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暖流凝聚民心 ——大化县贡川乡科学发展惠民生系列报道之二

河池日报 2010-12-31 10:12 大字

 

“十一五”期间,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以“改善民生”贯穿工作始终,一批批民生工程项目如寒冬暖流,恩泽平民百姓,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

基础建设

 

与民生息息相关

在贡川乡,记者看到,一个个涉及民生的工程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

贡川街头至敬老院路长约1.5公里。多年来,雨天路面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群众怨声载道,每年都有代表提出强烈要求。2010年初,贡川乡党委、政府决定修建这条路。为此,该乡党委、政府积极寻求资金支持,在县直有关部门支持下,原来泥土的路面全部硬化,方便了周边2000多人的来往和下柳屯500人赶集购物。

隆江小学是一所村完小,学生和教师没有宿舍楼。师生一直住在低矮的平房里,加上使用年代久远,师生居住的房屋变为危房。2008年,该乡投入6万元,建成一栋学生宿舍楼,2009年投入使用。2009年10月,又投入10万元,建了一栋教师宿舍楼,目前水电安装全部完毕。师生住房难问题终于解决。

贡川村龙山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今年9月动工建设,包括建设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一栋200平方米综合楼和一个乒乓球场。目前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很快将完工并投入使用。下楼屯

 

“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项目建设已动工建设。

5年来,贡川乡经历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解决了水电路问题,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投入资金达9908.801万元。乡党委书记俞莺说,每一项民心工程,既顺了民意,又聚了人心,这对建设和谐贡川、富裕贡川、文化贡川、生态贡川,推动贡川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公路网络

 

解决群众出行难

“十一五”的第二年,贡川乡只有几个行政村通村级路,住在深山弄场里的群众,赶集都是以步行为主,运输农资进山靠肩挑马驮。

路,困扰贡川的发展。2007年,该乡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面进行村村通建设。山虽高,但阻挡不了贡川人民修路的信心。目前,一条条村级路穿过一座座高山悬壁,延伸到了山里。

红柳四级路全长11.87公里,公路起点为定留屯,终点为龙力屯,途经龙处、龙这、龙那等村民小组,直接受益群众1600多人,这条路正是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来的。

路通了,山里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红柳村未通路前,群众依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联系,如今,红柳村群众以摩托车、三轮车、微型车等出行,步行方式成为了历史。群众以前住的是茅草房,如今,大部分群众建起了楼房。据统计,两年来,红柳村共修建新房100多户,特别是龙处屯,现在全屯盖起了楼房。卢炳德这两年依靠养殖山羊和黄牛,盖起了楼房,还购置了一批家用电器。路通后,村屯里办起了代销店,既方便群众又增加收入,生活也得到改善。

瑶山穷壤

 

告别不通电历史

贡川乡红柳、弄勒、龙眼3个瑶族行政村在2008年以前,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每当夜幕降临,山里一片漆黑。

2008年,该乡投资307万元,架设了3个瑶族行政村高压输电线路,让371户1635人告别了煤油灯的历史。

电通了,路也通了,山弄不再贫瘠。家电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农民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农用机械开进了农家,打米、脱粒告别了手工操作。

红柳村党支部书记卢炳德说,过去没有电照明,生活很不方便,科技养殖发展不起来,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收入。

弄勒村党支部书记韦有光说,通电后,村民通过收看电视,懂得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学到了种养技术,传统的养殖也发生了变化。

俞莺说,5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贡川乡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缩小发展距离,全乡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

 

唐毓克

 

通讯员

 

韦艳华)

新闻推荐

大化6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

大化讯

 

3月4日上午,大化瑶族自治县三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三个重点项目同时竣工,掀起新一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的热潮。...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