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山村实现华丽转身——— 记永福县百寿镇朝阳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宏军
刘宏军支书(左一)走村入户帮助群众办理享受惠农政策手续。(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周文俊
他长期经营水果等农产品生意,是永福县百寿镇小有名气的农产品经纪人。走上致富路的他,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毅然回到老家朝阳村做起村干,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种植产业,搞活农产品流通,成立农副产品营销协会,产品卖到上海、江浙一带;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如今成为集观光、游览、购物、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2013年,朝阳村瓦瑶屯被评为桂林市“魅力新农村”。
他,就是已经60岁的永福县百寿镇朝阳村党支部书记刘宏军。
村民致富无门路发展种植解民忧
“我只上过两年初中,外出打工人家嫌弃没文化。想搞点其他产业,又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发展。”1999年,刚刚从外面做生意回来被选为村委副主任的刘宏军,在听了村民王先光的这番无奈倾诉后,心里翻起了波澜。当时,村民要么到外面打工,要么搞点水稻和零散的水果种植,农忙结束便聚在一起打牌玩耍,“致富女神”似乎并不愿往村里多看一眼。
作为一直在外跑市场并小有斩获的“先富”的人,刘宏军心里开始慢慢琢磨着。百寿镇是桂北农副产品集散地,更是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与其距离不足2公里的朝阳村,可谓是“近水楼台”,况且朝阳村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完全可以发展种植业。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初,朝阳村便开始椪柑种植,但由于产量低、规模小、效益不好,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刘宏军与村干部们讨论认为,相比椪柑,砂糖桔口感好、价钱高,且在当地种植少,市场前景广阔,村里应该大力发展以砂糖桔为主的水果产业。
思路既定,刘宏军和村干们开始召集开会、走村入户发动搞种植。很快,村民们积极参与,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朝阳村先后建立了车田屯优质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和龙马屯砂糖桔生产基地。
但是,果树又碰到了长势迟缓的问题。刘宏军又跑上跑下,多次邀请县农业、科技等部门专家及“土专家”、“田秀才”到村民田间实地指导,为村民们开水果管护技术讲座。很快,村民们掌握了种植技术,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攀升,村民们的荷包也日渐鼓了起来。2014年,村里的水果种植喜获大丰收,仅砂糖桔种植一项,便实现人均增收6000元。
探索“协会+农户”模式提升产品质量解决了销售难题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产量提高,产品销售又成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
刘宏军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本地种植的产品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挺受欢迎,问题是村民习惯单打独斗、习惯了被动等着外地老板进村收购,没形成强有力的销售“拳头”主动出击。
要解决销售问题,把产业进一步做大,大家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在刘宏军的张罗下,村里成立了农副产品营销协会,通过在外地开设销售点的方式,大力推广本地柑橘、罗汉果、大红八角、笋干等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朝阳村的农产品很快畅销,并迎来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协会积极向村民提供种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广大农民走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发展道路,大大提高了朝阳村水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能力,也闯出了一条“协会+农户”标准化经营的新路子。
“现在村里已有120多户村民加入协会,每年销售额超过1100万元。”刘宏军说。
小山村成了桂林市“魅力新农村”
“刘支书,什么时候能在村里建一些锻炼设施?”“宏军,把我屋前那座破烂的公厕给拆了吧。”“支书,村口那段路破破烂烂的。”……从2011年开始,逐渐富裕的村民,对村容村貌也有了要求。
为改善村内生活环境,刘宏军又召集村“两委”班子想对策。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四面出击”,向上级跑项目、跑资金,组织群众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几年下来,村里先后完成村委办公楼、敬老院、通村水泥路、安全饮水、水利设施等20多项惠民工程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不过,大家并不满足于此。怎样把环境优化和村里发展结合呢?刘宏军和村干们又组织党员群众到湖南及周边先进县区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结合村里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村里通过筹资和争取资金,陆续投入800多万元建立了瓦瑶屯生态园,并修建了灯光球场、停车场、休闲坪、休闲亭、烧烤场等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屯内树木花草种植,集中对屯内道路进行硬化、亮化。村民还积极发展土制茶油小磨坊、无公害柑橘、野菜等特色产业,建成了集观光、游览、购物、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2013年,朝阳村瓦瑶屯被评为桂林市“魅力新农村”,实现了华丽的转身。2012年,刘宏军也被评为桂林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新闻推荐
践行“三严三实”密切党群关系 构建和谐广福——— 永福县广福乡精心打造优质服务型党建纪实
▲县委书记蒋昌桂(前排左)等领导在乡党委书记廖义华(前排右)的陪同下,到广福乡视察党建示范点李小林摄 &nbs...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