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黄金水道上的生态村点个赞——— 阳朔县杨堤乡浪洲村委官岩村保护漓江发展经济纪实

桂林日报 2015-01-25 03:57 大字

□本报记者覃澍蒋伟华通讯员李慧

1月1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率队先后深入灵川县大圩镇、雁山区草坪回族乡、阳朔县兴坪镇检查指导生态乡村建设,提出要打造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而就在百里生态示范带周边有这样一个村,它始终坚持不破坏漓江生态,为此,宁愿少赚点钱多流点汗,花比别人多几倍的辛苦努力发展经济。靠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如今他们也在村里建起了新楼房,搞起了美丽乡村建设,不由得让我们竖起拇指点个赞!这个号称黄金水道上的生态村,就是阳朔县杨堤乡浪洲村委官岩村。

大家都穷的时候,他们村曾是富裕的小山村

近日,记者从桂林驱车一个小时赶到杨堤乡,乡里的干部告诉记者,去官岩村还需要坐竹筏。村主任廖林发和一个村民早已开着自己的竹筏在等候。

记者一行乘坐着竹筏往村里赶,由于天气不错,一路上遇到不少游船,一些竹筏在江面上来回穿梭,偶尔还会看到一些野鸟在水里嬉戏,行走在如画山水间让我们感觉十分惬意。廖林发告诉记者,从杨堤码头坐竹筏往北是逆水行舟,需要40分钟才能到达村里。

“这里是月光岛”“看,那是乡吧岛”“那是‘一统江山\’”……几十分钟的竹筏沿岸风景不断,乡干部和廖林发也自豪地介绍起这些景点的由来和特色,让记者大饱眼福。

来到村里的渡口已是上午11点,廖林发带着记者一行走进了村子。村里一些地方正在搞建设,不少村民都在起楼房,忙得热火朝天。

廖林发介绍,他们村现在有140户477人,以廖、卢两姓为主,搬来已有数百年历史。村子三面环山而且都是峭壁,一面临水,与雁山的草坪回族乡隔岸相望,是阳朔黄金水道生态村。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确实不错呢。”说起村里的发展史,村计生专干廖石荣滔滔不绝。他说,在以前没有搞旅游的时候,村民们靠着种植西瓜、温州柑、蔬菜等闻名全乡,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杨堤乡街道上卖蔬菜的几乎都是官岩村的。

村民清楚地记得,1989年梧州涨水,村里拉了40吨西瓜从平乐走水路到梧州去卖,结果这一年全村大丰收。

“我们村里的人就是勤快。”廖林发补充说,当时村里只有一条仅供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通往乡里,很多村民也买不起竹筏,卖菜、卖猪肉往往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乡里,不过在大多数山区没通路的时候,村民们并没有觉得辛苦,靠着大家的努力,小村庄日子过得挺滋润,是附近相对比较富裕的山村。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大家开始富裕了,生态村却成了“光棍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漓江旅游迅速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来桂林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去游漓江,作为阳朔黄金水道上生态村的官岩村民也为之高兴,不过这种高兴却没有给村里真正带来什么好处。原因很简单,因为游船的码头在杨堤乡政府所在地,离他们村有好几公里,游客不可能经过他们村。

更让村民一时难以接受的是:因为要保护漓江的环境,村民们不能在漓江里大规模捕鱼、养鱼、养鸭,也不能随便砍伐山上的树木,村里只好继续靠种植业来发展经济;但当时不少村屯都开始修路建桥,随着道路的修通,一些山里的村子也陆续发展起了种植业,并靠着良好的交通环境找到好的销路。

“我们有东西却卖不出价钱。”廖林发说,村子对面就是草坪回族乡,以前他们会将蔬菜水果运到草坪去卖。他清楚地记得10年前他们拿着挖出来的竹笋到草坪卖就能卖到7毛钱一斤左右,而现在还是卖7毛,黄皮果在桂林可以卖4块多一斤,而他们在草坪只能卖2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很多村子交通都方便了,出来卖东西的多了,而他们村由于交通问题运输成本高难以赚钱。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身处秀美山水,农民如何更好吃上“旅游饭”——探访阳朔县正在打造的遇龙河生态乡村示范区

?到遇龙河漂流,成为很多游人来阳朔旅游的选择。 (资料图片)▲有了政府的补助,陆子运建新的农家乐更加有信心了。 &nbs...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