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循环经济强市 打造宜居旅游名城

河池日报 2012-11-28 13:45 大字

茫茫蔗海。

宜州市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大力发展种养业。图为怀远万亩优质青辣椒上市,引得客商纷纷抢购。

绵延桑园。

刘三姐大道南段。

宜州民间体育绝技:打火球。

易水湾秋色。

 

一、发挥工业、农业优势,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强市建设

近年来,宜州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在全力以赴发展制糖、茧丝绸、化工、机械制造、酿酒等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推进制糖、桑蚕茧丝绸、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2011年,制糖产业产值达11.64亿元;蚕茧生产、茧丝绸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30.61亿元,桑蚕业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化工产业实现产值达4.46亿元。

一是着力建设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宜州”。围绕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丝绸等中下游产业,着力引进并壮大一批茧丝绸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以桑蚕养殖为基础,茧丝绸加工为主体,以丝绸服装产业为主要延伸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桑园面积30.5万亩,全市共有14家茧丝绸加工企业,食用菌企业16家,蚕沙加工企业3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养蚕82万张,鲜茧产量3.1万吨,养蚕收入10.1亿元。白厂丝加工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27%;坯绸产值37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72.1%;蚕丝被生产加工产值1800万元,同比增长20%;丝绸工业总产值4.955亿元,同比增长20.08%;茧丝绸产业实现税收2670万元,同比增长9.6%。反季节生产桑枝食用菌3500万棒,产值4952万元,预计反季节产鲜菇1.4万吨,产值1.05亿元。桑蚕产业初步形成了“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的产业链,以桑秆生产食用菌、蚕沙无害化治理和次下茧加工蚕丝被等为重点的桑蚕循环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二是积极打造生物质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依托广维公司化工产业基础,重点发展PVA、VAE等产品,促进生物质—生物质酒精—乙烯—聚乙烯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主要推进广维年产5万吨乙烯和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筹备企业项目的原料基地、项目用地,加快化工产业集中园的规划建设,为“百亿”广维的系列项目创造条件。

三是大力推进甘蔗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依托丰富的甘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蔗糖深加工、造纸、酒精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甘蔗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目前,宜州市5万吨/年漂白蔗渣浆项目已投入运行,广西华美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稳步推进。同时,还大力支持、鼓励博庆、博冠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清洁生产。

通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配套项目,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做好节能减排等工作,到2015年,宜州市桑蚕茧丝绸基地综合产值将达到40亿元;全市生物质化工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打造自治区级生物质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市甘蔗综合利用率达60%,产值达到30亿元,初步建设成为全区甘蔗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二、特色致富

瓜果飘香

宜州是广西的农业大县市,古有民谣:“铁链锁孤舟,千年永不休。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半收。”可见其地理之优越、气候之适宜。近年来,宜州市确立了以粮食、甘蔗、桑蚕、林业及水果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农业之路,形成了稳定“一粒米”、壮大“一棵蔗”、催绿“一片叶”、熟透“一树果”、养肥“一群牛”的发展亮点。2011年,宜州市农民养蚕和种蔗收入分别达到17.41亿元、8.64亿元。桑蚕业继续保持全国、全区第一,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

此外,在稳定蔗桑、果疏等传统产业种养规模的基础上,宜州市通过业主拉动、扶贫贷款、政策倾斜、科技推广、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带动农民优化经济结构,鼓励他们进行多元化种养,按“市场风向”进行产业化经营。全市21个乡镇纷纷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根据项目示范积累的成功经验,建立葡萄、秸秆养牛、网箱养鱼、种草养鹅、八角等品种各异的示范片。农村经济“上档进位”成效显著,仅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就达4463元,增长15.8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3%。

