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河池造”为什么能走出来?□ 立 里

河池日报 2017-06-26 22:52 大字
 

“勇闯天宫”的80后小伙刘启海,在高铁建设中大显身手的凤山兄弟,助C919大飞机腾飞的“河池三英”,为西方多个国家首脑做贴身翻译的仫佬族女子……去年以来,无论是升天遁地,还是外交场上,都有河池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非独在科技领域,在文化、教育等领域,这些年来河池也是人才辈出。比如在中国文坛上闻名遐迩的“文学桂军”,其领军人物便是河池人东西、鬼子、凡一平;在教育领域,河池高中、都安高中现象引人关注,莫振高则感动了新一代中国人;甚至在政坛上,从河池成长或走出的干部,也能在从政之地独当一面,造福一方百姓。

而在遥远的革命年代,河池作为右江革命的主要腹地,老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成千上万的河池儿女献出宝贵的生命,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不朽的功勋,河池也走出韦拔群、韦国清等著名开国将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难困苦之境遇,确实也压垮了不少人,但真正的强者,会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同命运搏击,从而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河池大多地方,山峦层叠,望不到边。山高路远,使河池和外界相隔,生产和生活,比外人想象的要艰难得多。然而,多少年来,河池人民为了改变环境、改变命运,和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也培养了大山一般坚韧的性格。

十年前,广东沿海地区一干部来凤山考察,吐了两天,哭了两天。他没想到,河池的环境这么恶劣,山路弯弯曲曲,驱车而过,肠一日而“九断”,一路狂吐,把胆汁都吐了出来;他更没想到的是,在这种环境下,河池的干部群众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兢兢业业,踏实做事,一心一意谋发展,体现了非常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笔者由于职业原因,经常行走于河池乡间,感慨最深的两件事,一是修路,一是读书。无论山多高,总有路在蜿蜒,那是当地人民手挖肩扛,胼手胝足,长年累月垒成的。别的地方修路,可能半年几个月,而这里常常需要一两年甚至10年,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经常在大山里上演;读书,是河池人走出大山的主要途径,山里娃为读书所吃的苦,所付出的代价,报章报道甚多,无需赘言。这里的孩子,对读书有一种天然的渴求,再穷再苦,大人们也要让孩子读书。每到一处,看着光着脚板、饿着肚子的孩子,拿着课本大声朗读,朗朗书声在大山上空回荡,你会感觉到一种感动,一种力量,一种激情,一种希望。

人一我十,人十我百,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从不放弃,这或许就是河池人容易走出来的原因吧。

新闻推荐

河池市金城江区国土资源局关于确定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中心卫生院土地权属性质的公告 金国土资告[2017]2号

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中心卫生院向我局提交了《土地确权申请书》,申请对其使用位于拔贡镇拔贡街1号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拔贡镇中心卫生院所有。经调查核实,现公告如下:该宗地是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