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门村畔探寻相思埭
李双林 赵积亮桑乾河/文图
古桂柳运河,又称相思埭、南陡河、临桂陡河、南渠,沟通了漓江和柳江,为古代广西、云南、贵州之间的重要交通水道,与兴安灵渠并称广西历史上两大重要水利工程。古老的运河,从开凿到繁盛,最后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流淌了1300多年。
然而,慕名来到临桂会仙镇的游客,大多只被村民带到河道纵横的睦洞湖,坐船游上一圈,感受迷人的湿地风光,有的还能沿着弯曲小河道溯流而上,看看古藤缠绕的乾隆桥。游客在沉醉之余,还是云里雾里——相思埭在哪里?古桂柳运河在哪里?
桂柳运河,长15公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的睦洞湖,只是桂柳运河中部借用自然湖泊途经的区域;运河西段,也大多借用自然河道,除了陡闸,极少人工开凿的痕迹。要感受桂柳运河的沧桑和古韵,就得去陡门村附近,那里现存的分水塘、分水陡闸以及运河东段等,全为人工开凿和建造,是桂柳运河的核心工程。游客到了乾隆桥,再溯河道而上两公里,或者从良永公路经旧村,来到陡门村附近,运河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运河畔的陡门村,分为老陡和新陡,这是个直接以运河工程“陡门”命名的村子,村子的历史与运河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陡门人全部为运河核心工程“分水塘”守陡闸人繁衍而成。
陡门村傍水而居,村前运河与湿地连为一片,芦苇茂密,一直以来,都是游人垂钓的好去处。陡门人一出村就可以上船,石板铺就的古官道穿村而过,颇得水路交通之便。陡门村旁运河之上,两三公里的范围内,原有四座古石拱桥,象乾隆桥一样,藤蔓缠绕,造型别致。村前的陡门桥,过去村人常常在桥上玩耍,晨曦和黄昏中看来来往往的船只打着灯笼或火把,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渐渐消失,让人流连忘返。80年代由于修路需要,陡门桥被放低成平桥,乌石桥也因大江大河排洪工程被炸。如今,陡门村附近现仅存乾隆桥和官塘桥,桥上的古藤向人们诉说久远的历史。
沿陡门村畔的运河而上,不到一里远,就到分水塘。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临桂有相思埭,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所谓埭,就是拦蓄河水的陡、坝、闸之类。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唐代统治者开挖了桂柳运河。运河依赖发源于龙尖峰狮子岩的相思水,但由于相思水河床水流不足,运河地势高低起伏,激流、河床中的石梁等因素阻碍了通航。经过科学选址,唐人在陡门村附近筑分水闸拦蓄相思水,抬升水位,通过东分水闸和西分水闸使之分流,为桂柳运河东段和西段通航提供水源。运河东段在桂林雁山区良丰附近的蒋家坝流进良丰河,在柘木附近流进漓江;西段在临桂县四塘乡大湾附近进入清水河,到永福县苏桥镇流入洛清江,后注入柳江。分水塘作为桂柳运河的核心工程,对保证和维系运河通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专家介绍,唐时所建的相思埭即分水塘陡闸,相思埭作为桂柳运河的枢纽工程和标志工程,后人以坝名渠,使相思埭成为运河的称谓。
运河开凿前,桂林到柳州的水路航程迂回曲折。运河开通后,航程大大缩短,成为沟通漓江和柳江的重要交通水道。据《临桂县志》记载,唐长寿年间,运河初具规模,丰水期可通船,枯水季节船队停泊分水塘待水行舟。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就是经过这条运河南下平安到达柳州的。他在诗歌《答刘连州邦字》里描写漓江和柳江航行之险的诗句,非常生动地记述了当年航程的惊险。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写道:“由漓通铜鼓水,自东徂西入永福、六陡。冬月涸绝不行。予过陡时,水长月明,如层台叠壁,从天而下”。
相思埭,这条跨越千年的古运河,“能航、能排、能灌、农商俱赖”,造就了会仙鱼米之乡,也见证了历史沧桑和风云变幻。唐代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从广州北上,于4月占领桂州,入城前经运河运粮草,在陡门村附近的分水塘受到当地团练拦截,运粮草的船只沉没。宋代皇佑四年(1052年)枢密史狄青南征侬智高,辎重从灵渠、桂柳运河南下,在分水塘过闸时失踪10来艘战船、运输船。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4月,太平天国军也曾到过桂柳运河,据说冯运山曾在分水塘操练过水军。元末明初时,在分水塘岭上建一座龙王庙以镇邪,枯水期大批船只滞留在分水塘内候水过闸,岭上龙王庙作为客商和守闸陡夫留宿之地,陡门村因此曾成为依附运河而繁华的商业中心,龙王庙遗址现存碑文记述了运河的历史。
唐时所筑的相思埭,材质仅为土石一类,早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今天所见分水塘分水陡闸等工程,已屡经修缮,材料改由大块坚固料石砌成。清代是相思埭运河运输最繁忙的时期,曾至少7次维修运河。清雍正初年,西南少数民族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上升。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引起少数民族的反抗。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古桂柳运河进行了全面大检修,动用了桂林府南乡十八兵团和附近陡门、社门岭、冯家等村的大量群众。工程包括拓宽上游水来源,挖分水塘以扩容,在狮子岩附近的八仙湖和狗仔令建立梯级水库,为长时间持续通航提供充足水源,以及维修和增设陡闸等。为保证运河畅通,在相思埭设塘长、陡长、陡夫、渠目等,每年拔给工食银两、器具银两和运河维护费用。
自雍正以后,古桂柳运河已是军民两用。地质工作者从分水塘提取的沉积物进行地质分析可知,运河在清代达到了极盛。药材、毛皮、木材、矿产等物,经相思埭运河可径直运至桂林以北,而大米、盐巴、布匹等则源源不断地经运河运至柳州以南。直到1925年以后,运河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据传,陡门村附近狮子岩口西侧的石壁上,题刻着清朝年间浙江余杭县姚佐臣来桂林道台衙门上任途经此地盛赞运河的诗句:“狮子岩前水长流,琳琅山景消游愁。龙王庙内钟鼓响,虎仔桥上看客舟。”摩崖题刻因开山采石而被毁。由于湿地萎缩和运河已失去航运功能,如今的虎仔桥上,已看不到客舟往来穿梭的情景,桂柳运河和分水塘附近的湿地,村民劳作常常撑着船往来穿梭。常有徒步的驴友,背着包,沿着古运河,边走边拍,在纵横交错的湿地间寻找相思埭渐行渐远的历史印记。
1986年,随着桂柳运河被列入临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桂县政府拨钱对分水陡闸进行了维修。2008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中心在相思埭上游的狮子岩附近开始建设“会仙岩溶生态研究基地”,建成之后,将有大量的环境保护研究专家前来对湿地进行长期研究、监测。目前,区、市、县有关部门正推动会仙湿地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将在分水塘附近规划建设桂柳运河博物馆,以展示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贤)为了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5月8日晚上8时许,自治区纪委发布紧急通报,永福县违反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范津贴补贴政策规定,给领导干部发放考核奖金,造成恶劣影响。经自...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