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歌曲曲唤人心 传遍红土促伟业

广西日报 2009-12-10 23:23 大字

□刘绍卫

编者按:

在“歌海”壮乡,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壮乡人民就擅长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在壮乡,有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歌圩歌台或者红白喜事,各种大小节日上,壮乡人民都爱开怀亮嗓唱山歌,用“能歌善唱”、“以歌代言”来形容恰如其分。壮乡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能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壮乡山歌所具有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比喻、比兴美,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押韵美,以及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更是让壮乡山歌易唱易记,方便流传。也正因如此,山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80年前,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革命干将们组织山歌宣传队,亲自编写山歌,充分利用山歌这一壮乡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团结人民,教育群众,揭露敌人,打击敌人,对革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百色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做好宣传是红军的头等大事

1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各族群众历来有唱山歌的习俗。在左右江地区,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西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和逐步巩固,革命文化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革命政权举办的干部培训学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妇女干训队、识字班,各个地区办的报纸、刊物、文工团、文艺宣传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地革命文化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军民们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歌谣,出现了革命歌谣千千万、一人唱过万人传的景象。80年过去了,革命山歌仍在这里频频传唱,此起彼伏;革命的传统还在继续发扬,绵延不绝……

1929年12月,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中央苏区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这个决议案总结了两年来红军宣传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同时强调“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忽视了红军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对宣传鼓动工作高度重视,他要求官兵在对敌作战时,要一面打击敌人一面喊话讲道理,动摇敌方军心,劝其投诚,并指出:“我们红军每一个战士都要学会使用两杆枪,除了你们手中的武器之外,还要掌握一杆宣传的武器,要做到既是一个战斗员,又是一个宣传员。”百色起义前,邓小平住在百色镇的清风楼上,彻夜不眠,起草起义文件和各种宣传品,诸如《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中国红军第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打倒国民党》《土地革命》《国民党罪状(一):投降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国民党罪状(二):压迫工农民众屠杀革命分子》《我们的主张》等。他还发动红军干部、战士进行口头宣传,并带头到学校为师生们演讲,为起义部队的士兵讲解、学唱《国际歌》和“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意义,等等。

1929年12月,红七军政治部编印了《工农小丛书》,宣传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土地革命力量和土地革命策略,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此书成为右江地区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的宣传教材。1931年底,陈洪涛在东兰西山革命根据地创办了《红旗报》(油印),报道中央苏区、中央红军活动的消息,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因此,红七军所到之处都起到战斗队、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每遇到有重要事件发生或召开群众大会,均编印宣传材料,“印发传单、告民众书、告工人书、告士兵书”等等,现仍存留下一批传单、标语、文告、漫画,仅河池红七军宿营地目前仍保存完好的标语漫画就有100多幅,而且他们往往在石印的传单正面刻文字,背面配上漫画,图文并茂,又节约纸张。如1929年12月红七军政治部编印的小张石印传单《我们的主张》,其背面就配有漫画及口号:“兄弟们,大家来打死压迫我们的军官!投向官兵平等的红军去!”这些宣传既鼓舞我军心民心,又动摇了敌方军心,起到鼓动催化的作用。

勒脚歌成为革命的武器

2

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不仅是个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者,还是个出色的壮族勒脚歌歌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组织山歌宣传队,亲自编写山歌,充分利用勒脚歌这一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团结人民,教育群众,揭露敌人,打击敌人,对革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给勒脚歌赋予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民歌新面貌。

游历三年整,

找到了革命。

领路是列宁,

革命为人民。

凡是苦百姓,

革命才翻身。

游历三年整,

找到了革命。

马克思主张,

拯救我农民。

领路是列宁,

革命为人民。

1921年10月28日,韦拔群在东兰武篆镇的银海洲组织主要由东兰、凤山两县100多名有志青年参加的革命同盟。之后,为宣传发动群众,他编了许多山歌,这首《游历三年整》是其中很著名的一首,通过自身的经历,向群众宣传介绍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1923年10月21日,农民军第三次攻打东兰县城胜利后,各族贫苦农民欢天喜地,一连唱了几个晚上的山歌。韦拔群编写的《办起农协清罪恶》壮族勒脚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农会的积极性。到1927年3月,东兰县农会会员有87000多人,约占全县12万人口的72.5%。

在领导农民运动的过程中,韦拔群始终以新民歌开路,他本人就是一个唱山歌的能手,经常在大众前高歌。他亲自编写了《打破种种的不平》《农民协会已成立》《分田分地给农民》《打破旧礼教》等50多首山歌。1926年至1927年,他在东兰开办第二、第三届农讲所,每期都设有妇女班,每个女学员不仅是农讲所山歌宣传员,还要学习编写革命山歌,如“韦拔群办起农讲所,右江青年去报名,跟着拔哥闹革命,贫苦农民得翻身”,以及《为人民革命》《个个妇女都改装》等,分发到各级农会山歌宣传队(组)传唱宣传。通过山歌来推广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参加农民运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为了加强宣传效果,韦拔群亲自带领山歌宣传队下到中和、江平、兰木、泗孟、三石等圩场演唱革命山歌,配合口头演说。每次出动,犁头红旗先行,锣鼓开路,队伍一路唱歌,很有气势。由于选拔来的学员大都有一副很好的嗓子,他们动听的歌声常常引来众多乡亲观赏。凡是圩日演唱山歌,群众都自觉停止买卖,围着观听,下雨也不走。有些土豪劣绅见到山歌宣传队声势浩大,便低头穿过人群,悄悄溜走。

