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银色丝绸、紫色葡萄、褐香板栗、绿色长寿食品…… 河池农业产业掀起“彩色革命”

河池日报 2011-09-20 09:57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权晟)

 

“这批鲜茧,一共卖得2600多块。”9月14日上午,在宜州市北山镇大楞屯,蚕农兰代南数完手中的钞票,高兴地说。每月都能卖出一批鲜茧的兰代南,眼下还有一笔大买卖,榨季将至,看着自家10多亩丰收在望的甘蔗,兰代南说:“至少能赚2万多。”

近5年来,在河池像兰代南一样发展产业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12元增加到2010年3599元,年均增长13.5%。农民致富的“提款机”从何而来?

随着桑蚕、优质粮食、果蔬、毛葡萄、中草药、八角、板栗、食用油、食用菌、畜禽水产品、商品林等一大批农业优势产业的开发,河池市各式各色的特色农产品层出不穷,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的“彩色革命”。

“农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为农民致富打下了基础。”宜州市委书记奉海峰说。“蔗桑富市”的宜州,孕育、发展、壮大了博庆、恒业、嘉联等一批产值超10亿元、亿元的蔗糖、丝绸加工企业。该市蚕茧产值超过15亿,农民种蔗收入超过6亿元。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野性十足”的紫色毛葡萄,被“驯化”成绿化石山的特色农产品。“去年纯收入近10万元。”四把镇里乐村土敢屯农民韦凤昂说,她在石山上开辟的200多亩葡萄园,今年有望收获20万元的毛葡萄。

罗城拥有3.3万亩的毛葡萄,总产值3000多万元。该县吸引了广西中天领御酒业公司入驻,目前年产毛葡萄酒7000吨,规划建设的1000吨/年毛葡萄烈酒生产线,年产值将达4亿元。

“中国板栗之乡”东兰县,目前有板栗24万亩,年产量1万多吨。每到板栗上市季节,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收购商纷至沓来。去年,该县举办了首届板栗文化节,仅一天就成功引资6000万元。

此外,巴马长寿食品、南丹白酒产业、都安特色藤编、环江五香美食、天峨珍珠李和六画山鸡、大化水特产、凤山杉原木和八角油茶等一大批特色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十百千万行动计划》、《龙型增收工程》,以及扶持奖励龙头企业和农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三特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截至目前,全市有5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42亿元,受益农户近60万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10家。针对河池市农业产业化存在产业链不长、著名品牌少等问题,市农村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韦顺志表示,不断培育资源加工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进行精深加工,才能壮大企业规模,同时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罗城文化项目建设成为全区先进典型

本报讯

 

(记

 

 

沈应佳)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项目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9月23日,全区教育投入和管理暨...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