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旬老人遗产赠39岁情人遗产纠纷案背后,是一段让人唏嘘的家庭伦理故事

南国今报 2013-10-14 17:12 大字

陆女士提交给法院的图片显示,张家门上贴着《告天地及世人书》。今报记者黄乒宾 翻拍

10月10日,原定在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桩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中止审理,因为此案将与另一起遗产纠纷案合并审理。这两起案件合并缘于一段老夫少“妻”的情感纠葛。2012年,南宁一位83岁的老人留下遗嘱,表示自己身后所有遗产不给儿女,而是留给当时才39岁的情人陆女士。张先生的妻子叶女士5年前去世,而他与陆女士的同居生活已经持续了将近20年。2012年底,张先生去世。陆女士手持遗嘱走上法庭要求取得老人的遗产,从而牵出一段让人唏嘘的家庭伦理故事

1 一家人在仇恨中挣扎了多年

张先生的身份证显示,他出生于1929年。张家的两个女儿则表示,父亲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也许是不真实的,因为在他的个人档案上,有的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37年。

张先生生前是南宁一家国企的退休工人,留下的遗产只有一套52平方米的“大板房”的大部分份额,该房位于南宁市五一路,是单位房改房,已有30多年历史,而他生前所欠债务近13万元。

张先生和前妻生有一个儿子,离异后儿子随前妻生活。叶女士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几十年来,两人经常争吵,女儿年幼时,曾闹到分灶了一段时间。

1973年出生的陆女士,是1993年与张先生邂逅相识,当时她20岁,未婚。两人开始了持续将近20年的婚外恋情。上世纪90年代,张先生开了一家商店,陆女士经常与他在店里幽会。叶女士发现后,曾起诉至南宁市江南区法院要求离婚,后撤诉。张家女儿表示,母亲撤诉的原因是担心父亲日后无人照顾。

1999年,叶女士因伤病瘫痪在床,由两个女儿照料。第二年春节过后,陆女士开始频繁出入张先生的房间。张家女儿认为父亲与陆女士在“非法同居”,邻居们也都指指戳戳。

张家女儿说,母亲瘫痪后,父亲不闻不问,没给过一分钱治病,也没照料过一次,没有尽到夫妻扶养义务。她们非常反感父亲的做法,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后来,张先生跟叶女士及两个女儿分灶、分摊水电费,双方多次争吵,有时还升级为肢体冲突,多年来形同陌路。

陆女士对记者表示,她频繁出入张家,是为了照顾张先生的日常起居。有时在张先生的房间过夜,是因为张先生病了,需要照料。而张家的两个女儿认为,当年父亲的身体尚可,“生活能自理,能买菜做饭,还能帮陆女士洗衣服”。

几个月后,邻居们被张家频繁的吵闹及打斗弄得烦不胜烦,多次拨打110报警。民警介入后,陆女士依然每天来找张先生,不过不在张家过夜。

张家女儿表示,母亲瘫痪后,渐渐地连话都不能说了,离婚和遗嘱公证的事难以办理。母亲2007年去世,父亲拒不参加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此后,陆女士搬进了张家。当时,张家二女儿已出嫁,尚未出嫁的大女儿在又一次争吵后,被父亲撵了出来,从此在外租住。

2  父女情在争吵打斗中破碎

张家二女儿回忆说,她小时候,父亲一度非常疼爱她,经常给她买零食吃。后来陆女士出现在张家人生活中,她就再也感受不到父爱了。

有一次,母亲骂了陆女士“鸡婆”,父亲把母亲踹倒。为保护母亲她挺身而出,历数父亲的种种“丑事”,父亲气得发抖,大骂她忤逆。后来,每当冲突发生时,父亲总是站在陆女士一边,甚至对她动粗,父女之情荡然无存。

母亲去世后,已嫁人的张家二女儿再也没回过娘家。她说,父亲在世最后的五六年中,她曾经几次偶遇父亲。有一次,她在生活区门口公交车站台等车,恰巧父亲也在。站台空荡荡的,她在站牌的这边,父亲在另一边。眼角的余光里,她看到了父亲苍老的面容。她喊了一声“爸”,但父亲没吭声。大女儿说,曾三次在街头偶遇父亲时喊“爸”,可父亲不理睬。

又有一次,她在公交车上偶遇父亲,她很快把眼光移开,父亲显然也看到了她。父女之间,依然是死一般的寂静。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父亲与她的最后一面。

