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工地“女汉子”,撑起一片天尽管很辛苦,但她们很乐观

南国今报 2014-03-08 13:12 大字

吴娜在工作中。今报记者赵本高 摄蒋三妹在工地上捆扎钢筋。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重达16公斤的混凝土试件,将刚大学毕业的女孩锻炼成了“女汉子”。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

今报记者廖艳明 赵本高 实习生杨烨励 通讯员谢裕增

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断延伸的铁轨,这些都是建筑工人们挥洒汗水的结晶。而在这其中,也有不少建筑女工的付出,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承担起了许多重体力工作。今年的三八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进柳州各建筑工地,走近多名建筑女工,了解她们的工作、生活、期待……

吴娜,40岁,普工

遭钉子扎是家常便饭

吴娜是柳州市河东某楼盘施工工地上的一名普工,堆木板、搬钢管、清扫场地……这些就是她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

吴娜的老家在广西桂平,但她来柳州生活已有10多年,两个孩子都是在柳州出生的。大约七八年前,孩子们长大入学了,她才跟着丈夫进入工地干活,赚钱贴补家用。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吴娜只能在工地上做普工,主要从事一些辅助类的体力活。

工地上的多是重体力活,3月6日,吴娜和工友要完成的是将拆卸下来的模板分类堆好。这些模板大一点的重达数公斤,吴娜每天都要搬上数百块。吴娜说,刚开始到工地干活时,每天下班后都浑身酸痛,现在则习惯了,虽然依然感觉很累,但还能承受得住。如今,干力气活对吴娜来说已经不是太大问题。而如何保证工作中不出纰漏,确保安全,是她时刻谨记的。

在繁忙的工地上,磕磕碰碰总是在所难免。吴娜和工友们需要搬运的模板上,每一块上面都布满着许多钉子,虽然工人们都戴手套,但稍不留神,依然容易被扎伤。

吴娜说,自己的手掌和脚底曾被扎过很多次,但从来没有因为这方面的伤病上过医院。曾经有一次,她的脚掌被铁钉扎了个口子,也只是在马鹿山附近找了些野草药捣烂敷上,休养了几天后便慢慢好转。

吴娜很庆幸自己没有遭遇过严重的工伤事故。“我们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养家,又没有什么保障,万一遇上什么事故就划不来了。”吴娜说。

虽然工地上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但吴娜对此已经非常满足了。她表示,正是丈夫和自己在工地上的收入,让一大家子的生活得以维持,并且让孩子们有机会跳出农村,接受到城市的教育。

对吴娜来说,什么节假日、什么周末,这些对她来说都没有太清晰的概念,为了多赚点钱,有时候她甚至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休息。但只要孩子的学校有事,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工头请假。吴娜说,希望孩子们将来有出息,能够过上与父母不一样的生活。

蒋三妹,47岁,钢筋工

辛劳只为供儿子上大学

5日上午,在鹅山立交桥下,深约10米的涵洞中,3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工作。这些工人都穿着黄马褂,带着安全帽,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男女。而在一个安全帽后,露出了一条大辫子,她就是这些工人中唯一的一名女性,蒋三妹。

要进入涵洞,必须下一个很陡的泥坡。涵洞中,还有一个大水坑。采访前,工地负责人特地让记者换上了水鞋。泥坡上没有路,一名工人先将松软的泥土踩实,让记者跟着走。

下坡后,穿过半没在水中的简易小桥,才到达工地。像这样的路,蒋三妹每天至少要来回两三次。

见到记者,她摇摇手说,要先做完手中的活。她右手拿一个铁钩,左手拿一捆细铁丝,将铁丝穿过两大根钢筋的交叉处,再用铁钩一拉。动作十分娴熟,三秒钟就扎好了一个结。

蒋三妹介绍,她来自桂林市全州县的一个小山村。老家比较穷,之前丈夫一直在柳州打工补贴家用,她则在家照看老人和上学的孩子。3年前,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院校,成了全家的骄傲,但是,每年各种费用需要2~3万元。为了孩子,她也来柳,与丈夫一起进了工地。

