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最古老的城市———梅潭故城

桂林日报 2016-07-07 02:10 大字

?梅潭故城旁的龙潭(即梅潭)

?梅潭故城的古井。 (图片来自桂林生活网)

郡治梅潭故城的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汉代绳纹筒瓦、板瓦,篮纹、席纹、方格纹以及由方格纹和米字纹组合的陶罐、瓮残片。

?楚国器“鄂君启金节”铭文中的“邶阳”即设于今广西全州的古洮阳。

□蒋咸喜文/摄

梅潭故城位于今天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村的后山。故城由洮阳县故城和西汉零陵郡故城组成。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就在这里设立了现在广西境内最古老的边关城邑洮阳县。西汉时期,汉武帝又在这里设立了零陵郡(注:类似今天的省)。厚重的历史沉淀给梅潭故城赋予了睿智和诗美。

(一)洮阳古县

梅潭故城中的洮阳是广西境内建县时间最早的县,县名以洮水过其南而名,县地大致包括今全州、资源两县,县治在今全州县北部永岁乡梅潭村后山的下改州。在战国时期洮阳就为楚国边城雏形,迄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专家考证,安徽寿县出土的楚国器“鄂君启金节”铭文“上江、内湘、庚喋、庚邶阳”中的“邶阳”即今广西全州的古洮阳。远在战国时期的楚悼王因变法富强,曾一度“南平百越”,楚军越过五岭进入岭南地区,洮阳一带离楚地最近,当时就已归入楚国版图,并可能在这些地方设县管理。楚怀王时,鄂君启持国君签发的水陆交通运输凭证“金节”,率领船队航行到达楚国极南的大站洮阳,当时这里应是楚国城邑关戍的所在,也就是县邑。说明洮阳立县应在秦朝以前,比秦始皇在广西所立的零陵郡时间要早得多。

“零陵置郡初,洮阳已为县。”明代嘉靖首辅(宰相)蒋冕的《洮水名县最先》诗,就说道“西汉建零陵郡时,就有洮阳县了”。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的《地形图》,图中已标出了洮阳县的方位。其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全州县北部一带。《汉书·地理志》载:“洮阳县属零陵郡。”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载:“洮阳废县,(全)州北三十五里,汉置县,以洮水经其南而名。”清康熙年间广西巡抚郝浴主修的《广西通志》说:洮阳古城址“在州北三十五里,地名改州滩”。民国时修的《全县县志》说:“洮阳故城在治北三十五里,即今改州滩。汉置,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废。”

1960年,考古专家在长沙的一座汉墓中曾发现过文景时期的两枚印章,即“洮阳长印”和“逃阳令印”。“逃”与“洮”通假,令、长都是汉代县的行政长官。按《汉书百官公聊表》所列:“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以上说明洮阳县在西汉前期已从一个不足万户的小县(设县长)发展到超过万户的大县(设县令)了,当时这个在广西境内置县时间最早的县,经济已很繁盛。

1981年8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将这座广西最古老的城市所在“洮阳城遗址”列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西汉古郡

梅潭故城又是西汉古郡治所在,亦称零陵郡故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今全州梅潭村后山的上改州设立了零陵郡。有关史料记载了零陵郡治在梅潭这件事。《读史方舆纪要》载:“零陵旧城在今全州北三十里。”《广西通志·胜迹略》载:“零陵故城在州(全州)北三十里,曰梅潭,有旧城址,濠堑尚存,俗称改州。”这里所说的在全州北部梅潭改州 的 “ 零 陵 旧 城 ( 故城)”就是西汉零陵郡治所在的梅潭故城。

明悔斋《龙潭记》载:“龙潭即梅潭也。自海阳发源抵全城会灌罗二水,绕城东下,纡流二十五里,距古洮阳之南一里许,古永零陵城之傍,汇 为 深 囦 , 号 曰 龙潭。”这则史料告诉我们:梅潭原来叫龙潭,洮阳县治往南一里左右就是梅潭(龙潭),梅潭的旁边是零陵郡郡治所在的“零陵城”。

今存全州永岁乡石冈村的蒋氏宗祠“燕窝楼”,尚有明朝的工部侍郎蒋淦所撰的一副对联,其下联是:“零陵湘乡本全郡,殊名同地,即旧宅龙潭江浦,从此十房分析虔公,起石冈宗”。其中的“零陵湘乡本全郡,殊名同地,即旧宅龙潭江浦”一句,也告诉我们:设于全州的零陵郡治就在龙潭即梅潭的江边(注:明大学士、文定公蒋冕的《蒋氏受姓之地并吾宗所自出考》一文考证:全州“湘源零陵,汉永建三年更名湘乡”)。

