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悠悠二十载 款款地税情 ——我与地税20年感言

广西日报 2014-07-18 10:29 大字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瞬间分税制已走过20个春秋!作为地税成立之时区局“一年打基础,两年迈大步,三年上台阶”目标的见证者,回顾20年来的风雨历程,一切都仿佛昨日,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屠宰税,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国地税分家之初的1994年,我在全州县国税局文桥税务所工作(乡镇税务机构1995年分家,当时归国税管理)。这是全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税务所之一。由于当地税源少而小,屠宰税无疑成为税所的重点税源之一,自然对它的管理也就格外严格。比如生猪存(出)栏登记、设卡检查(当时我县几乎每个乡镇都设有联合检查站)、下户清查(经常在距税所较远的自然村中留宿)等都是当时屠宰税征管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其实,由于点多面广工作量大,这项工作最主要还是依靠全镇所有的村委干部来完成,所以,当地党委、政府都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大会上安排部署全镇的屠宰税工作,其中屠宰税任务的下达和清理、屠宰税票证的盘点与缴销等是此项工作强调的重点,并且还把它纳入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与评优评先、年终奖励挂钩。当时每头猪8元的屠宰税(其它类的屠宰税微乎其微),我们税所所在的乡镇5万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年征税20多万,占当时税收任务一小半。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屠宰税于2006年告别了税收舞台。

三月三,难以忘却的激情“税”月

那时的三月三还不是法定节假日,但绝对是当地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圩日。这一天自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人群把绵延数公里的圩场围得水泄不通,五花八门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天也注定是我们税所一年中最热闹最忙碌的日子!因为工作量特别大,所以不仅邻近乡镇税所的同行被邀请过来帮忙,当地党委、政府与县局都派工作组前来协助,平时几个人的税所一下子涌进四五十人。整个圩场被划分为10余个地段,大家分组工作,统一于上午十一时开始按各自分工的地段征税,一直忙到下午两时左右才能结束。当天的税收收入多则不过上万元,少则区区数千元,但在当时当地也算一笔较大的收入了。那时候的条件的确艰苦,乡镇的沙石公路在泥巴的圩场中穿行而过,因此,从圩场回到税所大家每每都是彻头彻尾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即便如此大家的工作热情依然很高,鲜有叫苦喊累者。最令人难忘的是一次圩日收税后,邻近税所的同行们徒步七公里回家的一幕!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确实令人不胜感慨:曾经多少个三月三陪伴我们走过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情“税”月?后来由于税收起征点的提高,昔日三月三繁忙的征税场景成为只可追忆的如烟往事!

“营改增”,影响深远的税制改革

分税制20年来,可以说经历了两次“营改增”。1994年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税制改革将税改前以产品税、营业税与增值税为主体的税种改为以增值税、消费税与营业税为主体的税种,而税改后的增值税则包含了税改前商业流通环节征收的营业税(姑且称之为第一次“营改增”)。当然此时的增值税属于生产型的增值税,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2012年始自上海、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的“营改增”改革(称之为第二次“营改增”),其最终目的是要把全额抵扣推广至增值税覆盖的全部行业,即将目前生产型的增值税完全彻底地改为消费型的增值税。假以时日,随着邮电通信、建筑安装、销售不动产和金融保险等行业“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营改增”对我国税制改革甚至经济改革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地税事业的见证者,我亲身经历了税制改革的渐进过程,亲身感受到地税20年来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也将亲眼目睹全区税收任务从1994年32亿元到2014年928亿元收入目标的跨越!毫无疑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祖国必将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而我——一名地税战线上的马前卒,则会紧随其步伐,步履坚定地行走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桂林市地税局 蒋传艺 )

新闻推荐

新型农民展风采 ——记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县科技示范户熊友忠

唐兴文蒋廷松蒋经运禾花鱼是全州县特产,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全州县人工养殖的第一大淡水鱼类品种。该县稻田放养禾花鱼始于汉代,由于禾花鱼人工孵化难度大,千百年来主要靠自然繁衍。近...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