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年旧县 文风氤氲

广西日报 2010-05-13 22:49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天韵 文/图

桂林不仅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还曾经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始皇(公元214年)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之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众多人文遗迹以及散布在山间乡野的老村镇,像一页页发黄的历史卷张,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古村落——旧县。该村由明清至今,经历了千百年的世事沧桑,品尝起来如同陈年老酒,绵长而悠远。

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位于阳朔县白沙乡遇龙河畔的旧县,背依凤冠山,村前稻田阡陌交通,鱼塘星罗棋布,山环水绕,好一片旖旎田园风光。

旧县一名的得来,颇有意味。旧县村曾是阳朔古县城所在地,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唐武德四年(621年),唐朝曾在旧县村旁置“归义县”。该县仅存六年,贞观元年复归阳朔县,而旧县村原名仙桂村,后来改名旧县,为的是怀古念旧。归义县城遗址为正方形,有东、南、西三门。城墙为土夯,现存城墙高约3米,厚约6米,周长约800米。

旧县村由于历史悠久,许多归义县城遗址目前无从考究,但从在民间流传的一个个古地名“武书房”、“跑马道”、“铺门巷”、“寺背河”……以及田间地头拾到一些残破的青砖瓷片,让人情不自禁地追溯着倒流的时光。

走进旧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处处凝聚着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精髓的青砖、回廊、雕窗、画栋、坡面屋、马头墙,结构严密,布局精巧。一字排开数栋保存完好的高门大院,每一间都记载着沉甸甸的峥嵘岁月。“黎氏宗祠”便是紧挨村口的高门大院中的一座。宗祠重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气势雄伟,庄重森严,里面立有神龛,大门外高悬着三块由清代御赐的“进士”、“武魁”、“文魁”牌匾,是分别颁发清嘉庆年间的黎近良、黎怀距和清光绪年间的黎启动,黎兆诚所书的“彝伦攸叙”、“明德帷馨”楹联十分醒目。

上千年的翰墨流芳

山川秀丽,必在俊彦。旧县村历来亦读亦耕,历代达官显贵层出不穷,黎家明清时期就先后有8人通过寒窗苦读,考上举人和进士。如清代举人黎怀济,“两广巡查”黎中伟,三品京官黎启森,原国民党46军军长黎行恕等等。

在旧县村,“耕读传家”的生活理念至今仍记载在令族人触景生情的宗祠上。在黎氏宗祠左边不远处,有着两块精雕细刻的石头,石柱外侧雕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正面刻着“光绪甲午乡试中式第十三名举人黎启动丁酉仲春月吉日立”的字样,被高高地立在一块石基上,李宗仁秘书程思远题词的“抗日战争将领黎行恕”的石碑耸立在旁,供人瞻仰。祖辈读书进士的先迹都被详细地记载在家谱中,刻在石碑上,为后人津津乐道,成为教育子女的现成教材。

现在的旧县,依然保持着祖辈读书上进的好风气,村里的青少年以读书上进为荣,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还出了不少研究生。

古朴精美的古桥、雕花

早就听说旧县有座古桥,执意要去看看。离开村庄,在颠簸的乡间小道行走数百米,见到了广西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仙桂桥。小小的桥身静静地卧在水面上,桥下河水潺潺,两岸田园风光,老牛牧人悠闲其中,煞是古朴美丽。桥拱下的石块上刻着:此桥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并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至今有880余年的历史,仍完好无损。桥长25.8米,宽4.16米,高22米,采用罕见的并列砌法,分九组石拱,共用281块石料砌成,显示了古代桥工的高超技艺。

旧县村的青砖大瓦房很有气势,处处可见保存完好的雕花。我们随性走进其中一间,栩栩如生的雕花门、雕花窗让人眼前一亮。木制的门窗上雕着细致的花纹,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精美图案,温婉柔润中透露出古色古香。一位70多岁的阿婆见有人进来,热情地邀我们进去坐坐,端上一筐枇杷递给我们品尝。天井打扫得很干净,随处可见刻着各种图案的花窗,砖雕、石雕、木雕精美绝伦,这一切无不向世人诉说着此村昔日的辉煌。

新闻推荐

阳朔:出现最火爆黄金周

本报阳朔讯10月1-7日,阳朔县迎来历史上最火爆的黄金周:接待中外游客80.3万人次,同比增长58.1%;其中住宿人数23.2万人,同比增长46.8%;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74.9%;过境车6.5万辆,其中自驾车4.8...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