前人蒋继善游历梅潭时曾作《蜈蚣晴岭》诗,其中有“零郡尾蟠工”、“深潭骇石龙”。诗中的“石龙”是指石龙潭。据宋端平元年礼部尚书蒋满所撰的《石龙潭碑志》记载:石龙潭即龙潭,后来易名为梅潭。诗中的“零郡尾蟠”是说零陵郡郡治之后的蜈蚣岭似一条蜿蜒绵长的蟠龙,零陵郡的郡治就在蟠龙摆尾的梅潭。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82岁的全州人蒋励常主持编修的《梅潭蒋氏世谱》中收录了一幅《梅潭旧宅图》。相传这幅《梅潭旧宅图》是明朝首辅蒋冕在作《蒋氏宗谱序》时组织蒋氏族人所绘制。《旧宅图》的右上方非常清楚地标明了洮阳古县在今梅潭后山的下改州,零陵古郡在今梅潭后山的上改州。

梅潭是三国蜀相蒋琬的父辈在东汉时为蒋琬所置家产之地,蒋琬夫人毛氏在蜀亡后又携第三个儿子贯定居在这里。当年毛氏定居梅潭时,距东汉建武年间迁洮阳梅潭的零陵郡治至泉陵县的时间不算太长,蒋氏后裔又在此繁盛,他们根据祖上世代相传在《梅潭旧宅图》中所标明的洮阳古县治和零陵古郡治,两城同在梅潭的方位,笔者认为是非常可信的。

今梅潭后山上改州的西汉零陵郡故城,当地人俗称为“城墙上”。故城址分为内外两层城垣,依山夯土筑城,南墙及底建在山边,东、西、北三面筑于山上。东面有一缺口,正对改州滩,疑为城门。城址东、南、西三面临湘江,西南有一条小河,古称洮水,向东流入湘江。城址比湘江正常水面高约20米,依山势自然形态用泥土夯筑而成。平面磬折作多角形,正中有六边形台面,东西两翼略低,类似郭城。东西两面都开城门。城墙转角处比周围墙体高,似为军事防御的角楼所在。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城墙板筑,残高2~3米,厚5~10米。城内地面散布大量汉代绳纹筒瓦、板瓦,篮纹、席纹、方格纹以及由方格纹和米字纹组合的陶罐、瓮残片等。城东北的山岭上分布有汉代墓葬群。

(三)郡因舜名

梅潭的零陵古郡是汉武帝为纪念舜帝而以舜帝葬所零陵来命名的。相传舜帝是上古五帝之一,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舜帝开创了道德文明,史上奉为“德圣”。

舜帝以德治天下的伟绩备受汉武帝推崇。雄韬伟略的汉武帝为成就帝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以舜帝的德治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体现其以德治天下的政治宏愿,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在舜帝南巡之地设立了一个郡,并以舜帝葬所零陵来命名,即零陵郡。当时的零陵郡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其郡地甚广。郡辖7县4侯国,7县是零陵、营道、泠道、始安、营浦、洮阳、钟武,4侯国是泉陵、都梁、夫夷、舂陵。郡地大致在今湖南邵阳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道县之间的潇水、湘江流域,以及广西桂林、永福以东、阳朔以北的地区。

(四)巍峨方城

零陵郡城巍峨雄伟,地望耀显。这里居楚粤水陆之要冲,“北扼荆湘,南控百粤(又称百越)”,是古代两广地区进入中原腹地的主要通道。梅潭位于湘桂走廊上,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郡治故城是背靠一座山,环会两条江(洮水于此汇入湘江)而筑成的一座巍峨的方城。城址背北向南。蜈蚣岭由北向南延伸,成为天然屏障,城址东、南、西三面临湘江,是理想的外城之廓。前人蒋继善于郡治所在写有《蜈岭晴烟》诗:“晴烟空翠处,山势似蜈蚣;嶂叠多於足,峦雄胜乃容;华峰头距险,零郡尾蟠工;蜿蜒波摇影,深潭骇石龙。”诗中描写了故城地理位置的险要,整座零陵郡故城后有“峦雄”、“华峰”,前为石龙深潭,东、南、西三面环水,水域宽阔,是天然的外城之池。梅潭故城“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可谓是天造地设,让兵家望而惶悚。洮阳一带在战国时期就已归入楚国版图,并成为楚国南境的城邑关戍所在。《淮南子·人间》载:“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守九疑之塞。”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反,布退走长沙,十月被汉军围歼于洮水南、北两岸(即洮阳)。《汉书·王子侯表》所载“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定王发之子狩燕为洮阳侯”。可见,梅潭故城因其地望而起于兵戎,名于无限。

(五)楚粤通衢

梅潭故城又是楚粤通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版图已延伸到南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命监御史禄率士卒凿通灵渠,使得运粮船只可以由湘江入漓江,由漓江再接桂水,入岭南西江,从此疏通了湘漓水系。当时的洮阳梅潭就成了官宦商贾眼中的水陆通衢之地,其经济发展已很繁盛。据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零陵郡的人口情况是“户二万一千九十二,口十三万九千三百七十八”。而当时洮阳县人口就超过万户以上,人口已占到了零陵郡全郡人口的一半,其人口的繁衍可反映出作为郡治所在的洮阳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

对于郡治梅潭故城的繁荣景象,前人蒋琦澜作了一首《渔舟晚照》诗:“当年居聚族,夜景比湖湘;渔火连宵发,零星数点光;辉煌舟表里,照跃水中央;屿乃一声起,宽然俗虑忘。”从描写的梅潭夜间作业江景来看,要说通衢梅潭,商贾趋之若鹜也不为过。前几年,当地的一些采沙船在梅潭改州滩南北不足500米的范围内挖出了5口古井,古井近乎在一条直线上。仅从水井的分布来分析,就可以看出当时作为郡治所在地的梅潭城内人口很多,非常繁华。

