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乡酒之思● 聂震宁

河池日报 2011-12-09 09:52 大字

 

“孔府家酒,让人想家!”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先不论广告的效果如何,单看创意是不错的。能让人想家的酒最是家乡出产的酒。华夏大地,无处不有酒的浸染,各地都会有以酒而命名的大小酒乡,都会有一款家乡酒让人想家。

我的家乡酒就是德胜酒。

我是喝着宜州水长大的。德胜酒便产自宜州的德胜古镇,那是名闻古今的酒乡。德胜地方属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气候适宜,地下水源极好,宜于酿酒。据《庆远府志》和《宜州市志》记载,德胜古镇酿酒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德胜酿酒业就十分发达,明清时期尤甚。清代两粤才子、岭南宗师郑献甫(小山),乃善饮之士,道光年间出任过德胜书院山长,曾作诗称赞德胜酒:“人言德胜酒,色夺洞庭绿。闻香十里远,开坛千人醉。”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抗战时期随浙江大学在宜州生活过不短的一个时期,也与当地的酒有过交情。他在其散文名篇《“艺术的逃难”》中对此有一番颇有意思的记述。当时宜州几乎每天都要躲空袭警报,人心惶惶,“我每天逃两个警报,吃一顿酒,迁延度日。”战乱时期,物质匮乏,想来他每天吃的一顿酒极可能就是德胜酒。后来,丰子恺安排全家分散逃往贵州。他只身徒步从宜州走到德胜,与从环江辗转而来的老弱家人会合,“相见互相惊讶,谈话不尽。我坐在被窝里,一边饮酒,一边谈话,感到特殊的愉快。”不用说,在德胜喝的更应当是德胜酒了。人以酒传,酒以人传。吟咏郑献甫诗,诵读丰子恺文,足见德胜酒之不俗。

新中国成立前,德胜古镇已有酿酒作坊50多家,这里出产的红兰酒、米酒声名远播。20世纪50年代,德胜红兰酒厂创建,60年代创出广西名酒称号。新时期30多年,酒厂改革创新,发展迅猛,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广西第二大白酒生产企业。酒厂的广告语“喝德胜酒必得胜”,有酒气,有豪气,更有英雄气,令人印象深刻。倘回老家,我就要喝德胜酒。家乡酒怡人,也养人,几杯下肚,心情快乐,浑身放松。

我与德胜有缘。这是我劳动、生活了七个年头的地方。

1969年2月4日,我中学毕业,和许多同学一道,被汽车拉到德胜农村插队劳动。在德胜的岁月里,我经历过不少坎坷和苦痛,也感受过许多人世间的真情与快乐,有些还与酒有关。

平生第一次醉酒,喝的就是德胜酒。我落户的村子叫南门村。落户农民家的头一个晚上,主人家就用米酒来待我。一家人围着火塘吃饭,只有一铁锅煮青菜和一碗炒黄豆,男主人便邀我一起喝酒。酒很好喝。喝着喝着,主人就要同我喝交杯酒。我平生第一次喝交杯酒,虽然不习惯,但很激动。不用说,那顿酒的结果,自然是我在激动中醉得一塌糊涂。

我和一位男同学同住一村。安排到别村的知青都是男女搭配,只有南门村是我们两个男知青,这让我们有点颓丧,有点悲壮。不过也好,后来知青单立门户,我俩就在一起吃住劳动,无聊下来只有读书。有时有了一点酒,赶集买回来一点好菜,我们还会喝点儿小酒。当时生产队会按劳动力给社员分配酒。冬季收割甘蔗,生产队卖了甘蔗,会从糖厂兑换一些白糖和甘蔗酒回来分给队员。都说甘蔗酒不爽,喝了上头,能不喝尽量不喝。我们喜欢喝的是生产队酿制的米酒。酿私酒违法,为此生产队分酒时就十分秘密。队长一般是在收工时召集大家到田头,通知收工后拿酒罐到某家分酒。尽管四下是旷野,并没有外人,队长也压低着声音说话,神情十分诡秘。每逢这种场合,我就紧张得想笑。酒分到手并不一定当即就喝。那时我俩总在起劲地读各种各样的书,喝了酒就读不下去了。酒得等到外村的同学来串村玩耍时喝。同学多时不见,一旦聚首开心无比,有了酒更能闹腾。此外,遇到连绵雨天,有与世隔绝之感,遇到有时寒冬歇工,有百无聊赖之意,尤其是遇到有同学招工回城的消息传来,心情郁闷,都可以用酒来浇愁。

酒真是个好东西!那时有家乡酒相伴,真好!

在家乡酒里,当地人最喜欢夸耀红兰酒,特别是那种民间土法泡制、窖藏的红兰酒。“酒浓得起丝!”这当然十分诱人。“可以治疗贫血和风湿!”说得有点过分的神奇。可这几乎是当地人统一坚持的说法。当地农村文化站站长“莫老爷”就最坚持这种说法。“莫老爷”姓莫,因早年间他扮演过彩调剧《刘三姐》中的财主莫老爷而得此名。他年长我许多,是一位有文化的农民。他似乎不太喝酒,可总是毫不犹豫地捍卫红兰酒的名声。我和他是忘年交,经常故意同他抬杠:“这么好的红兰酒哪个见过!”他听我这么一说就会着急,就会红着脸与我争辩。我就十分开心。他说许多人家都有这样的好酒,只要我舍得出钱买鸡鸭鱼肉,他就能让人拿出在地下埋了十几年的红兰酒来一起喝。那年头买鸡鸭鱼肉是何等奢侈的事情,我是断然拿不出这钱来的,但嘴上却说舍得,赌他拿不出酒来。于是旁边就有若干知青和农民起哄,说要见者有份,一起大吃大喝,大家开心极了。可是直到我离开德胜古镇,我们赌言相约的红兰酒宴席都还不曾开摆,成了名副其实的精神会餐,而红兰酒商标已经获得2009年度河池市唯一的广西著名商标称号。

行笔至此,“莫老爷”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打电话向家乡友人打听他的近况,得知老人已故去多年。我只能在电话里与友人一起为这位故去的老人叹息。

家乡酒,让我想起家乡许多难忘的人。

2011年11月29日于北京无梦斋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

新闻推荐

男子交警队门前卖假驾考体检表 民警慧眼识破,男子被取保候审

宜州讯

 

12月9日,宜州警方破获一起伪造印章案,一名男子在交警大队门口以伪造医院体检印章暗地招揽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以低价变卖伪造的体检表牟利,被交...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