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东兰老区赶超跨越□ 韦绍仕

河池日报 2012-05-22 08:37 大字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战胜新挑战、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强大思想武器。就东兰老区而言,要改变后发展现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必须在准确把握东兰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县情变化的基础上,迅速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热潮,下决心破解思想认识瓶颈和制约发展难题,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东兰老区实现赶超跨越。

一、正视当前影响东兰老区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通过全县30万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东兰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就总体发展水平而言,东兰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人均水平低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推动东兰老区科学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依然突出。

第一,城乡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东兰加快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全县仅有43个行政村列入整村推进范围,还有104个行政村、2个社区未能列为扶持对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全县共有1062个自然屯未通公路;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全县还有1321个自然屯14.5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有4.1万亩农田灌溉难、有22条中小河流需要治理、有71座山塘急需维修;库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全县有8个乡镇39个行政村3.7万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还未得到根本改善。

第二,农村贫困面广度深是制约东兰和谐发展的“劲敌”。我县仍然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之一。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2300元扶贫标准,全县贫困人口达15.15万人,贫困面占全县人口的50.5%。同时,由于已解决温饱的群众收入标准低,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

第三,产业发展能力脆弱是制约东兰跨越发展的“软肋”。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农产品商品率低、效益低下,特别是贫困乡村产业开发起步晚,培育和发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推动老区赶超跨越必须开辟解放思想新境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在新起点上推动东兰老区赶超跨越,必须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牢牢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改革开放的突出问题和涉及民生改善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提质发展、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切实在深化“千名干部入乡驻村”主题活动中转变作风、在深化“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主题活动中提升执行力、在深化“弘扬广西精神、发扬老区传统”主题活动中凝聚强大合力,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前瞻意识”和“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全面突破旧框框、接轨新起点、顺应新形势、再造新优势,为推动东兰老区赶超跨越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以解放思想新成果推动东兰老区赶超跨越

作为后发展的东兰老区,要加快实现赶超跨越,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根本”,在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模式上不停歇地解放思想,全面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工程”建设和县第十三党代会提出的“抓好六大建设、实现六个提升”,以广西精神和拔群精神为动力,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发展战略,全力唱响红色、铜鼓、生态“三大品牌”。

第一,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推进革命老区建设,在打造“红色东兰”上谋求新突破。巩固和发展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的丰硕成果,依托东兰红色旅游景区列为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升东兰对外形象。充分利用韦国清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安排的良好机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立足长远策划一批大项目、抢抓机遇争取一批大项目、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项目、加快进度建成一批大项目,不断增强老区发展后劲;全力打好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要求打造一个新东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第二,立足生态之乡优势,做强特色生态产业,在打造“绿色东兰”上谋求新突破。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利用资源谋发展,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富有活力的“红水河流域经济带”和“红色旅游经济带”。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大力发展一批以丝绸加工、板栗加工、长寿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山茶油加工为主打的生态型、资源型工业,重点实施亿元企业工程,加快构建新型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东兰被列为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优势,做强做大板栗、桑蚕、油茶、核桃、中药材、水产品、黑香猪、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高标准、强辐射的生态特色种养基地,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东兰“红色资源”丰富,“绿色资源”秀丽,“人文资源”奇特的优势,构建以长寿养生、生态休闲、红色基地、民族风情、岩溶地貌奇观等特色旅游为主的红水河大旅游圈,坚持走“以红带绿、以金(铜鼓)促红、以绿推红”的特色旅游发展路子,把东兰建设成为红色旅游胜地、世界铜鼓文化旅游胜地和红水河国际生态养生旅游基地。

第三,立足铜鼓之乡优势,做大特色文化产业,在打造“金色东兰”上谋求新突破。研究创作铜鼓文化艺术精品,加强扶持铜鼓文化企业,挖掘开发壮、瑶民族文化,整合铜鼓、生态、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全面打响“红色文化、铜鼓文化、生态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县,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作者系中共东兰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广西第五届歌王争霸赛在东兰闭幕 金秀歌王吴惠兰勇夺“王中王”

本报讯

 

(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刘廷智)5月27日,历时两天的广西第五届歌王争霸赛在东兰县闭幕,来自来宾市金秀县的歌王吴惠兰过关斩将,夺得...

东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