(六)东汉移郡

西汉末年发生了外戚王莽篡权的历史事件。王莽立“新朝”称帝后,自称为舜帝后裔,追尊舜帝为“新始祖”,企望传承“新始祖”舜帝事业的“新朝”能够千秋万代。后来“新政”失去民心,“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灭了“新朝”。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就对前朝新莽进行了清算。汉崇火德,王莽是以“火德销尽,土德当代”、“以水灭火”顺乎天意的名义来篡汉的。因此,光武帝刘秀最忌讳“水”,定都洛阳后,他认为“洛”字的三点水不利于火德,因火遇水则灭,于是便将“洛”去水,洛阳变成“雒阳”。零陵郡郡治洮阳的“洮”字也带三点水,“洮”拆分之意是“水极大”。郡治傍的龙潭(即梅潭)又“扶舆清淑气萃荟于斯,龙气蟠结”,是龙兴之地(详见《龙潭记》)。再是王莽又以舜帝葬于九疑而改零陵郡为九疑郡,改郡治洮阳为洮治,本意是大水灭火,新莽代汉,传承万代。前朝王莽改郡治这些事,光武帝刘秀极为忌讳。为防郡治所在的龙潭“龙兴”,洮治“大水灭火”,光武帝就将王莽以“新始祖”所命名的九疑郡复名为零陵郡,将有大水灭火,新莽代汉之意的洮治复名为洮阳,并将“带水”、“龙兴”的零陵郡郡治由全州的洮阳梅潭迁移到了泉陵县(今湖南永州市芝山),以断前朝皇气。自此,由于零陵郡治这个政治中心的转移,昔日作为郡治所在,曾辉煌一时,并曾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社会安定起到重要作用的梅潭故城也渐渐被人遗忘了。

(七)文化沉积

梅潭故城因在广西建县时间最早,西汉又因纪念舜帝而置郡,引天下迁客骚人官宦名贤多流寓于此,舜帝的遗迹及传说遍布全境,舜文化在当地影响深远。全州境内曾有汉初平元年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所建的二妃庙。相传舜帝的两位妻子,即娥皇、女英二妃为尧帝之女,舜出巡,死于苍梧,二妃赶至湘江,泪尽而亡。她们的泪水染竹成斑,故称“斑竹”,又名“湘妃竹”。古往今来,缅怀、歌颂二妃的诗词不计其数。南唐张泌曾在全州叹咏:“二女庙荒门树老,九嶷山碧楚天低。湘南自古多离怨,莫动哀吟易惨凄。”唐代柳宗元曾为重修全州二妃庙所写《二妃庙记》中有“帝既野死,神亦不返,食于兹川,古有常典”的记载。从中得知,当时的全州人在二妃庙祭祀二妃的同时,也祭祀舜帝。宋陶弼作《二妃庙》诗:“溪上龙蛇屋,萧条帝女祠。竹痕当日泪,山色后人疑。古服霞流绮,新妆月献眉。楚民无水旱,萧鼓谢神禧。”明顾璘谪知全州,举觞浮白,凭吊二妃,咏叹:“泪竹斑斑空洒血,玉辇而今何处?”

梅潭故城又是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仅以三国蜀相蒋琬夫人毛氏偕子贯定居梅潭分枝发脉为例,其子孙繁盛,科甲传芳,累朝荣荫。自宋至清,蒋氏一族就中进士43人,其中蒋昪、蒋冕是明代广西绝无仅有的兄弟尚书。蒋冕官显嘉靖首辅,成为有史以来广西籍的第一个宰相。

梅潭故城在文人的眼里还充满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南北东西几万峰,郡城如在画图中。”宋陶金在《过全州》诗中,曾盛赞零陵郡故城梅潭美丽如画。明悔斋游览故城时,也曾赞此地为“湘流名胜”,并作《龙潭记》真实描绘了所观故城景状:潭中“波澜湍聚,浩瀚渟泓,凮水晦明,时殊气象,而画舫客舟,渔歌钓艇,时来往响答于其间。”潭上“古木烟云映带澄潭,历历如画”。故城梅潭曾有八处胜景,诗人墨客曾咏有《山寺闻钟》《寒江垂钓》《坪开麦浪》《潭漾梅波》《渔舟晚照》《官溪环带》《鳜石中流》《蜈岭晴烟》等八景古诗。此外,这里尚有梅潭古寺和明代顺天府尹、工部侍郎蒋淦所立的梅潭书院及昔日迎送朝廷官员往来的官溪桥等胜迹。

新闻推荐

“涉嫌性侵13岁少女”涉案派出所所长被逮捕涉嫌组织卖淫罪

新华社电 记者4月1日晚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获悉,引发广泛关注的“派出所长涉嫌性侵13岁少女”一案有了新进展——涉案的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东山乡派出所所长吕某因涉嫌组织卖淫罪于1日下午被...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