年夏天,曾经因为美菱股票发行中签率低,引发一些传言。我采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分析原因,经有关部门审核,《合肥晚报》连夜加班印刷,历史上第一次出版了一期早报,及时引导了社会舆论。
适逢六十甲子,祝愿合肥晚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多在读者群上下功夫办百姓报纸
□汪云松
《合肥晚报》取得如今的成就来之不易,付出了几代人辛勤的汗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始涌现,报业发展在媒体融合时代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作为合肥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一份报纸,也是合肥人民最看重的一份报纸,《合肥晚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要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在读者群上下功夫,做老百姓爱看的报纸。同时,报纸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融媒体。
底蕴和内涵是晚报的生命力
□王濂
我曾经经历了《合肥晚报》50周年大庆。时光飞逝,转眼《合肥晚报》已经迎来了60周岁的生日。而50周年大庆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记得当时报社主办了很多项活动,而当时我也承担了很多具体的任务。印象最深刻的是,《合肥晚报》举办了一个图片展览,将合肥五十年的历史,用图片再现出来,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虽然如今我已经不在《合肥晚报》,但却一直关注着《合肥晚报》,每天都坚持阅读这份有着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报纸。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速度太快,几乎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希望《合肥晚报》在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上与时俱进,更多层次更多渠道满足老百姓对新闻的需求。
60年“传帮带”新闻质量至上
□王传江
《合肥晚报》最优良的传统,是一代一代的传承精神,老记者、老编辑既注重新闻质量,又注重对新人“传帮带”,才有了60年的发展壮大。
上世纪90年代,《合肥晚报》在舆论监督方面做得有声有色,领导重视,放心大胆地支持记者、编辑,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根据每个不同时期的要求,把握原则,把握舆论导向,《合肥晚报》刊登的新闻稿件在社会都能引发较大的反响。 □唐朝 高静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袁兵 刘晓平 徐颖奇 高勇
新闻推荐
有心不怕迟,创业不怕晚。长丰县下塘镇的葛子应,虽已年过五旬,但他利用在外打工的积蓄回乡创业养泥鳅,居然搞出了一番大事业。泥鳅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经过市场调查,葛子应开始试养台...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