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从全州龙舟文化寻找答案
董家底村的龙船归来
▲粟家渡村的女子龙舟队
▲教孩子敲龙鼓,从小接受龙舟文化熏陶。
?董家底村的船桨另有“文章”。
6月9日,在全州万乡河上,十几条龙舟来回穿梭于江面,两岸人山人海,场面热闹非凡。每年端午节,全州都会开展划龙舟活动,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民间自发组织,这项活动一直保留至今,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在桂林市区内,如今却少见龙舟踪迹。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记者试图从全州的龙舟文化中寻找答案。
□本报记者苏展文/摄
从小就受到浓厚“龙舟文化”的熏陶
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这5天,是全州县城男女老少一年中最为期待的一段时光。除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以外,最期待的莫过于划龙船比赛。“今年的端午节因与高考时间非常近,政府未统一安排,全部由民间协会自发组织。”全州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6月9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全州县全州镇李家村。村里的男女老少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划龙船比赛做准备,男人们张罗比赛器具,妇女们准备晚上的龙舟饭,都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这里一直都保留着划龙船的习俗,年年都有。”李家村的李涛告诉记者,在这里,过端午划龙舟,对小孩子而言都是很熟悉的事,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训练,到初五正式比赛,年复一年。在这样的气氛熏陶下,孩子们都有龙船情结,希望自己能成为本村划手,代表村里参加比赛。这回李家村参加正式比赛的队员里,年纪最小的一位只有十一岁。
“想学划龙船的从六七岁就可以开始学了,到十三四岁就可以当主力了。”李涛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划龙船也是这个年纪。村里的小孩子想学划龙船只能在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四这四天里学习,第五天是正式比赛,是不允许小孩上船的,此外不会游泳的也一律不准上船。在这五天里,村里人会放下手中的活,在外打工的人也基本上会回到村子里参加训练和比赛。因为这关系到一个村子的荣誉,不少人即使春节不回家,端午也要回来划龙舟。当地人对端午划龙舟这项活动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
龙舟文化也是一种“众筹文化”
王伟是土生土长的全州人,从小到大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对龙舟文化一直情有独钟,目前就职于全州生活网,负责广告业务。平日里他与当地各个有划龙舟习俗的村子保持联系,去年还组建全州龙舟俱乐部交流群,今年他帮助各个村子的划龙船活动联系赞助并设计一些广告。他说,他很热爱这项传统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网络让这项传统活动得到传承和推广。
王伟说,全州人管粽子叫粽粑。在过去家家种田的时代,每逢过端午节,都是每家出糯米一起做粽子,所以又叫“百家粽”。用现在流行的经济词汇来说,可以算是一种“众筹文化”。这一点,在龙舟文化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我们是三个村一起才能组织一次龙舟赛。”李涛说,因为过去村子经济不发达,物资匮乏,要想组织龙舟赛需要集合三个村子人力物力才能办到。从他记事以来,村子换了五次龙船,有些村子富裕些,换十几次也有。龙船的制作也有讲究,自备木料需要一整棵大树,然后请老工匠制作,从砍树到造船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打造。一条龙舟的制作费用大概是一万五千元,需要大半年的时间。造龙舟,村子里的人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王伟告诉记者,龙舟的制作只是“众筹”的第一步。端午节期间,要参加龙船赛的兄弟们会聚集在一起吃龙舟饭。过去是家家集资,有米出米,有油出油。发展至今是由村委统一出资,由村委主任带头组织安排,从采购到做饭,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本村村民互相配合完成。训练了一天很辛苦,大家坐下来吃点喝点,交流一下当天划船的心得。一爷离不开一个“众”字。
