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年他们舍身许国,今天,就让我们再陪他们,重走一趟当年战场”忆往昔烽烟岁月:八位抗战老兵重返秧塘机场

桂林日报 2016-06-20 02:39 大字

▲老兵们在飞虎队博物馆内参观。

?志愿者们推着老兵,去寻访位于半山腰的飞虎队指挥所。

▲重返秧塘的抗战老兵。

?8名抗战老兵在飞虎队遗址公园前合影。

□本报记者景碧锋

抗战老兵想重返秧塘,志愿者发起“为抗战老兵圆梦计划”

“如果有生之年,能再去当年战斗过的机场看看,就已经很满足了!”

今年5月初,桂林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王浩等人到荔浦拜访最新发现的抗战老兵曾吉茂。抗战期间,曾吉茂所属部队驻扎在临桂秧塘机场,他是专为飞虎队提供备战保障的地勤机修兵。临别时,志愿者问老人还有什么愿望,曾吉茂老人满脸期待地告诉志愿者想回秧塘机场看看。

曾吉茂老人的愿望引起了志愿者的感慨:“当年他们舍身许国,今天,就让我们再陪他们,重走一趟当年战场。”王浩和大伙商议以后,大家一致同意发起“为抗战老兵圆梦计划——— 重返秧塘机场·飞虎队抗战旧址”。

“为抗战老兵圆梦计划”一经发出,马上得到广大市民、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云集响应,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希望一圆老兵的心愿。

通过多方寻访,志愿者发现桂林目前能找到的在秧塘驻防过的老兵仅有五位。根据身体状况和现实情况,6月18日下午3时,林志国、梁吉昌、唐朝民、张云等曾在秧塘机场驻守过的老兵(曾吉茂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和曾经参加过抗战的秦次生、倪定功、廖昌达、王杰义共8位老兵,在50多位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一起重返秧塘机场。

车子经过40多分钟的行驶,到达了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在志愿者的搀扶下,老兵们或坐轮椅,或走路,进入了公园。七十多年了,重返战场故地,老兵们一个个感慨万千。

进入博物馆内,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仿佛把老兵们带入了七十多年前。已经96岁高龄的张云情不自禁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自愿当起了讲解员。他把自己跟飞虎队的故事给志愿者娓娓道来,声音高亢激动,令人难忘。

张云:曾经冲上阵与敌人肉搏;抗战胜利后,奉命到琼南接收和警戒

1938年,张云(曾用名张育骥)在家乡兴安参军,从兴安县到桂林,编入中央军桂林空军警卫司令部独立旅,先在黄家背村连队集训了一段时间。

集训完后,部队就被派往秧塘机场驻守(驻地在大律街)。排长和他们几个士兵一起开垦了一块荒田种地,到收成时也获得三百多斤谷子。

后来张云与其他两名士兵被调往桂林屏风山军训一个多月。回到连队时,时常遇到日本飞机来轰炸扫射,他们就用机枪和步枪来还击。

1942年,飞虎队进驻秧塘机场后,连长派张云等6人去看守美国人的无线电机房。1938年到1941年间,广西省政府扩建桂林秧塘机场作为西南要冲的空军重要据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秧塘机场的飞机是广西空军的双翼战斗机,第二批来的是苏联志愿队的飞机。美国飞虎队是第三批,1942年来的。

张云告诉记者,在机场见过外国人,但分不清苏联人和美国人。1944年9月,日军直逼广西,桂林全城紧急疏散。为了不让日军利用秧塘机场,美国空军将秧塘机场设施炸毁后撤离。张云随军撤往柳州。部队边撤退边防守,与日军周旋。

部队撤退到都安时,他被编入46军新19师56团,后调到团部特务排。这个排里的士兵全是兴安老乡,团长也是兴安人。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46军3个师到达广东廉江廉城的外围。7月,新19师奉命向广东廉江前进攻击。日军驻守城内,在山头上布防。有一个排进攻失败,特务排和另一个排及时冲上去与敌人肉搏,攻下敌军阵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6日,日军停止战斗,新19师以廉江战役的最后胜利结束战斗。之后,部队奉命到琼南负责接收和警戒任务。团部住在崖县(今三亚),日本人派来一辆小车连带司机给团长使用,有时团长外出就叫上他们几个兴安老乡同行。把日军遣送走后,团部就搬到黄流,住进了日本人的洋房。

