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甜蜜事业”战线上的排头兵韦艾椿

河池日报 2012-06-11 08:28 大字

 

20岁进入宜州市怀远糖厂工作,一身蓝色工作服,一顶草帽,一张被晒成古铜色的国字脸……这就是谢卫国的真实写照。

谢卫国,1968年出生,现任宜州市怀远糖厂驻怀远镇甘蔗站站长。

怀远镇借助糖厂驻地优势,农民种植甘蔗积极性很高,多年来均保持在27000亩以上,成为该镇最大的经济之柱产业之一。因种蔗而致富的村民们将一座座泥瓦房改造成楼房,这些楼房被蔗农们亲切地称为“甘蔗楼”!这些“甘蔗楼”凝聚了许多“甘蔗人”的心血和汗水,谢卫国就是其中的一员。

近年来,怀远镇的甘蔗品种主要以“台糖16号”和“台优”为主,占总面积的73%。这两个品种由于种植时间已久,发芽率不高,加上这几年连年夏天干旱,冬天阴雨地冻,无法适应天气的变化,所以产量逐年下降。谢卫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带领全站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蔗种的出芽情况,并及时将调查情况反馈到糖厂农业部。今年,结合糖厂优良品种改良契机,谢卫国和全站的员工,夜以继日泡在蔗农家里,宣传改良新品种的好处,常常是清晨出门,半夜到家。

为能及时调种,谢卫国亲自带队到外乡镇去选种、调种,亲自押车把蔗种送到田头地尾。去冬今春,怀远甘蔗站共为蔗农调优良甘蔗品种1800吨,比去年900吨整整翻了一番。加上农户自己留种,怀远镇今年优良品种种植面积12200多亩,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名列怀远糖厂8个甘蔗站之首。

为使新品种获得丰收,谢卫国把他的团队分成6个组,分片包干,对甘蔗种植的盖膜、除草、杀虫、培土等技术规程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让蔗农吃下定心丸。

在蔗农因为种植甘蔗而发家致富的同时,砍运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为近年来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较多,留守的老人体力不支无法扛蔗装车而放弃种植甘蔗;有些因土地面积少虽想种蔗,但又担心难拼车而不得不改种其他低收入作物。针对上述诸多原因,为让群众增强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增加收入,2011/2012榨季,谢卫国带领甘蔗站的全体员工,积极配合糖厂改进砍运方法,下村召开群众会,大力宣传设立甘蔗收购点的好处,通过鼓励个人投资、糖厂提供部分无息贷款的办法,共筹措资金30余万元在北斗、谭村、坪上、李家寨、甘村、拉外等6个村委会设立了10个甘蔗收购点,使蔗农在榨季内可根据自己的劳力情况自行调节砍运时间,“砍多少卖多少”,送到就近的收购点过磅打单。

近年来,怀远青辣椒市场价格看好,已形成卖方市场。“什么得钱种什么”!不知不觉中,辣椒地“挤占”了不少甘蔗地。为更好地巩固甚至“抢占”有限的耕地,谢卫国和他的团队深入调查后发现:青辣辣开春后种植,5月份上市,上市一个多月后基本结束,青椒收获结束后恰恰是甘蔗生长旺盛丰行的季节。村上有些耕地少的农户已经开始在新种的甘蔗地中兼种青辣辣,但不形成规模。受到启发的谢卫国将甘蔗套种的想法上报到糖厂,希望厂部给予奖扶政策,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青辣辣套种甘蔗的种植模式中。2011年10月,糖厂同意了谢卫国的“套种”方案。谢卫国和他带领的团队下村宣传“套种”的好处,鼓励农民在同一块地里辣椒套种甘蔗,实施科技种植和护理,让甘蔗与辣椒并存,实现甘蔗增产和辣椒丰收的双赢效果。今年,他们在谭村、坪上两个有套种基础的村抓起了50亩连片的辣椒套种甘蔗示范片,通过糖厂补贴一部分农资的办法给予适当扶持。目前,套种的青辣椒已丰收上市,甘蔗长势喜人。

“一亩套种地,按照甘蔗站指导的技术规程种植和护理,青辣椒每亩收入约有3000元左右,甘蔗亩产约有6到7吨,预计第一年的纯利润超过4000元/亩,第二年宿根蔗利润更高。”谭村村委主任唐现超说,他家今年种了几亩辣椒套种甘蔗的模式,效果很好,示范区附近的农户纷纷效仿套种模式,谭村的吉甫、上垒、下垒3个屯套种面积约有300余亩。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中,走套种的灵活发展模式或将成为怀远蔗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谢卫国对怀远镇的甘蔗前景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挖掘民俗文化 开展宣传活动 宜州全力促进“非遗”传承发展

宜州讯

 

近年来,宜州市大力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积极开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传承“非遗”工作,全力打造集民族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古迹游...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