“众”字在龙舟文化的体现不只是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和行动上。划龙舟是一项集体活动,二三十人共同划一条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记者在李家村看到,光是把龙船从陆地上扛到河里“请龙下水”,就需要二三十个人同时发力才能做到。
王伟介绍,由政府组织的比赛注重体育精神,是一项体育竞技,民间自发的龙舟活动则通常以龙船巡游、祭祀、祈福为主,十几条船在江河上来来回回,过程中若是两条船“对上了眼”,也会自发较量一番。要想划出水平,占到上风,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划船的时候要齐心协力,统一动作。若有人出错,打乱节奏,势必会翻船。
龙舟赛是展现各村经济实力和文化特色的舞台
“除了龙舟制作和维护需要资金外,其他花费还包括买衣服、烟、酒水、粽子、鞭炮、锣鼓灯。”李涛告诉记者,龙舟赛因此也是各村经济实力和文化特色展现的舞台。
董家底村传承传统
当天龙舟活动结束后,王伟带领记者来到全州镇董家底村。他说每个村的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村里人员构成都不同,使得每个村子的龙舟文化都不尽相同。靠近城镇的村子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多,得到的政府征地补偿也多,相对富裕,其龙舟文化更具有时代气息。比如一些村子的新船设计,取消了龙头指挥的位置,这样能使船划得更快。像董家底这样离城区稍微远一点的村子,龙舟文化就更传统,习俗保留得更完整。
傍晚时分,董家底村的妇女孩童们一起站在村子河边等待着男人们划船归来。他们的手里拿着一团米饭,是准备一会儿龙船归来时再撒进河里的,图个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不一会,伴随着龙船号子的声音,记者看到两条龙船从远处向岸边靠近。王伟告诉记者,董家底村有两条龙船,这也象征着这个村子的青壮年多,人丁兴旺,经济实力雄厚。
两条龙船并没有直接划至岸边靠岸,而是拐了个弯,沿着河边继续行驶。行驶的过程中,号子声不断,船上的人不停往河里扔粽子和米饭。王伟说,往河里扔粽子和米饭是图个平安,祈求保佑。船靠近岸边行驶两圈,终于结束了祈福仪式,男人们上岸牵着老婆孩子回村准备吃龙船饭。
此外,在董家底村的河边有一座五通白马庙。据了解,这座庙始建于明朝年间,后遭到破坏重建。据说过去这里的每个村都有一座庙,平日里供奉着各村龙头。如今,村民准备在庙旁筹建一个专门用来供奉收藏龙船的场所,使得划龙船的仪式感更加厚重。
粟家渡村引领时尚
如果说董家底村的龙舟文化更具历史气息,那么靠近城区的全州镇粟家渡村就赋予了龙舟文化新的时代气息。比赛当天,十几条龙舟来回穿行于江面,两岸人山人海,场面热闹非凡。一条特殊的龙船引起了记者以及现场观众的注意,一眼望去,只见船上二十多个划手都是女性,其中有的是花季少女,有的却满头白发。每个队员都穿着救生衣,龙船不紧不慢地行驶在河面上。作为当天活动唯一一支女子龙舟队,不少当地老乡打趣道,“这是我们这的观光船。”
“因为村里有多余的船,妇女们也想划着玩。”19岁的邓梦婷是这条船上的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以前也有女子跟着男子一起划。今年村子有三条龙船,因为长期受到龙舟文化的熏陶,村子里很多女性也都想感受一下划龙舟的气氛,所以就组织了这样一个女子龙舟队。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有六十多岁,最小的才十四岁。
对于传统的划龙船规矩“不会游泳,不能上船”,女子龙舟队也没有循规蹈矩,而是为每个人都配上救生衣。邓梦婷说:“刚开始坐上去还挺害怕的,船一直往自己这边斜,后来开始划就不怕了,觉得很好玩。”她表示,以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女性划龙船可能不太吉利,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观念不断改变,也开始支持女子划龙船。她说,能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划龙船的乐趣,这是一种进步。
传统文化习俗该如何传承?
端午划龙舟这项传统活动在全州一直保留到现在,并且办得有声有色。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如今桂林市区内已经少见龙舟踪迹,有的人甚至用“绝迹”来形容。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桂林龙舟文化的传承?
