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 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

广西日报 2020-12-12 07:46 大字

本报大化讯(记者/卿要林通讯员/刘江河)12月6日,记者从大化瑶族自治县文明办了解到,该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以特色志愿服务队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走出一条“语言大众化、供需精准化、活动常态化”之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语言大众化,让理论宣讲贴近群众。该县传播新理论、新政策时,将理论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宣讲,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0余件,并把这些作品录制成音频,供全县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播出。让群众在吃着饭、干着活时都能听得到、记得牢、用得上,让党的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供需精准化,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该县广泛了解群众需求,并按需供给、按“单”配“菜”,保证志愿服务活动贴心多样化。针对当地很多人在企业上班,孩子放学后缺乏照管的情况,大化开设“四点半课堂”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对放学后无人照顾的孩子进行作业辅导、心理教育等,让孩子们暖心、家长也放心。

活动常态化,不断激发群众动力。针对有些村活动较少、形式单一的现状,大化推行每个村每月举行升旗仪式,每年举行邻里互助节、先进典型表彰活动等,引导村民向上向善,营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环境,实现从“送文化、送文明”到“种文化、种文明”的转变。

新闻推荐

大化 特色小镇“霸屏”朋友圈

本报大化讯(记者/廖庆凌)10月3日,夜幕刚降临,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又热闹起来了,三五成群的游客走在小镇里,或品尝美食,或选购...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