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脱贫的典范

广西日报 2020-08-18 07:15 大字

韦哲

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水力村水力屯村民陶日乐一家脱贫了,殊为难得。

2010年,右腿疼痛多年的陶日乐股骨坏死,因为手术欠下4万多元债务。他年逾古稀的父母多病,大儿子患脑瘫,长年需要治疗护理,女儿和二儿子还在校读书。

多难之家如何从困境中突围?时年48岁的陶日乐每天绞尽脑汁。

2011年3月,陶日乐与妻子苏玉一起利用家里的1.6亩田地种桑养蚕。因为挑不了担子,弯不了腰,他拄着拐杖站着施肥,全身的重量压在一条腿上,腿酸痛不堪。妻子劝他在家休息,但他拍着胸膛说:“没问题!”这一年,因经验不足,养的蚕死的多,出茧少,入不敷出。

2014年,大化政府雪中送炭,给陶日乐一家免费赠送6600株桑苗。于是,陶日乐和妻子到附近的山坡开垦3亩坡地。妻子负责挑担、运输,他配合翻土、摆苗、施肥……夫妻俩同心协力,艰苦奋斗。

“人家6点钟起床,我们就5点起。”陶日乐说。这一年,汗水换来了1.5万多元家庭收入。

2015年春,大化政府再给陶日乐一家免费赠送4400株桑苗,并赠送化肥500多公斤,帮助他发展壮大产业。于是,陶日乐与妻子到5公里外名为弄昆的山弄以每亩每年300元租用土地25亩,壮大桑蚕产业。他与村民商量:先经营土地,有产出才给租金,并申请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这一年,陶日乐的养蚕规模从以前的1张发展到2张,年收入增加到3万多元。

忙不过来时,他就请村里贫困劳力,顺便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2016-2018年,陶日乐养蚕30多批,平均年纯收入5万多元,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带头人。

2019年初,陶日乐再次租下乡亲的土地25亩,将桑树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他与妻子几乎天天在地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现在种桑养蚕年收入达9万元左右。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陶日乐说。

新闻推荐

河池精品旅游线路 引百家旅行社媒体考察

本报讯(记者詹丽萍)7月17日至21日,广西区内13地市的主要组团旅行社和新闻媒体及旅游电商一行120人赴河池市大化县、宜州区、...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