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崖石刻看桂林历史文化
秦冬发在讲座中。
2月25日下午,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猴年第一讲来到兴安县灵渠景区,邀请桂林电视台知名记者秦冬发开了题为《甲子:石刻上的人与事——— 以宋代桂林摩崖石刻为例兼及其他》的专题讲座,带观众从摩崖石刻中追寻古人的山水情怀。
桂林人对于摩崖石刻并不陌生,这样的景致经常可以看到,不过许多人都不曾认真去读过上面的文字。其实,摩崖石刻上有许多故事、古人在山水间行吟的种种情状以及人生百态。
“古时候人们饮酒很有情调,他们用担子把酒肉挑到山顶,与朋友一同享用,而几个朋友喝得异常高兴时,便把这个高兴事记在了石崖上……”秦冬发从一个普通的摩崖石刻上的故事开始讲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观众。
讲座中,秦冬发重点讲述了1154年至1214年60年间任职桂林的5个历史人物,分别是喜欢游历山水的静江知府吕愿忠、桂林石刻第一人方信孺、为了象山水月洞名而打笔墨官司的范成大与张孝祥,还有写下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王正功。
通过讲述吕愿忠在桂的游历,秦冬发阐释了古人以人名命名岩洞的原因。最初蕴含着古人渴望知遇之意,特别是被贬谪的士大夫,他们通过开发和称道山水,表明自己的品格,渴望知遇。到了后来,以人名命名岩洞,也用来纪念某人的德政功绩,或者讴歌友谊。桂林的几个岩洞——— 程公岩、曾公岩、吕公岩、张公洞等的命名应该就是纪念德政功绩,讴歌友谊的。当然,其中也不乏僚属拍马屁的嫌疑。
范成大来桂林为官前,他的家人哭得死去活来,因为怕桂林乃蛮荒之地。可到了桂林后,范成大亲眼看到桂林的美景、风土人情,才明白原来桂林如此美好啊。范成大在《骖鸾录》里详细记载了自己到桂林时的所见所闻……
在讲述中,秦冬发穿插使用大量的石刻照片以及桂林石刻宣传片、专题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秦冬发说,桂林石刻在广西首屈一指,南宋才子陈谠在《游桂林诸岩洞》一诗中赞叹其为“商野幽人梦,周南太史书”,将桂林石刻与《诗经》和《史记》相媲美;清初名臣陈元龙在《龙隐洞》一诗中则评价说:“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中国碑刻界亦有美谈:“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桂林石刻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与精华。
记者周文琼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申艳通讯员何荣南)兴安县一对年轻夫妇为寻刺激,先后三次去同一家超市盗窃,最后一次被超市管理人员抓了现行。3月15日,记者从兴安警方了解到,因为这对夫妇盗窃的...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