工地上的都是重活,基本都是男人干。蒋三妹说,一起工作的都是全州老乡,男士会尽量把轻松的活留给她,如切割铁丝、钢筋等。但切割工作很快能完成,她就与男人们一起到涵洞里,绑扎钢筋。

“来,来,搭把手!”几名大汉从水坑里捞出一根近10米长的钢筋,要把钢筋立起来,作为支柱。站在岸上的蒋三妹,立即上前,与大汉们一起抬起了钢筋。

当大家将钢筋慢慢立起来时,只听见“哗哗”几声响,天空下起了泥尘雨。原来竖起的钢筋碰到了一旁的泥层,蒋三妹身上撒满了泥土。“没事!”她拍拍身上的泥土说,这是常有的事。

去年暑假,儿子也曾来工地看望父母。看到父母的艰辛,儿子十分辛酸。如今,儿子已上大三。蒋三妹盼望着,儿子能尽快毕业工作,将来有一天,她也能上趟北京,爬爬延绵雄伟的长城,看看如火的香山红叶。

采访结束,蒋三妹与记者握手,表示感谢。她取下已被磨破的手套,手上现出一道道被铁丝划出的裂痕,这些裂痕周围早已磨出了老茧。握着她的手,厚实而温暖。

陈慧、梁秀君

均24岁,检验员

大学生炼成“女汉子”

工地上的女工,不单单只有农民工,也有大学毕业生。去年8月,柳州市中铁二十五局六公司新来了两名女大学生,分别叫陈慧、梁秀君。经过半年多的磨炼,她们现在已炼成了标准的“女汉子”。

5日下午,记者来到红岩路上的实验室,陈慧、梁秀君正准备做实验。令人奇怪的是,在洁净的实验室工作,陈慧的“白大褂”上却满是红色的油漆,梁秀君穿的则是一件蓝黑色的外褂。

而在她们的其他实验室里,甚至放着水泥块、钢筋、防水材料以及各种大型机器,俨然像一个个小工地。

这些材料都是从工地上搬运回来的。只有通过她们检验、测试合格后,才能用于桥梁和道路建设。正是因为要经常下工地,还要与混凝土、石头打交道,梁秀君将白大褂换成了“黑大褂”。

试验具体要怎么做呢?“煮沸水泥、拉断钢筋等等。”听到这些,记者不禁诧异。陈慧介绍,煮水泥是将水泥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制成球形,在箱内煮沸3小时,检测水泥的安定性。

随后,陈慧又拿出一根直径2.5厘米的钢筋,放进机器,2分钟后,只听见“砰”一声响,钢筋断成两截。陈慧立刻记录下机器上显示的拉力等数据。

记者也想拿这小小的钢筋来试验一下,可单手根本拿不动。陈慧介绍,这根钢筋有近8公斤重。刚开始她们也拿不了,试验做得多了,感觉钢筋也变轻了。

有些检测无法搬进实验室进行,她们就要带上器材,把“实验室”搬到工地。梁秀君介绍,需要在工地上开展的实验主要是路基的沉降量检测。抬着5米多长的弯沉(一种试验仪器),检测一公里的路基,若路面是6车道,她们必须来回走上6公里。而且路基沉降数据都是用微米计算,所以检测工作既是体力活,也是个细致活。

实验室的负责人唐素良介绍,实验检测听名起来是一个轻松活,实际上需要花不少力气;原来大部分是男士从事这项工作,但相关实验也需要女士的细致。如今,女士已经撑起了实验室的半边天。

和梁秀君、陈慧同专业的同学多数选择了药剂检验等相对轻松的工作,上下班能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而她们选择了工程单位,尘土飞扬的工地就成了她们的工作场所。梁秀君半开玩笑地说,这项工作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不用去健身房。半年来,她们手臂上已经炼出了几块肌肉,“女汉子”也成了她们的昵称。

新闻推荐

公务车挂假车牌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易星 绘■新闻法眼6月14日上午,在桂林市环城南三路,一辆车牌为“桂CK2556”的帕萨特轿车被交警查扣,交警部门查实,该车悬挂的车牌为假牌,真牌...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