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城整理千余项非遗 民族文化遗产重焕光彩 仫佬族千年文化“活了”

河池日报 2012-05-28 14:1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权晟 通讯员 韦如代)5月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随着崖宜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开张,一波又一波的外地游客来到这里,观山水、品美食、享受农家乐。热情好客的当地农民舞起长长的草龙、舂出香喷喷的糍粑、唱着韵味十足的原生态彩调,游客被当地特有的仫佬文化大戏深深吸引,纷纷叫绝:“仫佬族千年文化太精彩了。”

仫佬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三千年前,作为百越族群的一部分,生活在岭南的广阔土地上,其“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罗城不仅是仫佬族人的聚居地,也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罗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仫佬族文化的保护、整理和挖掘,力求充分彰显仫佬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前,全县有包括国家一级文化在内的馆藏文物2200多件,仫佬族博物馆先后成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和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罗城还先后斥资对开元寺、明代“平正街”门楼、龙岸老土城门楼以及清代邱家祠堂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和保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全县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达60处,已设碑保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

怎样才能让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活”起来?“通过‘非遗\’延续文化的根,让宝贵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县委书记黄平权如是说。罗城当前正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和文化精品培育工程,深入挖掘整合仫佬族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充分展现仫佬族依饭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提升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全国乃至有世界知名度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

据悉,截至去年底,全县已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医药、体育等10个大类1015项。其中,2006年仫佬族依饭节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确定65项为县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仫佬族走坡节、煤砂罐制作等10个项目被列为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舞草龙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龙光利、谢秀荣、谢章华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已申报走坡、仫佬族婚礼、仫佬族煤砂罐作为自治区级保护名录,正在拟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作为国家级保护名录。

同时,加强对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的保护,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仫佬族生态博物馆和四把镇铜匠屯的仫佬族民居建设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当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培训班,培养传承人才,有计划地资助和支持传承人开展练习活动,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非遗文化作为罗城十大民族文化工程,已被写入今年的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必须加快推进。”县长银邦克介绍说。罗城在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建设了首个集仫佬族依饭节传习基地、仫佬族刺绣技艺传习基地和村民文化场所于一体的“非遗”传习基地。

罗城通过对具有民族、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编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卷》,并先后整理出版《罗城歌谣集》、《罗城民间故事集》、《罗城谚语集》及《仫佬族音乐》、《仫佬族舞蹈》、《仫佬族历史与文化》、《仫佬族风俗志》、《仫佬族风情录》、《文场常用曲目》、《仫佬族古歌》等一批重要的文献和书籍。其中,由仫佬族学者龙殿宝等主编的《仫佬族古歌》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文学作品“山花奖”,这是广西民间文艺界获得的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

图为罗城小长安镇崖宜屯农民舞起发源于当地的草龙,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 记者 权晟 摄

新闻推荐

罗城举行红色经典诵读比赛

 罗城讯 5月25日,由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主办的 “迎党的十八大,展少年儿童风采”未成年人“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在四把镇...

罗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