王伟说,一直以来,在全州,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特别重视划龙舟这一传统活动,但大部分还是以民间自发组织为主。端午节就算政府不组织,全州的老百姓都会自发聚集起来赛一下。
市体育局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不组织龙舟活动,民间协会也可以自发组织,只要在允许的江域范围内。但据记者了解,在桂林市区,牵头开展这项赛事的组织很少。也有人提出是不是有关单位扶持力度不够。
不过,据了解,今年在七星区等市区流域也有村子自发举行龙舟活动,虽然影响有限,但也并非网上有人所说的“绝迹”。另外,由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市非遗中心承办的“韵萦山水间”桂林市2016年“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龙舟民俗摄影展于6月8日在市展览馆开幕,本次摄影展共收到4000多幅与桂林龙舟有关的作品。2010年,桂林龙舟民俗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龙舟活动也是得到了关注的,但是氛围还不浓厚。
在采访桂林市区一些与龙舟活动有关的人士时,他们还谈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举办龙舟比赛,资金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伍春汉是全州人,同时也是一家装饰公司的负责人,这次活动中他赞助了李家村龙舟队。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公司刚进驻全州一个月,正好赶上了这次活动,在王伟和李家村朋友的介绍和推荐下,他的公司决定赞助李家村。赞助以实物的形式为主,包括队服、鞭炮、饮水等。
“这样的业务不仅可以提升自己企业的形象,还可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伍春汉说,当地流传,龙舟越划年景越顺。他小时所在的村子在大山里,没有龙舟,以前就很渴望能来县里看龙舟。如今能通过赞助的形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何乐而不为?
王伟也表示,龙舟文化的精髓就是“众筹”,集社会之力,百姓之力,资金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记者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在1998年桂林国际龙舟邀请赛中,象山区推出了11个项目招商引资,合同金额600多万美元,涉及餐饮、服装、医疗等行业。前来投资兴办企业的客商来自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桂林龙舟学者告诉记者,商业化运作会导致文化“变味”。他透露,不久前有一班音乐制作人想要与桂林龙舟文化的几位传承人合作改编龙船歌,以便更适合舞台的呈现,但是在改编上双方产生了分歧,最终合作失败。
伍春汉认为,如今社会经济繁荣,市场化的运作必不可少,若是一味地墨守成规,势必会因小失大。据了解,今年全州举行的赛龙舟活动中,大部分村子都获得了当地企业一定支持,赞助李家村的不止伍春汉一个人的企业,光是队服,李家村的队员们就有四五套,上面印着不同企业的名称和广告。虽然一些队员觉得服装上打着广告并不好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赛龙舟这项活动本身的热爱。
“董家底村传承了传统龙舟文化,保留了原有的味道,粟家渡的女子龙舟队在传统意义上又有了新的风尚。”伍春汉表示,坚守传统的人值得尊重,可追求创新的人也应鼓励,文化的传承应该是通过包容,互相交流才能延续。
记者手记
传承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前段时间电影《百鸟朝凤》热映,影片讲述了唢呐这项传统民俗技艺的衰落过程,叫人唏嘘不已。这种感受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体会。
采访中,一些和龙舟活动有关的人士言谈中表达了对龙舟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对龙舟文化中可能加入的新元素表示了担忧甚至拒绝。正如电影里所展现的一样,想学唢呐的孩子磕破头师父也不一定收,一曲《百鸟朝凤》不是谁都能传授,也不是谁都有资格欣赏。直到最后“非遗”部门登门邀请,他们还是一脸迟疑。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乃是不可逆的过程。比起一味追求和坚守“最纯粹”的传统,而拒绝接受商业化的运作、多元化的创新,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巧的是,桂林龙舟文化也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百鸟朝凤》电影里对唢呐班是否成功申报“非遗”没有进一步交代,希望桂林龙舟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放下”身段,以包容的、与时俱进的心态接纳新元素的加入,或许才能以更有活力的身姿得到发扬和传承。
新闻推荐
29日,赵乐秦(左)来到全州县咸水镇白竹村委董家村看望慰问困难党员董清义。记者何平江摄...
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