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参与共筑致富路——河池十年扶贫系列报道之参与式扶贫篇
从2010年10月初起,天峨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汉尧屯75岁老人吕文堂每天早饭喝上一盅酒后,8时准时与同村60多位村民出现在修路工地上,他们分为打沙、打钻、打石、搬运、捞浆、砌路6个施工组施工,中午各自回家吃午饭然后干到天黑。
在汉尧屯附近石山上有一个溶洞,从溶洞进口走到另一座山的出口,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洞内钟乳石奇形怪状,经专家综合考查,认为该溶洞属于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
从汉尧屯到半山腰上的溶洞进口再到出口,当地村民要在崎岖石山上开辟一条3.5公里长、1.5米宽的水泥路。
吕文堂的儿子、儿媳长期在外地,他是施工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但身体硬朗,“一包水泥还可以搬上搬下”。据施工村民介绍,修筑这条路是为了溶洞旅游开发,全屯按人头每人出资2000元,每户算投入一股,出钱多的多占股份,每天每户要有一个人出工,溶洞开发后所得收入按股分红。
汉尧屯距天峨县城50多公里,全屯66户300多人。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在村民吕昌发的带领下,家家户户养殖六画山鸡,全屯年饲养量达80万羽,产品远销区内外,群众在积极参与养殖六画山鸡中尝到了甜头。在养殖六画山鸡致富基础上,该屯群众科学规划、投工投劳,积极发展旅游业。
和汉尧屯一样,凤山县凤城镇拉仁村弄泽屯是“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的又一个示范点。该屯有36户140多人,人均耕地不足0.3亩,每户均有1人以上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收入是该屯的主要经济来源。
弄泽屯建设项目包括1.2公里屯级道路硬化、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化活动室、19盏高杆路灯、球场围墙等,总投入24.5万元。除了县扶贫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金10.4万元外,其他建设资金由该屯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解决。
该屯群众推举在凤山县城做建筑的村民何思豪回乡牵头组织施工,群众自筹资金2.2万元,并积极投工投劳,10.5万元资金缺口全部由何思豪出资。项目建成后,何思豪还承诺长期支付19盏高杆路灯的电费,“出钱为乡亲们修路,这是我应该做的。”何思豪高兴地说。
据了解,参与式扶贫是指政府通过投入一定数量资金,以贫困村为平台,为贫困农户创造表达意愿的机会,赋予农户以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激发农户的参与意愿,发动农户参与到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据市扶贫办主任李求让介绍,参与式扶贫是河池市扶贫开发的又一成功模式。过去,一些扶贫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包办”过多,“政府干、群众看、干部说了算”现象比较普遍,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而参与式扶贫则赋权于群众,让贫困群众自己决策、自己组织、自己实施管理扶贫项目,政府部门重点是做好项目的宣传、协调和指导工作,这一模式大大激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参与式扶贫示范点28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5万元,整合资金(含群众投工投劳)700多万元,完成了村屯道路硬化28条37.7公里,以及文化室、篮球场、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证明,参与式扶贫使贫困群众自身的发展能力得到培育与强化,使他们从根本上自立、自强,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陆儒清)
新闻推荐
龙永明毕业后就回到天峨县纳直乡老家务农,2006年7月,县扶贫办举办职业技术培训班,费用全免,龙永明参加培训,学习电子电器维护知识。...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