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除纠纷多交流 变“雷区”为“和谐区” 南丹“通道党建跨省联建”造乐土

河池日报 2011-12-02 09:54 大字

 

南丹讯

 

南丹县与贵州省的独山、平塘、荔波、罗甸4县相邻,因历史遗留的资源权属引发的纠纷矛盾不时发生,因而两省(区)交界被人们视为“雷区”。

如何变“雷区”为“和谐区”,南丹县县委书记莫振祖认为,南丹创新实施的“通道党建跨省联建”工程,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目前已在交界地区产生了群众和睦共处、共同致富、和谐发展的效果。

与南丹县六寨镇相邻的是独山县麻尾镇。张仁青在麻尾镇担任党委书记整整7年,尝尽了交界地区不和谐的苦头,当谈到“通道党建跨省联建”时,他显得有些激动:“两地交流多了,摩擦少了,群众和睦相处了,经济发展了。现在最大的精力不是处理两地的矛盾纠纷了,而是考虑如何发展得更好更快。”

从2007年开始,南丹县与贵州4县达成共识,以“服务大通道、促进大发展”为主题,以车河镇至六寨镇西南出海大通道沿线两侧的镇、村、屯、企业为重点,创新实施“通道党建”工程,随后拓展为“通道党建跨省联建”工程。目前,在西南出海通道沿线已建成2个自治区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4个县级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200户“党员中心户”、200个“农家课堂”,培养了1760名“五带头”示范党员、农村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

双方基层党组织建立的信息互通机制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1年1月29日,两省(区)交界遭受雨雪冰冻灾害。210国道六寨镇境内滞留1500多辆车辆,8000多名司乘人员“进退两难”。灾情发生后,南丹县第一时间与独山县进行了沟通,双方及时启动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应急预案。于是,十几公里的国道线上活跃着50多个党组织1000多名党员的身影,铲积冰、送药品食品、维护治安、疏通人流车流……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终赢得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胜利,实现“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交通事故”的目标。

“现在交界地区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在双方党组织的掌控中。”南丹县委副书记、县长廖国璋介绍,两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沟通,加深理解,促进边界和谐稳定。每年坚持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结成一对友好支部(或村委),组织参观一次各自的示范点,组织一次群众性文体联谊活动,推介一个农村科技致富项目,开展一个生态小康文明示范屯联创共建。

贵州省南门村与南丹县六寨镇银寨村相邻。该村村支书何雄说,“以前,村干部都被两边村民纠纷、冲突‘搅\’得很难睡个安稳觉。现在好了,村干部之间、群众之间相互沟通成了常态,兄弟般和睦相处。”南门村是西红柿特色村,银寨村是烤烟专业村,这几年两村群众你过来学习取经,我上门讨技术已是家常便饭了。

南丹县的桥头屯和贵州省荔波的拉片屯之间新修通了一条约3公里的屯级水泥路。这是去年4月开通的,双方共同筹资投入近30万元。就是这么一条路,不但彻底解决了多年来交界2000多名村民因行路难带来的纠纷问题,也让两村生产发展有了盼头。今年4月,南丹县与独山县联手建设泗亭火车站货站200万吨/年扩能工程项目暨物流园区,巩固了两省区经贸合作,着力打造“黔桂两省(区)边贸经济区”。

近两年来,两省(区)基层党组织共举办新品种新技术培训班96期,培训群众6520人,建立了优质烟叶、长角辣椒标准化种植、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和水晶葡萄基地等1.1万多亩,通道沿线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初具成效,已成为通道经济的新亮点。

(苏宏流)

新闻推荐

“神探”老师□南丹县第三小学三(3)班 李漪依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老师的身影闪过,而最值得回忆的就数美丽与机智的化身——神探胥老师了。胥老师个子很高挑,喜欢穿着漂亮的裙...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