都邑聘三在作乱,

龙甫作恶在东兰。

没有几个鬼劣绅,

百姓哪有这般难。

东兰六哨为何苦,

聘三龙甫吃血汗。

都邑聘三在作乱,

龙甫作恶在东兰。

如今你们虽得势,

总有一天要推翻。

没有几个鬼劣绅,

百姓哪有这般难。

有一次,宣传队在武篆圩场演唱这首《总有一天要推翻》时,全圩群众愤怒地高呼口号,要找土豪劣绅算账。附近的几个土豪吓得躲在家里,整天不敢出门。

1926年,东兰是农会的天下,会员们到处唱《农民协会已成立》这首歌:

农工兵学大联合,

我们都是苦百姓。

农民协会已成立,

大家起来去斗争。

我们稀饭拌野菜,

豪绅鱼肉我穷人。

农工兵学大联合,

我们都是苦百姓。

打倒地主资本家,

美好日子归我们。

农民协会已成立,

大家起来去斗争。

开会先唱歌,以歌传情,以歌传意,以歌召唤人,这是韦拔群倡导的好办法。他无论到哪里开会,都先将会议内容编写成山歌,布置人员演唱,将群众吸引过来,会议未开,群众就已明白大意。1926年6月,在东兰县农民协会为广西省“东兰农民惨案”调查团召开的万人欢迎大会前,韦拔群编写了《普天齐骂黄守先》《他是反革命》等山歌,由女宣传员陈三妹、韦正伦登上魁星楼放声高唱,控诉县知事黄守先和军阀龚寿仪镇压农民运动的暴行,不仅激起农民的极大愤慨,也使调查团了解了实情。

百色起义后,右江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者和歌手非常注意民族和地域特点,积极采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把革命理论和文化的新内容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将右江地区群众原本就十分喜爱的许多山歌、粤曲、大众诗进行了改编,使革命山歌、革命歌曲的创作空前活跃,使革命的理论和主张通过歌谣这条特殊的“生命线”直接通达最基层的民众,使左右江人民在朴素的歌声中得到革命情感的感召,极大地启发了群众的觉悟。经过宣传发动,人民群众也创作了一些歌谣,宣传农会的好处,号召妇女和少年儿童参加革命,参加红军,支援革命战争;批判封建思想,倡导新风尚,提倡婚姻自主,抨击包办婚姻、穿古装、不愿剪头发等陋习;歌颂土地革命和新生的红色政权;反对民族压迫,提倡民族平等。1932年,瑶族独立营的战士纷纷要求过东兰布努瑶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达努节。在红水河流域,瑶族民众历来被反动当局视为“有类生番”,受人歧视。但韦拔群一直对瑶族同胞的悲惨际遇感同身受,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尊重瑶族同胞的文化风俗。为了增进与瑶族群众的亲密关系和阶级兄弟的手足情,韦拔群力排众议,率队到西山瑶家峒场与瑶族战士对歌,又同瑶族民众一道跳铜鼓舞。他还亲自编了一首山歌《如今瑶胞得解放》:

如今瑶胞得解放,

瑶家子弟进学堂。

民族平等样样好,

瑶家骑马上圩场。

有挑有担自己挑,

哪个请扶就推翻。

如今瑶族得解放,

瑶家子弟进学堂。

不给土豪抬轿子,

不给劣绅当肉床。

民族平等样样好,

瑶家骑马上圩场。

这首歌至今还在瑶族群众中传唱。当年跟随韦拔群闹革命的凤山县老红军黄荣文老人说过,过去“虽然条件那么艰苦,可战士的士气一点也不低落,我们闲下来就唱起韦拔群在右江苏维埃政府编的一些歌”。右江各族群众把能够参加红军当成一件无限光荣的事情,出现了不少父母送儿女、妻子送郎参战的动人情景。如东兰县1929年冬至1932年间,参加红军的青年达2000名以上,那马、凌云等县也先后组织数批青年参加红军。当时流行的一首歌曲《送郎当红军》即是宣传鼓动成果的生动写照,歌词写到:

送郎呀,哥当红军,勇敢呀,哥向前进;杀帝国,铲劣绅,一个个不留情,哎呀我的哥。

我去上前线,妹妹不要挂念,家中一切事,可都要靠你,哎呀我的妹,我的妹。

这些革命歌曲和山歌在战斗中孕育,在硝烟中产生,它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十分强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些充满革命激情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革命山歌,在红水河流域广泛传唱,唱进家,唱入圩,响田里,响山区,促使右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高潮迭起。歌曲中革命和解放的内容,传达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些山歌很朴素,生活气息浓烈,语言生动形象,使用了比兴手法,保持了勒脚歌的特点,不仅韵味跌宕起伏,节奏便于吟唱,而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明白易晓的语言,唱出了群众的心里话,朴素的阶级感情,富于生活气息的唱腔,激起人们的爱憎、愿望和景仰,唤起了民众,凝聚了民心,大大促进了百色起义的成功,展现了壮族革命文化的强大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它像一颗瑰丽的明珠,也可说是壮乡一丛色彩鲜艳、可爱的木棉花,它在革命战争的年代产生了特殊的作用,焕发出独特的光彩,为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配文图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凤山47.9%行政村一年多无刑事案 连续7年获自治区平安县称号

本报凤山讯河池市公安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3月,凤山县是河池市刑事案件发案数最少、治安秩序最好的县份。去年以来,凤山县有47.9%行政村无刑事案件发生,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攀升,连续7年获自...

凤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