3 不是夫妻胜似夫妻

今年刚40岁的陆女士至今孑然一身。她籍贯河池,在南宁长大,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她说,张先生比她父亲还要年长许多,两人的交往一度遭到她母亲的极力反对,她曾有四五年不敢回家。随着岁月流逝,家人被她与张先生之间的真情所动,逐渐接纳了他。张心地非常善良,对人很好,尤其是对她好,总是关心她,疼惜她。那些年她与闺蜜去酒吧玩,他担心她喝醉了回不来,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总是坚持要去酒吧接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先生生意失败,官司缠身,但屡屡败诉,至死都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最艰难的是2000年至2005年,张先生输了官司,退休金被划走还债,每月只留下87元。而她没有稳定的职业,一直靠做服装等小生意为生,最艰难的时候,她去收过啤酒瓶,去大学里摆过地摊,换点钱买米买菜。眼看他年老体弱,众叛亲离,孤苦伶仃,还欠了一屁股债,“实在太可怜了”,她不忍离开他。

张先生曾三次患病住院。有一次,由于医院住院部没有床位,张先生只能在急诊科的抢救室接受治疗。抢救室不能摆躺椅,连一张坐的凳子都没有,她硬是陪着6天6夜没合过眼。他要上厕所,她妹妹拿输液瓶,她蹲下背起他……

陆女士说,她长期陪伴在张先生身旁,所以非常了解他。10多年来,张家姐妹没喊过张先生一声“爸”,没给过一分钱。她受苦受累时曾对张先生抱怨“我上辈子欠了你什么”,他老泪纵横,叹息说:“我有儿有女,没有哪个来看我一眼,养儿育女有什么用?”

对此,张家女儿表示,她们不是冷血动物,也曾想尽孝。但是,父亲从来没有主动叫她们去照顾自己,她们曾主动表示和解,但父亲粗言叫她们滚。父亲因病住院,她们并不知情,所以从来没有机会尽孝。

陆女士说,张先生担心自己的债务连累她,且自己时日不多,他担心留给她一个“已婚”的身份,自己过世后影响她嫁人,所以两人一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他生前多次跟她说:“我们不是夫妻胜似夫妻。”他去世的当天,她哭得几次晕死过去。如今,她依然睡在他睡过的床上。弟妹们问她“你不怕吗”,她说“不怕”,因为这里有太多温情的记忆。  

4  老人遗嘱称 “儿女近20年不闻不问”

2012年3月8日,张先生写下遗嘱:“我是退休工人,无值钱之物留给继承人,只有一套福利分给的危房……我妻陆某某(因年龄差异未办手续)从我60岁退休一直照顾我。我年老体弱,患有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儿女不孝,近20年不闻不问,所以立遗嘱一切财产由我妻陆某某……”

在陆女士提交给法院的证据中,有两张照片的复印件,图片显示,张家门内贴着一份黑体打印的《告天地及世人书》,上面写道:“本人年过八旬,体弱多病,唯恐来日不多,前日亲笔留下关于将我今生参加工作唯一所有的这套房改房,赠与妻陆雪珍所有。吾十多年来,承蒙妻陆某某关怀照料,不离不弃。今陆某某已同意接受该房的赠与。特此立告!一告天地,二告世人。”对此,张家女儿表示,上面没有张先生的亲笔签名,图中也没有张先生的身影,且周围的人都没看到,疑为摆拍。

2012年11月13日,张先生独自在家时猝死。第二天,在殡仪馆,张家的两个女儿及小女婿参加了张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因大女儿没有经济来源,而二女儿夫妻俩也是低收入家庭,经过商议,殡葬费用由陆女士支付。

5 此类案件历来争议大

2013年7月8日,陆女士将张家女儿诉至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要求取得4/6份额的张家房产。陆女士说,自己一直住在张先生留下的房子里,张先生生前再三叮嘱她要保住房子,千万不要让房子落入两个女儿之手。而且,她想到没了房子,张先生的灵牌、遗像、香火盆将无处放置,她万般无奈只能走上法庭。

9月,叶女士两个女儿提出反诉,要求陆女士支付自2008年8月起至陆女士搬离之日止,这段时间占用该套房屋的房租。

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法院所要合并审理的两个诉讼——陆女士起诉的“遗产纠纷案”,两个女儿反诉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张家的二女儿认为,双方闹到这番地步,与陆女士当年的不当介入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感激陆女士对父亲晚年生活的照顾。如今,单侧听力障碍的姐姐带着两岁半的外甥女,租住在城中村只有10平方米的一个房间里,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她每次去看望姐姐都忍不住落泪。姐姐和外甥女的户口还在张家,姐夫为农村户口。如果最终陆女士得到这套房子,那么姐姐和外甥女的户口将迁到哪里?没有城市户籍,她们又如何能享受城市低保?那么,她们的生存都会成问题。

据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介绍,类似案件在他近20年的审判实践中从未碰到过,也没听说过。对于此类案件,历来争议比较大,在外省区的审判实践中,有的法院支持“小三”,理由是原配的子女未尽赡养义务;有的支持原配子女,理由是这样的遗嘱违反公序良俗。

今报记者黄乒宾 文/图

新闻推荐

艺术统考12月下旬陆续开考

2014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全区统一考试时间已排定,将于今年12月下旬开始陆续开考,考试分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播音主持、广播影视编导等6类。这是昨日记者...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