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模:桂林郡就在今天的桂林区域
▲张子模在演讲
□本报记者张弘实习生王桃文/摄
8月30日下午,桂林市文博专家、副研究馆员张子模做客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主讲桂林郡的来龙去脉。
张子模说,“桂林”作为地名出现,最早见于《山海经》。但因立郡而声名鹊起寰宇皆知,则始之于秦代在岭南设郡。可以说,是秦始皇的大举南拓,把“桂林”推向了郡县制的舞台。自此后,桂林或郡或州或省或府,级阶变换,如“始安”、“桂州”,静江府、“静江路”署名迭更,虽称谓有异,但大前提不改,世人熟知熟曰的“桂林”宛似贴膏,粘而不脱,好个美名一经叫开,即被众口认定,其根基便牢牢拴在了“水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这方热土上。
南北朝时期的范晔有诗曰:“南中有八桂,繁花无四时。”他赞美的是八月桂,当然花开无四时;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有位桂林朋友,临别之际惜意绵绵情不自禁吟诗一首:“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夜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他所言之岭无疑是湘桂走廊两边的五岭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南宋诗人杨万里对桂林桂花情更深浓,他朗朗脱口道:“坐世何曾说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移得天上众香圃,寄在梢头一粟金。”此诗直接把“桂林”标识得清清楚楚,即桂林就是桂树成林的好地方。
但是,由于古人的记载有误,或者是个别古籍作者在考据、理解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秦代桂林郡的具体地点,竟长此以来还存在歧异。有人认为秦桂林郡不是设在今天的桂林境内,而是设在今桂平县或者今贵港市(原贵县)境内(此为“南说”)。但也有不少记载始终把落脚点放在今天的桂林市区域内,亦即今桂林市区或者兴安县溶江镇七里墟的那座大城里——— 也就是历史上一直提到的“秦城遗址”(此为“北说”)。
关于桂林名称由来,现在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是因为有不少的桂花树,才成就了桂林的地名。其实,早在唐代就已形成这种观点,如“江沿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显而易见,桂花树就是桂林名称的本源。桂林的桂花树究竟多不多?我们看看桂林的桂树种类,也就知道它从古到今的状况了。据专家考证,桂林的桂树可分出的品种多达57个,其中四季桂有种群3个,丹桂有种群5个,金桂有种群14个,银桂有种群35个。桂林不但桂花树的种群种类多,桂树的古树名木也不少,市东郊就有上千年的唐桂,还有许多的山野、村落尚可见着的宋桂和明桂。目前,全国桂树数量多、规模大、影响广的城市主要有五个,它们分别是桂林、苏州、杭州,以及湖北的咸宁和四川的新都。满城桂花树,八月处处香。这是桂林的特质之一,当然,凡是到过桂林的人,都享受到了令人迷醉的桂花芬芳。
总而言之,桂林郡是秦王朝在岭南地区开置的第一郡,它早于南海郡、象郡的建立时间,如果说秦始皇三十三年是岭南三郡完成的最终年限,那么桂林郡的兴建之时就是秦朝五十万大军蠢蠢欲动之时,而且桂林郡是在统一六国后的原楚国地域上建起来的。不难想象,如按今所见《中国历史地图集》标识的地点在桂平、贵县去寻找,客观上讲不通,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当时那是越人的密集活动区,在战火纷飞、刀光闪烁的战地里,深入敌后纵深近千里,置生命于不顾,放下武器去筑城,激烈的战场上允许这样做吗?!而且秦军由北往南进攻,推进是逐步的,“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而越人皆入叢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在这种惨烈的格杀缝隙间,怎么可能到敌人后方去构筑一座城池?况且司马迁一再说是建了桂林郡,又建南海郡,再续建象郡,这进攻的节奏与步骤是明摆着的,也是符合常规的,不存在任何的假设。
实际上,最能从根本上解开谜团的还是遗迹遗物。由于“溶江秦城”是秦桂林郡城,所以秦城内出土有秦代或者早于秦代的遗物,灵渠边也发现有战国时期的楚式青铜剑,秦城边的古墓群还有秦国墓葬,秦城边流淌的灵渠水更是秦代开凿的漕运运河,甚至灵渠两岸还流传许许多多秦代开凿灵渠的故事。并且目前广西存在的享有郡一级的城址就只有“溶江秦城”——— 古人定名的。
张子模最后说,今后,随着考古发掘步步深入,“溶江秦城”作为桂林郡的神秘面纱会被揭开,它的悠久历史、厚重积淀将伴着那古老的真容,坦然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9月30日上午,桂林市党政军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举行公祭烈士仪式,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图为赵乐秦在整理花篮。记者何平江 摄...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