走进今日宜州,桑陌连地,甘蔗成林,瓜果飘香,新楼林立,在此安逸平和的氛围下,在这青山碧水的环绕间,让人不禁心生“既至宜山,就做宜山人可也”的慨叹。

三、城乡建设

绽露新颜

时针回转到1938年,一行文化人携书带履、风尘仆仆地来到此地,在暂离战火硝烟的宜州继续办学,成就了宜州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浙大在困境中办学,积极传播知识的精神以及“求是”校训,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宜州人民,成为了宜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十多年时光荏苒,倘若曾经的浙大师生再来此地,必定会为眼前的宜州所震惊。宜州市在多年经济成就的基础上,加大城镇建设。其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6%提高到2010年的31.93%,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1.3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的15平方公里。城南新区初具规模,城区路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按期推进,城区铁路成功南移;市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市民文化公园、浙大西迁纪念广场并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主要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城市环境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宜州市突出民族风情,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重点乡镇为纽带,联系和带动广大小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其中刘三姐乡马山塘屯、北山镇安宁社区、屏南乡合寨村等16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成效明显。走进马山塘屯,展现在眼前的便是道路开阔,林荫绿绕,白墙灰瓦,碧水环抱的景象,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此外,宜州还积极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建设和完善了一批村屯篮球场、卫生室、图书室、文化综合楼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6%以上,极大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

今日宜州,宜山宜水更宜人!

四、文化兴市

旅游强市

地以人名,人杰才能地灵。提到宜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可谓如数家珍:从壮族歌仙刘三姐到科举考试“连中三元”的冯京,从一代文化巨人黄庭坚到刚直不阿的名臣冯俊,从闻名中外的旅行家徐霞客到立院讲学呕心沥血的学者郑献普,从抗日英雄黄莺到浙大名人竺可桢、丰子恺……他们都在宜州的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使得宜州这个山水小城能承载荣光、名重岭南。

文化的力量在于开化风气、积淀历史、聚拢人心,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灵魂。宜州市也认识到了这一宝贵资源,近年来致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挖掘文化内涵,发挥名人效应。宜州市积极抓好、利用好宜州秀丽的资源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刘三姐文化广泛的影响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2011年该市旅游总收入实现7.97亿元,增长30%,接待旅游人数129.5万人次,增长26.5%。

一是深化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刘三姐旅游集镇、刘三姐故里等旅游景区,刘三姐故里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产业与历史名人文化、刘三姐文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冯京公园、黄庭坚纪念馆,推进改建怀远古镇,支持文庙恢复重建。充分利用“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的独特品牌,打造全国性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二是精心打造“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工程。全市涌现出了庆远镇——渔鼓之乡,怀远镇——龙舟之乡,洛东、洛西——彩调之乡,石别、北山——民族歌舞之乡,北牙、同德——民间绝技之乡,祥贝、刘三姐——刘三姐歌谣之乡。其中,刘三姐歌谣、彩调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初宜州市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称。

三是大力发展刘三姐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业与刘三姐文化的融合发展,坚持办好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打响“刘三姐”文化品牌。重点建设刘三姐文化艺术中心、冯京公园、黄庭坚纪念馆、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怀远古镇、西竺寺、刘三姐故里等项目,以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业为龙头,推动民族歌舞演艺、彩调娱乐演出、民俗工艺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刘三姐文化品牌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民族美食、刺绣、丝织等文化产品,繁荣文化市场。

清脆溪声崎峭峰,江山到此不平庸。宜州独特的山水风光与浓郁的文化气韵相结合,璀璨夺目,独具一格。

九百多年前,文化巨匠黄庭坚流落宜州,写下了“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的传颂词句。今日宜州,则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迎来了梅尽春来、化茧成蝶的绚烂与繁荣。明天的宜州,将以更有力的手笔,绘就“穿花蛱蝶深深见”、“斗雪吐艳赢花魁”的美丽图景。

压题图片为宜州市城区。 本版图片由宜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河池市国有企业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要求 全面推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蒋宽 通讯员 彭连华)12月12日,全市国有企业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暨廉洁风险防控座谈会在宜州市召开。市委常委、纪委...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