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肥生产 实现粮油双增 2021年广西绿肥生产掠影
2021年3月,在桂林市举办广西绿肥生产现场观摩会暨技术交流会,进一步提高绿肥生产技术到位率。 冬种绿肥,花开田野,为广大市民休闲旅行提供了好去处。图为南丹县举办的油菜花节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广西绿肥面积恢复发展,土肥战线广大员工付出了辛勤劳动。图为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主要领导带队在田阳区现场指导绿肥生产。 广西376万亩绿肥累计减少化肥施用3.5万吨,节省化肥投入资金2.5亿元。图为平乐县阳安乡群众在千亩富硒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对红花草进行压青沤肥。黄文毅/摄 绿肥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极大促进了广西绿肥生产的恢复发展。图为灵川县有机稻种植区红花草怒放成花海。
农谚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绿肥是个宝,种田养畜少不了。”绿肥作为传统农业的精华,可提供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料,促进农作物增产;可利用闲置土地,消灭“白茬田”;可覆盖裸露土地,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可减少化肥使用,改善水体环境污染;可美丽乡村,促进农旅游结合;可保田园清洁,更能护百姓餐桌安全。
去年以来,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把绿肥止跌复苏列入3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的精神,制定印发了《2021年全区绿肥生产指导意见》《全区绿肥生产田间管理意见》等文件;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相关政策扶持资金2亿元用于绿肥种植示范推广;推广了“早稻+晚稻+绿肥稻田改土培肥型”“中稻+绿肥增产增收型”“玉米+绿肥间套种型”“园地+绿肥以草治草型”“菜地+绿肥轮作型”“兼用绿肥油菜多功能综合利用型”等适宜我区种植结构和生态条件的绿肥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菜、蚕豆、豌豆等兼用绿肥的多功能化生产,统筹利用绿肥的油用、粮用、菜用、花用、蜜用、饲用等方面功能;加强行政、推广、科研、教学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快绿肥无人机播种技术、紫云英自繁自生技术、油菜精量直播施肥一体化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全区各级土壤肥料工作站共开展各类宣传培训268期,培训农民4.9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8万份,进一步提高技术的到位率。
多措并举促进了广西绿肥生产恢复发展,目前广西已基本形成了桂北、桂东北、桂西北和桂中部分县市以红花草、茹菜、油菜为主,桂西、桂西南和桂东南以苕子、红花草为主的绿肥生产格局。统计数字显示,2021年全区共推广绿肥种植376万亩,比2011年增加了约150万亩,增幅达65%,累计减少化肥施用3.5万吨,节省化肥投入资金2.5亿元,为确保广西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作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利用冬闲田地种植绿肥,不但达到了填闲养地、实现藏粮于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的目标,而且还大力发展了菜、油、肥、美兼用油菜167万亩,其中收籽油菜约55万亩,年产油菜籽达3600多万公斤,产菜籽油约1300多万公斤。冬种绿肥,花开田野,还为广大市民休闲旅行提供了好去处,为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开辟了新路径。
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负责人表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广西有种植绿肥的优良传统,有大量冬闲田地可供利用,全区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机制,强化示范推广,不断恢复绿肥生产这一传统农业精华,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为子孙后代留住良田沃土。
(除署名外,文图均由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统筹提供)
新闻推荐
河池致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特色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变废为宝”推进绿色崛起 本报记者 张锐锐 杨天宇 通讯员 韦湘湘
12月22日,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境内的丹泉酒业红高粱基地喜获丰收,开始收割。在机械作业下,一大片黄灿灿的高粱地里,只留下一排排...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