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谁引“长龙”堵大道——河池城区交通拥堵困局试析(上)

河池日报 2011-04-22 14:41 大字

市中心城区堵车“盛况” 。 记者 龙 隆 摄

 

河池城区有点像城市了!不是高楼大厦、商铺林立的缘故,而是堵车通病日益加深的城市印记。

如今的中心城区,堵车很正常,不堵不寻常,迟到违约最好的也最让人相信的托词是“堵车”。堵车之困正在改变城市生活的节奏,影响市民的工作生活。

河池市最大的门户网站河池网统计,目前市民反映最强烈的热点就是城区拥堵问题。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相关部门调查论证,制定近远期的治堵方案。日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展开调研,记者随访,比较系统了解到了拥堵原因。

金城堵车,其实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堵”势之凶猛,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位负责人介绍,金城堵车始于2007年,当时集中在上下班时段,局限于新建路、南新路繁闹路段。弹指一挥间,如今堵车时间在延长,范围在扩大,城区道路如同脆弱的神经,一不小心就梗阻,拥堵越来越严重,已趋常态化。

堵车原因何在,是井喷式增长的私家车带来的影响,还是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的负面效应?对于这一城市通病,已很难用一两句话道出“病因”。去年以来,在市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相关部门展开了治理拥堵的大调查,认为城区拥堵至少有以下8大原因。

原因之一,市中心城区路网发展受地形等客观条件限制。中心城区沿龙江河谷呈东西向带状布局,这就造成了以东西向为主比较单一的交通流,形成“内不成网、外不成环”的格局,主次干道和支路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东西走向的道路严重不足,薄弱的次干道和零星的支路难以均衡分流集中在两条主干道的人流和车流,中心城区道路高效循环和快速通行的交通组织运行体系尚未形成。

原因之二,旧城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过大。据统计,城区人口已从县级河池市11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6万人,增长了87.27%,城区面积从16平方公里扩建到现在的25平方公里。旧城区交通等基础设施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急需通过新区开发疏散人口,腾出用地空间增加道路、停车等设施。但新区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尚未完善,加上土地征用难,拆迁安置难度大,可安排的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很多项目有资金却无法落实建设用地,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功能齐全的城市新区。

原因之三,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机动车辆保有量510839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其中,金城江辖区汽车22450辆,摩托车55885辆,迅猛增长的机动车辆与滞后建设的城市道路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一桥头灯控路口的交通流量大幅度增长,最高流量达到8650辆次/小时,严重超过路口通行承受负荷,新建路的最高流量达到2350辆次/小时,也大大超过了其设计流量1550辆次/小时的饱和状态。

原因之四,公交车站点和线路不合理。新建路、南新路等主干道公交站点密度过大,一到高峰时段就会出现多辆公交车同时停靠站点的现象,使本来交通拥挤的状况雪上加霜,严重制约了道路功能的发挥。

原因之五,客运站场居于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地带。市中心城区多家客运企业(站场)居于市内中心城区交通复杂地段,如金城江汽车总站位于新建东路与民族路交叉处,并且又紧邻金城江农贸市场,市公共汽车公司位于解放东路,与水果批发市场隔路相望,频繁出入的大型车辆和高密度的人流、车流、物流,导致区域性道路交通需求矛盾凸显。

原因之六,学校、商贸城及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生活区之间布局不合理。市城区学校及商贸城过于集中新建路和南新路主干道上,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又与行政企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重合,加剧了拥堵情况。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人改”号角响 600余人“下岗”再竞岗——河池市人民医院第二周期人事制度改革纪实(上)

2009年11月至今年3月,历时近18个月的漫长等待,备受瞩目的河池市人民医院第二周期的人事制度改革终于落下帷幕。这场历时时间久、...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