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抗疫期间件件小事暖人心

桂林日报 2020-02-10 11:30 大字

志愿者上门送菜。通讯员蒋甲济唐海燕摄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蒋甲济唐海燕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在兴安,志愿者暖心送菜上门,大义村民从简办理丧事,志愿者派发免费口罩……病毒无情人有情,这些暖心的一幕幕,连缀而成众志成城的坚强力量,融化了冬寒,在群众心中铸就“走过冬天便是春”的那份笃定。

暖心志愿者送菜上门

“你好,我是小区临时党支部的志愿者,这是你报名要的免费蔬菜,吃完了,还可以打电话跟我们报名。我们包你能吃到新鲜蔬菜。”张强拍着胸脯向小区业主保证。

张强是莱茵河畔小区的保安,也是这次小区战“疫”的志愿者之一。2月5日下午,小区13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者,将1260斤蔬菜分送到了45户居民家中。

此前,镇党委在莱茵河畔小区设立临时党支部。从4日起,免费为小区居民提供蔬菜,免费发放口罩,最大限度减少居民外出,保障群众安全。“他们天天为我们买回来食品和消毒物资,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必需的生活品。真难为他们了!”小区的业主无不为志愿者们点赞。

疫情之下丧事从简

“家父离世,万分悲痛。但特殊时期,一切以大局为重,不办酒席!我已安排村口封路,谢绝前往。”1月26日,兴安县渔江村村民王方群在微信群、朋友圈里连续发出这样的信息,在村口也支起这样的牌子。

父亲过世,在兴安是大事,以往总是全家披麻戴孝,在路口搭起大棚子,吹吹打打,亲朋吊丧,热闹几天。面对疫情,作为家中老大的王方群,断然否决:“疫情都这样了,万万搞不得!”他说服兄弟姐妹,丧事从简,不摆酒席,家中叔伯兄弟帮忙把父亲送上山安葬了。

像王方群这样家中有“大事”也绝不举办宴席的例子,比比皆是。截至2月4日,兴安群众自发取消宴席8200多桌,既降低了因群聚而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也让兴安“大操大办”的陋习得以更改。

疫情一线巾帼志愿者做表率

“我们都响应号召不上街了,哪里还能够买到口罩?”江口村的李大娘跟人抱怨。她的话引起了该村党委副书记石元元的注意。

第二天,一群志愿者就拿着3000多个口罩行走到各个自然村,免费送到群众手中。

“爱心人士送口罩了,你们记得不要出门,实在要出门记得戴口罩,莫怕麻烦,不要觉得不舒服,戴口罩是为别人好,也是为了你自己好。”腿部残疾、行动不便的义和村党委委员、网格员蒋翠云来到李大娘家里,将口罩送给她,李大娘满意地笑了。

石元元在江口已经多年,与群众熟悉得很,她已经怀孕4个月,但疫情当前,她仍然跟踪服务对象、量体温、送口罩,做着各种工作。她说:“谁都害怕出门,但是作为党员,冲在前面,义不容辞。”

踊跃捐赠,爱心汇聚

“我拉来了40件香蕉给大家吃,你们辛苦了!”

近日,做香蕉生意的江口村民石瑞生,拉着40件香蕉来到镇政府,要把香蕉捐赠慰问防疫一线值班人员及环卫工人。“请你们保重,要保护好自己啵。”他临走时还不忘叮嘱。

日前,在口罩购买困难的情况下,老板文荣秋想办法购买了4400个口罩捐赠给兴安县卫计局,又给县疾控中心送去一批价值7000元的消毒液、消毒器具等医护用品。

新闻推荐

信访人强行冲卡 妨害公务获刑两年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廖海雲)依法上访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然而,如果使用暴力手段寻衅滋事,不仅不能有效表达诉求,而且还会受到...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