梁吉昌老人看到图片中日本人残杀中国人,激动地从轮椅上挣扎站起来

来自恭城的老兵梁吉昌被抽丁入伍,编在中央军桂林空军警卫司令部独立旅,驻防桂林秧塘机场。在博物馆里,他还能认识陈纳德、宋美龄的画像。当他看到图片中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场景,老人激动起来,嗷嗷地又喊又叫,从轮椅上挣扎起来用手抓日本人。

而林志国老人一直坚持走路参观。他还能记得起,飞虎队来了以后,每当日军到桂林城进行轰炸时,老百姓就不再逃跑了,这是跟以前不一样的。有一次,飞虎队甚至曾击落日军飞机18架,真是血战长空。来自荔浦修仁的林兆强(音)在机场修飞机,曾帮助审问战俘。林兆强曾留学日本,懂日语。林志国记得,当年驻防秧塘机场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员和飞机,但是击落一架飞机,当时奖励是5万元。

林志国生于1923年。1941年,正在恭城读中学的他,回到荔浦马岭报名参军抗日,加入航空委员会桂林空军秧塘机场第十总站,负责文书工作,后来调任合作社经理(中尉),负责飞虎队员待命时休息场所的后勤工作。桂林保卫战前,他是最后一批撤离机场的人员之一。

而唐朝民已经不能言语,记者通过其家人了解,得知1924年他生于兴安县崔家乡崔家村,自小务农,1942年抽丁入伍,服役于桂林空军地勤部队(二塘驻地),负责看守第六器械库。该库位于老人山脚(从未被日军轰炸破坏过),长官刘芳成(音)系山东人氏。驻地飞机以独翼居多,有美军飞行员驻扎,有任务时才挂弹起飞。

两年后,桂林沦陷,唐朝民随部队将好几个火车皮的军用物资发往贵州独山,随后撤退到贵阳,四个月左右到昆明。在昆明驻扎了四个月后日本正式投降,部队到达南京。老人请假返乡,从此再也没有回部队。

给老兵带去一份慰藉,一份呵护,一份尊严

参观完博物馆后,志愿者们又用轮椅推着张云、梁吉昌等老兵来到了位于半山腰飞虎队指挥所的山洞口。

1943年12月23日,飞虎队从昆明转至桂林驻防,担负防空和歼击日本海上运输船只任务。指挥部设在机场对面山洞,指挥所就位于半山腰的这个山洞。1944年,飞虎队撤防后,指挥部被炸毁,由于指挥所藏匿于树林之中,得以保留下来。目前指挥所山洞是秧塘机场保存下来的遗址之一。

尽管天气异常炎热,然而山洞里凉气面而来。老兵们来到洞口,睹物思人,一时感慨万千。盛夏时节,山上草木繁盛,指挥所山洞崖壁上的“飞虎队指挥所旧址(1943.12—1944.9)”字样远远地就可以看得到。在洞口,陈纳德脚踩一块石头,手握望远镜向远方眺望,雕像下就是著名的陈纳德观战石。而在陈纳德雕像的一旁,夫人陈香梅题写的“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似乎在告知一切都过去了好久好久。

抗战中,秦次生是骑兵,倪定功是炮兵,廖昌达和王杰义是伞兵。据悉,廖昌达和王杰义刚训练好踏上飞机时,日军投降了。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由志愿者胡子、冰点联合发起桂林关怀抗战老兵活动,共寻访到桂林抗战老兵170位,目前仍健在的有102位。年纪最小的已经88岁,大多都是90多岁,有的超过了百岁。平时,志愿者们常去探望、关怀抗战老兵。老兵过生日,他们去祝寿;老兵有困难,他们想办法解决;老兵的待遇,他们努力去争取。八年来,桂林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不断寻访和关爱,给老兵带去了一份慰藉,一份呵护,一份尊严。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景碧锋摄

新闻推荐

临时工“表演上班”为何能蒙混过关

广西兴安县对外号称“太阳能光伏之都”,并宣称要打造千亿元产业园。但有人反映,兴安县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里的所有公司停产日子多,生产日子少,每逢有领导来视察时,附近农村的临时工就会被叫到厂里穿上统...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