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创高山风电新纪元
本报记者 陈健民 陈尤英 本报通讯员 陈一新 吴龙源
编者按 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确定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广西应如何只争朝夕,抢占这七个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呢?资源县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中国,乃至世界,海上风电有了,平原风电也有了,能否让风电上山,发展高山风电呢?
能!资源县就开了这样的先河,建设了海拔1725米、装机总容量15万千瓦的金紫山风电场,引领了广西的风电产业,抢占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不搞低碳再也
发展不下去了”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铃声,时任资源县发改局局长,现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的陈育勤接通了电话。
“自治区人代会提出搞风力发电,这两年就要上。”时任资源县县长,现任资源县委书记的黄永跃问,“我们资源县能不能搞?”
“早在2006年,我们县就被选定为广西发展风电的13个测风点之一,至于进展如何,我得问一下。”
“好!请赶快跟踪。”
“经测试,资源的测风点平均风速6.5米/秒,效果较好。通过招标中标,中国电力投资南方公司已获资源风电开发权。”陈育勤及时把自治区发改委这一答复报告黄永跃。
黄永跃听后喜出望外,格外振奋。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使发展新能源、新产业、新经济,成了2008年广西“两会”的热门话题,也使与会的资源县县长黄永跃看到了希望。
“资源县经济在广西、在桂林为何一直落后?西部真的离不开钢筋水泥GDP吗?”黄永跃曾困惑不解,“多少年了,城市打‘钢筋水泥牌\’,地处山区的资源县也打‘钢筋水泥牌\’,结果,没有办起一家年税收达百万元的工业企业。工业没发展,只能搞木头财政,使木头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十年树木,靠砍树生财无异于杀鸡取卵,能赚几个钱?反坏了生态,少了水源,得不偿失。如此这般,经济怎么能发展?”
“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搞低碳再也发展不下去了!”今年8月16日,黄永跃书记感慨地对记者回忆说,“资源县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源头之一,优势在于生态。要科学发展,搞高碳的钢筋水泥GDP不合适,必须打‘生态牌\’。开发风力发电就是发展生态工业,所以我们死抓不放,坚决要上!”
“搬掉‘三座大山\’
让风电上山”
资源县的风电项目,可谓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早在2008年3月,我们就与中电投南方公司联系上,同年4月就开始做可研报告。到当年12月,仅用9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前期工作,并得到区发改委核准开工,比一般做法起码提前3个月。资源县为此花了200万元!”陈育勤回忆说,“而令人着急的是,可研做出来了,项目却迟迟动不了工。”
原来,项目遇到了三大难题:一是上网电价过低不合算;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二是让叶片长40多米的风机上山,要新修和扩建67公里的山路;三是风电接入系统要安装28公里的线路。
三大难题无异于拦路的“三座大山”,令不少资源人摇头了。
修山路安线路,要投七八千万元,相当于当时资源县一年的财政。资源受得了吗?至于上网电价就更不是资源县能左右的了,要把价差跑下来谈何容易?
然而,资源县委、县政府知难而进,激发了资源精神。
“不能放弃!必须想办法。”黄永跃书记毫不犹豫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搬掉‘三座大山\’。”
就这样,资源人勒紧裤带,自力更生解难题;跑市进厅,借助外力解难题。
他们把修路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由县政府牵头,通过几个“一点”,很快筹起2000多万元修路。
风电接入系统要安装的线路,他们经过跑市进厅,多方争取,反复协调,取得了广西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解决了接入系统的大难题。
要填平0.81元的风电单位成本价与0.61元的上网单位电价之差,非区、市政府出面协调不可。为此,资源人半年跑了几十趟。区、市政府对此极为重视:李金早、杨道喜、林念修、高雄等自治区领导多次过问,具体指导;桂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协调;发改、物价、交通、环保、国土等区、市部门采取非常措施予以支持……就这样,经过多方艰苦努力,电价问题终于在2009年10月解决了。办法是:成本价与上网电价之差,由区、市、县政府分摊填补。
真是事不经过不知难。就在开工前三天,业主还要求资源县以入股的形式使两方组成利益共同体。资源县只好又投资500万元资金。
有一线希望
就百倍努力
2009年11月20日,资源县金紫山彩旗飘扬,欢歌笑语。广西首个风电项目,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大型风电机械上山的项目,终于开工了。资源县进入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年8月16日,记者冒着酷暑从资源县城出发,驱车攀爬两个多小时,直上高高的金紫山,喜见修路的、建风电升压站的,干得热火朝天,太阳都已下山了,那挖机、装载机和运载卡车还在欢跑。
在沿途的瓜里乡,乡科协主席唐昌金兴奋地说;“风电项目征地快,修路快,大家都很支持。”
“搞风电是资源县的大事、国家的大事,况且修好了路我们也受益。”瓜里乡金江村委的蒲明月说,“别说占用一点山地给补偿,就是不给我们也支持!”
“最辛苦的还是跑风电项目的县领导,没有他们跑就没有这个项目。”不少乡干、村干争先恐后地说,“他们跑广州,从早跑到晚,饥肠辘辘的,吃的却是街头的快餐。”
晚霞将要退去,记者上到天苍苍、野茫茫的金紫山,山上山下可谓寒暑两重天。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公司金紫山项目部,搭起的“弘扬三峡精神,再展葛电雄风”的彩门,在寒风中傲然挺立。
“我们承建金紫山风电的升压站。”该部常务副经理郑享林说,“山上风力好,但施工难度大,经常是毫无征兆地下起大雨,豆粒大的雨点砸在身上又冷又痛,但是资源人的精神值得敬佩,我们一定克服困难,绝不拖风电场建设的后退。”
“风电主要由风机、升压站、变电站组成。”资源县县长陈代昌欣喜地告诉记者,“升压站已平好土地,在建升压设施;变电站和风机机座也在建;风机进山的道路已基本建成,10月风机上山安装,年底就可发电。”
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条件,更需要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精神。这是历尽3年艰辛的资源人的深切感悟。他们就靠这样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感动了“上帝”。中电投南方公司的领导说,要学习资源县领导班子的敬业精神,即使亏本也要建好资源的风电项目。
于是,他们毅然把资源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由原来的两期共10万千瓦增至三期共15万千瓦。
如今的资源人终于笑了:看风电景观不用跑新疆、内蒙古啦!15万千瓦风电项目,每年可节标煤10万吨,每年减半收税也有5000多万元;还引领资源乃至广西经济发展方式的漂亮转身。其中,相邻的兴安、龙胜也在学资源,着手上风电项目。
新闻推荐
秦崇彪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资源县靓丽的“名片”。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6%,是广西重点林业县。前不久,该县还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为呵护和完善好这张“名片...
资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